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易中天现象”引发如下思考:历史学要想走出困境必须走通俗化的路子;历史学研究必须与现代传媒相对接;史学研究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应得的物质利益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史学认识论之探析王健史学认识论一般可以归纳为这样两个问题:历史学是什么?历史学的主客体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研究梁启超的史学认识论,也不妨从这两个问题入手.历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比较完整的回答,应当包括历史学...  相似文献   

3.
史学本体论     
史学本体论不是历史本体论,它着重解决历史学的定义、本质特征、结构、功能等基础性问题.历史学的定义确认了“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一学科特征.历史学的结构有“大结构”、“小结构”之分.即使理论上把历史学的功能从结构中割裂出来,也应分成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的本质特征(或根本属性)是史学理论研究中的基本范畴之一。研究者曾从不同角度作过探讨,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如有的学者根据历史学的客体特征,推论出历史学具有时空性、综合性、科学性、革命性特征;有的则根据历史学的主客体关系断定历史学有实践性、现实性和认识的相对性;还有人分别从历史学的任务、功能、与文学的比较中,甚至从综合的角度作了程度不同的探索。然而笔者认为,这些探索都只从某个侧面揭示了历史学的具体特征,没有触及根本属性。从20世纪前期开始,我国史学界就有关于“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其目的似乎是在解决这一重大课题,但遗感的是由于长期的思想僵化和史学理论研究的停滞,使该问题久悬未决。最近几年,学术界少数颇具胆识的专家又重倡“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老命题,给我们关于历史学本质特征问题的研究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恰托帕德亚亚人类学与科学编史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印度学者恰托帕德亚亚在所著《人类学与科学编史学》一书中,就人类学和科学编史学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对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为科学编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要是在论述作者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之进行相关分析和评价,并对“用人类学方法来理解和研究科学技术史”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史学家很早就提出了“史家四长”之说,即认为“史德、史才、史学、史识”是所有史学家都应具备的四种修养,每种修养的具体内涵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理论研究广泛开展,“史家四长”理论日益完善,但仍有美中不足之处,即没有把历史学自身的学科理论明确地纳入“史识”范畴,忽视了它在“史识”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史识”作出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史学发生论     
探索历史学的产生,不仅为史学史的任务,也是史学理论的重要课题。但史学史的研究者,多侧重于深究历史学产生的某一条件,而很少综观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笔者认为,所谓历史学,就是由当代的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目的,在某种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史料的鉴别,分析与评价,对人类历史作出生动的、符合逻辑的阐释,并主要以文字形式把它表述出来的一门学科。该定义标明:史学客体(历史)、史学主体(史学家)、史学中介(史料)和史学形态(表述形式)是构成历史学的本质性要素,也是判断历史学产生与否的指标和条件。它们全部生成并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时候,就是历史学的诞生之始。  相似文献   

8.
近30年中国大陆口述史学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中国大陆口述史学发展迅速,学者对口述史学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关于口述史学性质的“学科/方法”之争还在持续,实践中学者们多从方法角度开展研究。文学叙事型书写/叙史方式是当下大陆史学家进行口述史书写的主要方式。口述史学应努力形成明显区别于人类学等学科的学术理论、方法体系和公认的书写范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严格规范、特色鲜明的中国历史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9.
化选择,需要先进的世界观的指导,历史研究,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化选择中的忧患意识,体现了史学工作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当代中国的化选择,首先要顺应世界明发展、开放的大潮,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历史学是世界历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史学管理论     
史学管理学是把管理学基本原理引入史学管理,着重研究史学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研究历史上的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相当于"管理史"之意(有人称其为"历史管理学");二是研究现实中历史学自身的管理现象及其规律,包括史学管理活动、史学管理体制、史学管理机制、史学管理观念四个方面,可具体设定为:史学组织与计划、史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史学信息与评论。后一部分应是史学管理学的重心。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今的史学研究领域中,后现代主义可谓方兴未艾,其影响也将不断地深化,能否对其有科学合理的认识将关系历史学科的发展。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一书中有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论述的独到见解,对当今史学界正确、客观地认识后现代史学将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今的史学研究领域中,后现代主义可谓方兴未艾,其影响也将不断地深化,能否对其有科学合理的认识将关系历史学科的发展。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一书中有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论述的独到见解,对当今史学界正确、客观地认识后现代史学将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安徽大学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论文或围绕新闻、报刊本体进行历史学的探讨,或对新闻业务、职业发展历史进行深入考证,或探讨历史人物的报刊思想与活动,或将报刊舆论、媒介话语与社会历史关联研究。会议讨论突出以下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新闻史的研究视野、视角问题,新闻史研究的立足、主体问题,以及新闻史学研究如何走进历史现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傅斯年是近代著名历史学家,他在史学本体论上有比较独特的认识,其史学本体论思想大致涉及史学对象论、史学目的论和史学工具论三个部分,概括起来是:历史学是一门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史料,进而求得真实的历史事实的学科。但傅斯年的史学本体论本身并不十分体系化,所遗留的问题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是马克思贡献给人类的一笔重要学术财富。中国人民大学冯景源教授潜心研究 ,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该书是 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2年完成 ,2 0 0 4年出版。全书 45 1页 ,41 8万字 ,定价 2 8元。该书共分七篇 ,第一篇论述了中外学者关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的研究情况及其提出的重要问题 ;第二篇论述了《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与唯物史观的“艺术整体” ;第三篇论述了史学…  相似文献   

16.
傅斯年倡导“文学革新”,主张文化“脱弃旧型入于新轨”,标举“科学学术”论与“史学即史料学”。他的“科学学术”论不从新、旧,不唯中、西,求真务实,凸显的是学术,强调的是科学与科学方法,排斥的是古今中西门户之见。历史学因为傅斯年的大声疾呼和身体力行,终于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接轨、对话的科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历史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其主要包括阶级斗争史观、人民群众史观、社会矛盾理论等。他所确立的史学研究方法、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晚年的思想偏差对中国历史学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理性精神始,遵循“教”“学”分离、学中探术、以学言变的路径展开,以科学的史学形态终,是周予同经学研究的基本逻辑。把经学与儒教区分开来,以理性精神批判儒家的宗教性,确立经学的学术性质,是周予同经学研究逻辑的第一环。学术性质的经学与政治统治术略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通过研究经学的产生与更替、经典名目的变化等学术问题探索政治统治术略的变化,是其经学研究逻辑的第二环。在把经学视为反映政治术略变化的基础上,对经学展开“超经学的研究”,用历史学的方法发掘经典材料,总结经学演变规律,是其经学研究逻辑的第三环。周予同的经学研究逻辑,蕴含赋予经学史学形态从而延续经学文脉的价值指向,对当下的经学研究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略论黄河文化史研究鲁枢元历史:视野与方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以往的史学研究都曾受到过许多局限,人们只把注意力投放在政治史,阶级斗争史上,把国家、政权、军队、领袖作为历史学研究的内容,历史著作偏重于记载战争动乱、改朝换代、政体变更、以及帝王将相的业...  相似文献   

20.
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口述史学经过50年的发展,在西方各国逐渐壮大,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当代口述史学发展的形势和成果来看,呈现出国外“快进”、“强势”,中国“慢进”、“弱势”的特点。当代国内外口述史学的差距在哪里,又将如何发展?文章对此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当代中国口述史学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