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肠肌间神经丛的比较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gross浸银法观察比较了鲤鱼、大鲵、大蟾蜍、蝮蛇和鸡的小肠肌间神经丛中纤维束和神经节.结果表明,随着动物从低等到高等,肌间神经丛由简单到复杂,神经节逐渐形成,神经元由分散到集中,其类型由单一到多样.神经丛中小细胞存在于各类脊椎动物,大的Dogiel细胞在两栖动物出现,在爬行类和鸟类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2.
大鼠小肠壁切片和撕片标本,用酶组织化学法观察小肠壁层和肠肌丛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的分布。结果发现:(1)小肠壁各层和肠肌丛内神经纤维十分丰富,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从十二指肠向空肠到回肠有逐渐增高趋势。(2)肠肌丛中有大量酶阳性神经元胞体,密布于节(丛)和节间束内,有些细胞突起在丛内和节间交织成网,有的突起末端膨大呈终扣样与邻近的细胞体呈突触样接触,小肠各段肠肌丛的节细胞酶活性和分布密度有明显差别:回肠>空肠>十二指肠,分别为37.1%,33.5%,28.7%。  相似文献   

3.
采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对草鱼、牛蛙、家鸡和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OS阳性产物在草鱼肌间神经丛中未见分布,而在其它几类动物中阳性反应明显.但在不同动物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密度及神经纤维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牛蛙、家鸡和大鼠的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从分散到集中,形态呈现由不规则形到规则形再到不规则形的复杂变化;神经节从无到有,神经网络由不发达趋于发达;而在每种动物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沿肠道由前向后基本呈上升趋势,这种节段性的差异牛蛙极显著,家鸡和大鼠则不甚显著.实验结果提示,随着动物的进化,一氧化氮能神经元在肠肌间神经丛中的分布也更加复杂而有序,从而使胃肠道的调节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鲵小肠电和小肠运动的神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肠电和小肠纵肌张力为指标,通过观察经典神经递质及其阻断剂的效应,探讨了中国大鲵小肠电和小肠运动的神经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小肠电和小肠纵肌张力为指标,用同步记录法研究了中国大统离体小肠电活动与纵肌张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大鲵离休小肠的电活动包括慢波及峰波。慢波形态不规则,波与波之间界线不清;峰波呈单个或簇状,负载于慢波之上。②大鲵离体小肠张力活动始终存在,但节律很慢,一般为0.4~1.3次/min(平均0.84±0.28次/min)。小肠电峰波的个数、振幅与小肠张力的相关现象不明确。慢波亦可触发纵肌收缩,在无峰波而仅有慢波时,仍可有节律性甚至活跃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华鳖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咽腔(前部为口腔、后部为咽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脏.消化道管壁除口腔外,其余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不同部位的消化道管壁肌层厚度有差异,胃壁最厚,食道和小肠壁其次,大肠壁最薄.中华鳖口腔和食道上皮由两层细胞组成,底层为扁平不规则的基细胞,表层为长形的粘细胞,这部分上皮还特化成具水呼吸功能的绒毛突起;胃、小肠和大肠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肝脏中贮脂细胞发达并含大量深色颗粒;胰脏泡心细胞和胰岛均不发达  相似文献   

7.
用龙桂开开银浸法,对蛤蚧小肠的嗜角,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作了初步观察,结果发下:1.蛤蚧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密度,在小肠上段最高由中段到下段,逐渐减少.2.在粘膜上皮的嗜银,亲银细胞密度较高,而肠腺则较少.3;基底部有突起,穿过基膜到达固有层。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董鸡小肠嗜银,亲银细胞的分布形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嗜银,亲银细胞逐渐减少。嗜银细胞数量大于亲银细胞,这两种细胞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主要集中在肠腺,在回肠主要集中于绒毛,嗜银,亲银细胞可能具有内,外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与机械收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肠电活动和环肌张力、纵肌张力为指标,用同步记录的方法研究了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与环肌张力、纵肌张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豚鼠离体小肠的电活动包括慢波与峰波;(2)豚鼠离体小肠始终存在着节律性张力活动,其环肌收缩与纵肌收缩的关系表现为拮抗收缩、共同收缩、交互抑制等形式;(3)峰波可增加收缩力,峰波的个数、振幅与小肠张力呈正变关系,尤其与环肌收缩的对应关系更为显著.(4)慢波可触发收缩,尤其是纵肌收缩.在没有峰波仅有慢波时,亦可有收缩活动甚至活跃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10.
番鸭肠胚胎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学技术,对11~34d胚胎时期番鸭各段肠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于11d肠各段分化呈黏膜、肌层和浆膜3层,未见黏膜肌;(2)黏膜上皮于胚胎早期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至17d出现杯状细胞,且随日龄增加而逐渐增多;(3)绒毛于11d即形成,从前向后逐渐变粗变短,十二指肠段的绒毛呈细高弯曲状,在小肠段有绒毛的分支和融合现象;(4)肠腺于23d开始出现,由黏膜上皮下陷形成,多为单管状腺,在相邻绒毛的基部有一至多个肠腺的开口;(5)从小肠到大肠黏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逐渐增多,而在肠腺中的杯状细胞数量较少,且各段无明显的数量变化;(6)30d以前,固有层主要由胚性结缔组织构成,而后分化出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绒毛内未见中央乳靡管;(7)肠各段结构内淋巴组织较少,在31d仅在绒毛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内出现弥散淋巴组织,与其相邻的黏膜上皮部分脱落,未见淋巴小结;(8)20d在回肠和盲肠段出现黏膜皱襞;(9)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内环肌的厚度约是外纵肌的3~4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内纵肌层,有呈“竹节”状分布的结缔组织间隔带;(10)在胚胎早期可见浆膜下有神经丛,于31d在肌层间和外纵肌内均有神经丛出现。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升麻提取物中升麻苷H-2、升麻苷H-1、27-脱氧升麻亭、升麻醇-3-O-β-D吡喃木糖苷、25-O-乙酰升麻醇木糖苷5种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以酚红为标示物,运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MS/MS法测定灌流液中5种主要有效成分的浓度变化.结果发现,升麻苷H-2、升麻苷H-1、27-脱氧升...  相似文献   

12.
咖啡和茶是人类饮用最广泛的两大饮料.近年来,关于各种茶的抗癌研究非常活跃[1,2].本实验以小肠电和环肌张力、纵肌张力为指标,用同步记录的方法观察了咖啡因、茶碱和亚硒酸钠对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和小肠张力的影响,旨在从消化生理角度分析咖啡、茶和富硒茶对人...  相似文献   

13.
枳实对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条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大鼠小肠纵行肌条的收缩活动为指标,观察了枳实对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枳实明显减小大鼠小肠纵行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但不影响小肠纵行肌张力及收缩波频率.六烃季胺、心得安、消炎痛、LNNA不影响枳实对小肠纵行肌条的抑制作用,而酚妥拉明可部分拮抗枳实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枳实明显抑制大鼠离体小肠纵行肌的收缩活动,该作用可能部分经由肾上腺素能α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灌服不同剂量的雪莲果粉后,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分别灌服0.83g/kg,1.70g/kg和5.01g/kg的雪莲果粉,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服14d.分别于实验第7天、第14天和停止灌服7d后分析各组小鼠盲肠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随着灌服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均可使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增加(p<0.05),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说明雪莲果粉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SPF小鼠肠道菌群在不同免疫功能状态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分析了肠道菌群差异与肠道细菌易位的关系。比较了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缺陷,结果说明鼠盲肠内容物中的类杆菌、乳酸杆菌的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种鼠,比值明显下降。我们认为鼠盲肠内类杆菌和乳酸杆菌量与T细胞缺陷有密切关系,在肠道细菌易位过程中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洱海下游水体中的肠道致病菌噬菌体,了解肠道致病菌污染情况。方法:通过噬菌斑法从洱海下游水体中分离和鉴定各种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结果:成功分离出了痢疾杆菌噬菌体、伤寒杆菌噬菌体、乙型副伤寒杆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4种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结论:洱海下游水体存在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污染,提示需进一步加强大理周边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阐明一氧化氮 (NO)对肠炎症的防护效应 ,主要内容为 :1 )急性肠炎症时内源性NO的变化 ,2 )炎症过程中NO所起的作用 ,3 )NO合成酶 (NOS)抑制或破坏对急性肠炎症的影响 ,4)NO抗肠炎症的细胞机制。这些内容将为设计胃肠道抗炎药物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况逐年增多,探索新的治疗模式成为热点,但在过去的心脏疾病诊疗过程中,医生较多注重器质性心脏病治疗,常常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精神问题.有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不仅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与精神心理疾病也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综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双心疾病的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19.
无线供能技术的突破促进了医疗、军事、航空航天、便携式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发展.本文通过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基于ICPT无线供能技术的肠道机器人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通过智能感应终端与充电线圈的耦合,自动校准线圈位置,提高了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最终实现了对肠道机器人的高效无线充电.由于可以对肠道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肠道机器人自身携带电池容量可减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肠道机器人体积相应缩小,减小了由于机器人体积过大对肠道造成的损伤,增加了安全性,此充电方法可以保证肠道机器人作业电能需求.本文还证明了运用电磁感应原理无线传能的可行性、列举了此方法在其它领域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一般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胃肠减压液量、腹部症状、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平片改善等指标,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腹部平片改善时间亦明显缩短。结论奥曲肽具有抑制消化道分泌,减轻肠壁水肿,加速炎症消退,促进肠蠕动等作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方法简便,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