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手段。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理想和一个实践过程,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素,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与目的的统一。所以,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秦旻 《科技信息》2009,(22):55-55,58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原则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目前教育不公平严重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公平,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3.
唐召云 《科技信息》2008,(4):165-16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最高价值取向。把这两个热点问题结合在一起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将有助于我们认清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正负面影响,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持续、协调、人文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筹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
侯秋月 《科技咨询导报》2009,(26):176-176,17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本”不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更不会演变成个人本位主义或人本主义,它是强调要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最终目的、原动力和根本标志,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协调发展,其目的就是要不断促进社会成员成为自由的人、自主的人、自觉的人,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建设经济高度发展,社会获得巨大进步,科教更加进步,人民生活获得巨大提高的小康社会,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同步性。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全面依托。因而要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个体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促进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内化的教育。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一种现代教育;2.它是使人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教育;3.它是促进个体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创新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它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理想追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创新的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创新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我国倍受关注,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实施情感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情感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中介作用,不能忽略道德情感教育,当今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要培养出理性健全的人,还要培养出情感健康的人。健康、良好的情感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仅仅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情感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是不完美的人才,无法满足飞跃发展的社会需要。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  相似文献   

10.
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在于人的失落,而可持续发展现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维度,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特别是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特征。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必然,并通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得以现实。  相似文献   

11.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传统的一般性的学习方式的改进,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社会化,其主旨不能等同于打造“大学城”,应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重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体,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内涵,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中必须始终自觉遵循的价值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积极推进民主制度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坚持以教育为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完成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而完成好学校教育的任务,必须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闲暇时间将不断增加,而体育活动在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休闲体育一方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另一方面,又能够满足人的多种社会需求,因而会成为小康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中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选择了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产物,胡锦涛同志把握世界潮流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将对新时期社会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说明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道德观念也会变化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对于师德建设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树立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通过全方位的师德建设,才能真正使广大教师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排头兵,成为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许霓 《中国西部科技》2007,3(4):107-109
如何在21世纪造就具备竞争力、高素质的人才,除具备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之外,美育素养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方面。在频繁的社会交往中,体现人的气质、姿态、精神面貌和修养的形体美受到了关注。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的深化。芭蕾基训以它严格科学的训练体系,高雅的审美倾向,成为塑造形体美的坐标,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就业乃民生之本,它关系到广大高职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及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现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就业。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必须以社会需要为目标,构建新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本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据此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了全面推动小康社会进步。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