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天步真原》是波兰籍耶稣会士穆尼阁与中国天文学家薛凤祚合作编译的一部著作,系统介绍了西方数学天文学和星占学知识。其中的天文学系统实际上是以哥白尼日心地动模型构建起来的.概速的前面有一篇匿名的序言.从该匿名名称的特点以及序文的内容来分析,这位匿名作者当是著名的思想家方以智,序文的内容对于我们理解方以智对西方天文学的态度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系统讨论了17~18世纪欧洲天文学经过中国传入朝鲜李朝的情况.首先对这一传播过程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对欧洲宇宙学、星图与星表、天文仪器以及数学天文学知识在历朝的流传和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这一时期从中国传到朝鲜的西方天文学知识使李朝天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却没能使之真正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开普勒的新天文学是西方天文学从传统的数学天文学转变为物理天文学的标志。明末崇祯改历过程中介绍了许多西方天文学的知识,其中也包含了开普勒的物理天文学思想。《崇祯历书》中介绍的开普勒的物理天文学思想包括了开普勒的物理机械论,即通过一种普遍的自然力来解释以太阳为中心的整个行星体系的运动,太阳是宇宙的几何中心、运动中心和动力中心。本文通过分析开普勒的物理天文学思想在西方的接受情况、传教士向中国传播的情况以及中国改历的需要,说明开普勒的物理天文学对崇祯历书的影响,以及没有引进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厘清李善兰翻译出版西方天文学著作的主要历程,分析其翻译天文学著作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通过史料分析,得出李善兰是把近代西方天文学全面地引入我国的第一人,是近代西方天文学传播和研究的奠基人。通过翻译西方天文学著作为中国传统天文学带来了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天文知识,为落后的天文学教育和研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传统天文学的西化作了铺垫。《谈天》的翻译出版为清末科学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影响着后来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西闻见录》中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内容分析,其中主要以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和其它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科学传播的主要内容的分析为研究19世纪末中西科学技术传播史提供文献支持。采用原始文献考证和分析的方法,结论《中西闻见录》所传播的知识既有西方新进的科技知识又有中国传统的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6.
系统讨论了17~18世纪欧洲天文学经过中国传入朝鲜李朝的情况,首先对这一传播过程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对欧洲宇宙学、星图与星表、天文仪器以及数学天文学知识在历朝的流传和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这一时期从中国传到朝鲜的西方天文学知识使李朝天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却没能使之真正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利玛窦是沟通中西数学文化第一人。他对中西教学文化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住传教士,而且是一住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在韶关传教6年。向瞿太素等国人系统地传播了西方的初等数学、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等数学知识,并与瞿太素一起尝试翻译了西方数学巨著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卷,使韶关成为西方数学系统传入中国大陆最早的地方。他所传播的西方数学精华使沉睡多年的中国传统数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使明末清初的中国传统数学在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之后,逐步走上了现代教学萌芽与发展的道路,也使韶关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史上可以追根溯源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汝京 《华东科技》2008,(10):56-57
中国古代创新的理论缺失 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领先于西方,中国有影响人类历史的四大发明,中国在四大科学: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方面,在建筑、纺织以及陶瓷技术上也遥遥领先于西方,但是为何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首先是由于中国传统科学的弱点,中国传统科学零散,没有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经验知识,缺乏形式逻辑体系和系统试验,从直觉上认识自然,知其然不知起所以然.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地心体系(包括第谷的体系)基本上对太阳用了“简单偏心圆模型”.关于西方天文学的早期中国官方著作中。《新法算书》对太阳用了“简单偏心圆模型”,但是《历象考成》对太阳用了与“‘对点’模型”一样结果的“双‘本轮’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天步真原》是波兰籍耶稣会士穆尼阁与中国天文学家薛凤祚合作编译的一部著作,系统介绍了西方数学天文学和星占学知识,其中的天文学系统实际上是以哥白尼日心地动模型构建起来的.概述的前面有一篇匿名的序言.从该匿名名称的特点以及序文的内容来分析,这位匿名作者当是著名的思想家方以智,序文的内容对于我们理解方以智对西方天文学的态度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CRC编码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CRC编码中模2除法运算的规则,解决CRC编解码过程中的延时问题。方法对CRC编码中模2除法进行变换,得出一种无延时、简单、实用的编码算法。结果采用Verilog语言设计一个经过验证的16位无延时的CRC-16软核。结论该软核可直接应用到具有CRC-16校验电路的收发器中。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给出了CRC码中所含1的个数与生成多项式的关系的一个性质.在此基础上,利用CRC码对应的有穷自动机变换,使CRC码的生成可由有穷自动机很容易并自动地生成.同时探讨了CRC码的布尔函数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3.
面向USB应用的CRC编解码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在介绍CRC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根据除法原理的模2法则构造出通用的CRC编码电路。然后在USB环境应用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USB应用的CRC电路结构,以及相应的Verilog-HDL描述。该设计可以用具体电路实现,也可以以IP软核的形式嵌入到其它USB设计中。讨论分析的思路和实现方法不仅对USB应用有意义,而且对其它数据传输电路结构(如CAN总线)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CRC码多项式运算特点的分析,给出了H.324会议电话系统中CRC码的快速递推算法及其程序实现方法.与同类算法比较及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充分满足实时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CRC校验算法分析及C语言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循环冗余校验(CRC)码的表驱动实现方法,并用C语言编写程序予以验证,所提供的程序代码可作为函数直接嵌入软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循环冗余效验码的软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循环冗余效验码(简称CRC)的编码和错误检测方法,给出了可在通信软件中直接使用的高效的C语言CRC编码和检错函数源代码.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在SPI总线上利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安全码和停等式自动反馈重传(ARQ)实现安全相关闭环传输的方法,给出了硬件电路设计方法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5G场景下的极化码编码设计问题,本文通过对两种符合5G保准规定的控制上下行信道最大编码长度的极化码进行Matlab仿真测试,研究了5G场景的极化码编码的最佳设计方案。首先将输入序列根据上下信道分别对应的CRC生成多项式,添加CRC比特。然后采用巴氏参数法进行极化信道可靠性估计,在可靠性高的信道传送信息序列。最后对不同的编码结构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不实施比特反转的生成矩阵的编码方法的编码效率最高、用时最短。  相似文献   

19.
为使用错误导航电文改善卫星导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增强纠错方法.使用CRC-24检错编码纠正卫星导航电文中的1 bit错误模式,利用数学分析和计算机搜索方法证明了最小码重和纠正错误能力,基于电文格式和错误比特分布模型分析了增强纠错方案对导航电文的改善,给出了一种低复杂度查表实现. 以GPS CNAV电文数据为实例验证增强纠错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导航接收机使用CRC辅助纠错可以降低导航电文的帧错误率1~2个数量级,增强纠错在不改变信号结构的条件下可改善导航数据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CRC算法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漏检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为了降低数据通信线路传输的误码率,可以采用一种差错检测控制——循环冗余码验(CRC).介绍了CRC算法的原理、CRC算法的校验规则、CRC算法分析、CRC算法的漏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