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和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怎样实现既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又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道德自律和法律他律有机相结合,使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现代民主社会中,新闻自由是公民的重要权利,但也易被新闻媒体及记者滥用。只有通过法治的他律和新闻媒体的自律的有机结合,才能规范舆论监督权力,实现真正的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3.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行为、个性特点以及“人——我”关系等方面的认知,感受、评价和调控。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从他律到自律转变,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人格。认真抓好两次飞跃,将其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5.
龙显成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31-131,133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形象是可塑的,要通过自塑和他塑两种机制来提升大学生的自律品格,并充分发挥自律的律己和律他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6.
]行业道德自律是行业协会为了维护行业整体利益而对业内企业行为进行的道德规约,这种规约是行业协会通过引导、监督和惩戒三个环节形成的有机调控体系进行的,只有加强行业道德自律,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道德建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以人性论为基础论述了儒家学说中道德自律和他律的思想,分别阐释了道德自律和他律思想的内涵和道德教育的方法,并针对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就目前立法而言,职业中介机构分为公共服务机构和民营职业中介机构两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职业中介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学术界从立法角度对其研究得较少,我国规范民营中介机构的立法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民营职业中介机构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群,他们的学识,道德水平发展的如何,影响着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现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下,要求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特别是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教育,促进他们的道德内化和自控,才能促进社会道德变成个人品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道德他律在腐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道德他律在腐败治理过程中实现的有效途径及国外道德他律治理腐败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灾难报道最能体现一个新闻媒体的伦理道德准则。我国媒体十分重视灾难报道,在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标准,报道手法逐渐成熟,报道效率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也存在着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如传播虚假信息、不择手段报道等,导致新闻失真、客观性不足、人文关怀不够,对我国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对此,应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大监管力度,加快新闻媒体立法进程,促使我国新闻媒体沿着法制化、规范化、伦理化的轨道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在灾难事件中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麦金泰尔在其<德性之后>一书中,着重论述了德性在当代社会道德生活和道德理论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并从德性与实践的关系、德性与个人生活整体的关系和德性与传统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德性观的基本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德商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由油画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空间的质疑谈起 ,阐述美术的自律性与异律性发展是一对不可排挤的矛盾 ,从而使得美术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并对油画在中国的特殊境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中道德问题日显突出,以德治国的方略就置于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道德实践之中。我国对社会转型前后的道德特征的比较中,提出既要防止道德的政治化,又要警惕道德的功利化,真正坚持唯物辨证法,全面实施以德育人,只有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5.
个体的道德性养成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但针对道德性概念的现代性理解与阐述却陷入了被大部分社会哲学家看作现代社会作为重要的社会哲学理论之一的物象化问题.据此,在道德教育中什么被创生,又有什么被埋没了呢?在此通过对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红林伸幸教授的学术论文《物象化理性与道德性问题》的研究,以期能为与“道德性”“自律”相关的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汪苏苏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99-1601
个体的道德性养成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但针对道德性概念的现代性理解与阐述却陷入了被大部分社会哲学家看作现代社会作为重要的社会哲学理论之一的物象化问题。据此,在道德教育中什么被创生,又有什么被埋没了呢?在此通过对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红林伸幸教授的学术论文《物象化理性与道德性问题》的研究,以期能为与道德性自律相关的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集体主义原则因其以社会或集体为唯一本位而愈益显示局限性。用局部更新或用社会公德超越  集体主义都不可行。只有用主体主义为核心来构建社会道德体系 ,使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  展 ,才是克服当前社会诸多道德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道德从先秦时期产生和奠基,历经几千年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具有独特内容和风格的传统美德,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推行,我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面临着传承和创新。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点明了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要害。是转型期社会伦理的重构和个人道德的调整,是民族精神和传统道德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社会规范包括法律、道德和民俗等几种形式。民俗、法律和道德是三种互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社会规范,它们都有干预社会生活,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等社会功能。从一定角度来说,民俗是法律和道德的合理补充。弘扬优秀民俗化,加强民俗规范作用,不失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有力杠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