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利用二年时间从体育锻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研究,证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对维持或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通过体育锻炼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来揭示科学的锻炼方法有助于改善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阐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阐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表现进行分析与研究,详细阐述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应,并通过体育锻炼的各种项目治疗、减缓或消除一些心理障碍和疾病,从而达到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该文针对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经试证实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进而提出通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对3 2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65%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2)运动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重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级升高呈下降的趋势;3)81.7%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高,但却有60%的大学生并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4)大学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兴趣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关系,体育锻炼的形式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锻炼类型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诚 《南昌高专学报》2008,23(4):155-157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关注和重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的分析,期待为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河南两省的3所高等院校的73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全国常模、高等学院进行了比较,另外还研究了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证明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确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兴趣,采用问卷的形式,使用SCL-90心理测试量表对497名北京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因子的平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烦躁、紧张、担心等心理症状;另外,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比较大,认为体育锻炼对改善和调节心理健康状况起积极作用.大多数被调查者比较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跑步(慢跑)、乒乓球,被调查群体近70%大学生每月花费20元以上用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1.
安军  杨颖飞  李云清  寸若标 《科技信息》2010,(33):115-115,93
通过对200余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笔者归纳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观念、学校的管理、社会环境、学生自身的。理等因素。提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应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的科学管理.改善体育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等,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部分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不重视体育锻炼是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改善体育教学,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体育锻炼知识,引导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对宁夏大学学生健康理念的认知、健康与体育的关系、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健康概念的认识较明确、完整,心理健康、锻炼身体、平衡膳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倾向性选择,并随着年级的升高有更重视心理健康的趋势.提出了影响学生健康的因素是情绪不稳定、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对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觉良好,明确了体育锻炼对个体健康有促进作用,参与余暇时间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但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缺乏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根据樊富珉等人对清华大学916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1%的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范存欣等人在暨南大学对1026名大学生作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有42.83%的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6.22%的在校学生存在各种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有24.21%的学生存在病态人格问题。这说明,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提高。因此,为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生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为体育锻炼是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为学校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目标提供切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爱华 《科技信息》2008,(7):241-24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以及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然后剖析了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体育参与程度、体育锻炼频度、体育锻炼负荷等不同体育参与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SCL-90)对大连市高校的421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下,保持一定频度(每周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锻炼负荷对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精神压力过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精神压力过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20.
浅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晓东 《科技信息》2010,(26):256-256
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认为体育锻炼有降低抑郁、缓解焦虑、提高自尊等作用,并针对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