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拥有正面的信念,一切就会顺利。”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往往存在于周围人的羡慕、敬佩和高度期待中,他们每次也自然不会掉链子。你有没有常听到父母或周围人说:怎么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可笑的是,你每次也都没有“掉链子”。罗森塔尔实验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到一所乡村小学,他从一到六年  相似文献   

2.
陈子昂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出身于豪富家庭,自幼刻苦攻读诗文,青年时才华出众,很想有所作为。然而他初到京城,有权势者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怀才不遇,深感苦闷。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他徒步长安闹市,看到前面有一群人在喧嚷,于是他挤进人群去。一看,原来是一个人在卖胡琴,讨价一千贯。价钱很贵,大家都很惊奇地传看。此时陈子昂如价照付,购买了这把胡琴。好奇的人都来问他说:“这是什么宝物,竟如此值钱?”陈子昂回答说:“我识此琴,更善弹此琴,诸位如感兴趣,明日请到宣阳里来听我弹奏吧!”次日中午好奇的人都来了,陈子昂办了酒席热情地款待他们。陈子昂手捧胡琴激昂慷慨  相似文献   

3.
白衣侦探专门负责对看不见的微生物王国那些害人精进行侦察。小灵通是他的助手,专门负责把白衣侦探的新发现及时通报给人类。一天,小灵通突然向白衣侦探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当您的助手,可是至今也不清楚微生物王国到底有多大?他们有多少公民?长得都什么模样?他们都生活、居住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提得好,我也早想告诉你了。微生物王国是个无边的世界,他们的公民长得奇形怪状,有杆状、环状、球状、弧状、链状也有冠状的……天涯海角都是他们的家。他们的身体小而轻,可以随风飘、顺水流,凡是有动植物生活的…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人 ?怎样认识人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也是一个常问常新的问题。一个人不管他是否意识到 ,他都是在用自己一生的生命历程在诠释着他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本文试图从人的“双重生命”和“人的主体性”地位阐述人生的“自我实现”的真正内涵和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5.
一切文艺作品,要起到教育人的作用,都应首先能感人。清代黄周星《制曲枝语》有云:“论曲之妙无他,不过三字尽之,曰:‘能感人’而已。感人者,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生趣勃勃,生气凛凛之谓也。”戏曲如此,推及文艺的全部也莫不如此,文艺若能感人,兴观群怨这几种作用自然也就达到了。那么,文艺感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涉及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6.
隐身术     
我一个人待在这间空空的屋子里已经三天了。三天了,我没吃什么东西,或者说吃不下。自来水滴嗒地掉着,我没有关紧它的冲动,我坐在椅子上,慢慢闭上眼,想着三天前的水声。“现在还有谁相信什么隐身术?”我对一个上门推销产品的男子答道。很可笑,他推销一种可以隐身的药水。“这是真的?”“可能吗?别唬人了。”“你……我们进去谈谈好吗?进去谈谈?”“好吧,你进来吧。”他随我走进客厅,然后不客气地找了个椅子坐下,然后将他那只手提箱嘭的放在桌上。“你轻一点……”他一面打开箱子,一面冲我说:“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譬如我这些药吧,它…  相似文献   

7.
选题的道具     
鄙人是教新闻采访的,但近来却常常粗鲁地拒绝采访。为什么?因为我发现自己成了“选题的道具”。 这么说吧,以前,对报刊而言,我是自由撰稿人;我写什么,编辑(他们多半都是我的朋友了)发什么。但现在,情况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他们对我主动送去的稿子已经不做久旱逢雨状,他们更需要我根据他们策划的选题来回答提问,由他们整理成文。 比如“你对王朔枪挑金庸有什么看法?” “请谈谈你在各个阶段的同桌。” “你对时尚怎样理解?”或“请预测一下即将到来的阅读时尚?”  相似文献   

8.
笑话三则     
奇迹一个美国兵走进了一个欧洲的国家的教堂里。他看到了一个银质的老鼠。于是他把教堂里的神父叫来问道:“请您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鼠啊?”神父回答说:“在公元一千二百年的时候,我们城里老鼠多得成灾了。于是我们就祈祷圣乔治说,如果他能使这种动物绝迹的话,我们就献给他一只银鼠。老鼠真的消失了。我们就献了这么一只银鼠。从那时起,这只银鼠就一直摆在这里。”美国兵问道:“噢,而您……相信这个奇迹是真的吗?”神父连想都没想就立刻回答说:“不,如果我们相信的话,那我们早就给圣乔治做一个银质的美国兵了。”“懂礼貌”的美国人一个美国的政治活动家在巴黎的一个大厅里讲演。讲演完了,掌声很稀落。这位美国人非常生气。当他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时,有一个法国人上台了。美国人心想:我给你们看看什么叫有礼貌吧!  相似文献   

9.
肖河 《世界知识》2021,(7):12-16
拜登年近80岁才当上美国总统,能力总是不被人看好。不光他的政治对手这么说,很多同僚也持相似看法。奥巴马政府首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回忆录中这样评论拜登:“他在过去40年的所有重大内外政策和国家安全议题上都犯过错误。”不过,同样是盖茨,在同一本书中又把拜登称作“让人无法不喜欢”的“体面人”。华盛顿的很多人都觉得,如果说拜登的当选有什么特別令美国人期待的地方,排在第一位的当属其可以发挥友善、团结的人格特征,“治愈”深深困扰美国的极端政治分裂之苦。然而拜登执政满一个月之后,人们发现美国仍在一刻不停地加速分裂。  相似文献   

10.
快乐魔方     
澳洲跳蚤 有一个苏格兰人到澳洲旅行。经过一座农舍时,看见栅栏里关着一头牛,便问农夫:“栅栏里关着的是什么?” “那是一头牛。”苏格兰人说:“我国的牛起码有你这只虫,不,这只牛的5倍大。”他边说边指着一只袋鼠说“那个家伙是什么?” “这不过是一只跳蚤而已。”  相似文献   

11.
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为第一名吗?回答:当然不会相信。但据观察,有人总是在听完成功人士绞尽脑汁的建议,比如说,多读书,多练习之后,问了另一个问题?那不是很难?我们都想在3分钟内学好英文,在5分钟内解决所有难题,难道成功是那么容易的吗?改变当然是难的。成功只因不怕困难,所以才能出类拔萃。有一次坐在出租车上,听见司机看到自己前后都是高档车,兀自感叹:“唉,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我的钱这么难赚?”我心血来潮,问他:“你认为世上有什么钱是好赚的?”他答不出来,过了半晌才说:好像都是别人的钱比较好赚。其实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艰辛取得…  相似文献   

12.
远景可测     
“懒惰”听人类说它比“贫穷”更讨厌,常常不服气地嘀咕:“这种说法不合理!”一天,“懒惰”忍不住生气地对人类抱怨:“贫穷的人只能靠勤劳工作改变命运,每天都活得很辛苦。而懒情的人不一样,一直过着舒服的日子,谁不羡慕呢?‘贫穷'拿什么跟我比?我在您的眼里为什么如此不堪呀?”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和朋友在纽约闹市区的时报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在叫。”“什么?你疯了么?”朋友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怎么可能听得到蟋蟀的叫声!”这个人什么也不说,径直走向附近的一个花丛,很快从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朋友惊讶地说:“太不寻常了,你有超人的耳朵。”“不 。”他回答道,“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同。能听到什么全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话,他从兜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扔在地上。硬币撞击地面的…  相似文献   

14.
疑难再现: 大多数企业都有一套自己的绩效评估方法,也都按照自己的规定定时评估。可是一般人绝想不到最怕这一天到来的不是员工,而是“评判人”——经理。他有理由想象面对员工时的场面:多数人心情不佳,像不认识一样看着自己。员工们不相信平时和蔼可亲的上司给了自己这样一个成绩,辛勤的工作换来的是这么个下场。于是员工们会斤斤计较经理的每个评判,有时不欢而散,有时发生冲突。“评估日”成了“受难日”。更可怕的,在下次评估到来之前看不到有什么是可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15.
成功是什么     
<正>成功是什么?在一次田径比赛中获得冠军,这就是成功?在书画比赛中取得了好的成绩,这就是成功?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这就是成功?成功难道只是名誉上的渴望与追求吗?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人,他们都渴望成功。第一个人是位残疾人,双腿已经被截肢了,并且安上了假肢,他渴望有一天能像  相似文献   

16.
锦松漫画     
“拥抢的潜水好手想要自杀,却笨致电弃枪不用而用渔网把自己缠死。有这么个笨蛋吗?有的,这个笨蛋叫陈义雄。”看官,这不是什么海外奇谈。台湾刑事局专案小组在3.19枪击案周年之际突然宣布案情有“重大突破”——开枪真凶早在一年前就已魂断河中了。要想搞清3.19真相,就像是走进了天方夜谭!难怪,台湾街巷已流传着“两颗子弹,真奇怪,真奇怪”的新版儿歌了。布什撒“鹰”,世界嘘声。3月7日他提名副国务卿博尔顿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此人对联合国“疾言厉色”,在朝核谈判中每每“危言耸听”,朝鲜干脆称他是“人渣”。他的到来是否会是“一场灾难”呢?这一点,看来安南嘴上不说,心里有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美国统治集团花费了不少力气在全世界进行的“冷战”宣传,究竟取得了什么效果呢?现在连美国一些最显赫的人物都不能不产生严重的疑问了。在这方面,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冷战”政策的狂热推行者雷德福10月下旬在华盛顿的“第二次全国精神基础会议”上作了最典型的表白。他在发言里问道:“我们在谈论的‘美国生活方式’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必须能够向别人解释这个东西”。雷德福的苦恼是可以理解的,让我们看看他自己的解释吧。他说:“共产党显然已经获得惊人的胜利,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信仰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信仰它,并且还能够进行解释。”“另  相似文献   

18.
一种创业人物正在台湾崛起,他们的名片一定有这么两面,一面是“Entrepreneur”(企业家),另一面是“Engineer”(工程师),他们的公司,都有创造股市高额盈余的本事;调出他们的档案,他们也都有在硅晶片上研发惊人“作品”的才情。 全世界没有另外一种职业,能够比他们更犀利地定位“知识经济”力大无穷的变现力量。全世界也没有一个地区,像今天的台湾,同时有如此大量的“工程创业家”,瞄准着进入二次成长曲线的半导体产业,白手打造起巨  相似文献   

19.
笑话一箩筐     
母亲的安慰“我班上所有同学都嘲笑我头大,男孩向他母亲哭诉,“说我是大头鬼。”“不要听他们胡说,”母亲安慰他,“你的头其实很好看。好了,不要哭了,去给我买五公斤大米回来吧。”“购物袋在哪里?”“要什么购物袋,就用你的帽子好了。”离婚“妈妈,您疼爱我吗?”“那当然!”“那你为什么不跟爸爸离婚而与那个卖糖果的人结婚?”同情爸爸对女儿讲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受尽了苦难。女儿听完了故事,两眼含泪,十分同情地对爸爸说:“哦,爸,你是因为没有饭吃才到我们家来的吧?”孝子儿子:“妈妈,该是做饭的时候了,你为什么还躺在床上?你不舒服吗?”妈…  相似文献   

20.
4月12号,笔者刚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口走出,老朋友张波先生便用自己的奔驰轿车,将笔者接到自己在北京的别墅。按他的话说, 这个别墅花了他五百多万人民币。令笔者不解的是,两年前,张先生一直混迹在IT江湖,是一个连自己肚子都供不饱的人,而现在是他,个人的精神面貌给人感觉相当不错。两年的时间是什么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我在从事电子商务,简单地说,就是把众多的消费者整合起来,通过互联网形成一张有弹性的销售网络,大家通过一定的奖励制度,彼此成为可信赖的财富管道。”张先生面对笔者的惊讶,如此解释他短时间致富的奥秘。在北京采访期间,我见到了很多从事电子商务的人,他们都与张先生一样,用短短的时间为自己也为家人提供了相当的财务自由空间,享受生活成了他们当前最真实的状态。与他们交流,他们最感慨的一句话就是:“在电子商务第三波浪潮中,隐藏着最好的财富机会,而他们仅仅只是抓住了并正在继续抓住了而已。”成功者本不应受到指责,因为是他们遵循市场规律所应得的回报。然而,朋友张先生却对笔者大倒苦水:怎么社会上很多人都误解他们从事的电子商务,并把他们获取的财富当成了一种不义之财。“电子商务第三波在中国的发展,注定在艰难中起航,在泥泞中前进。”一个电子商务从业者话语间透出些许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