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南郑、西乡早寒武世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描述了陕西南郑、西乡一带早寒武世的三叶虫共11个属,14个种及一个未定种,其中新种14个。这些三叶虫分别产自这两个地区的下寒武统孔明洞组、阎王碥组及仙女洞组。  相似文献   

2.
江西武宁晚寒武世晚期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江西武宁晚寒武世晚期三叶虫9科、11属、3亚属、20种,其中新种4个,未定种6个。从三叶虫组合特征分析可与东南区系江南—西北亚区上寒武统上部西阳山组的标准地区三叶虫动物群对比。对该区寒武纪三叶虫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寒武纪三叶虫资料,而且为进一步研究江南区寒武纪时的古地理范围,古生物分布特征,地层划分与对比以及对本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分界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本文还就本区的晚寒武世地层和三叶虫动物群特征,与邻近地区作了对比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早寒武世早中期,福泉道坪地区位于扬子沉积区东缘,以过渡区为邻(卢衍豪等,1974;周志毅等,1979、1980),处于水下隆起状态(周志毅等,1979),出现一些黔中地区少见的三叶虫。中寒武统石冷水期三叶虫也比较丰富,并有鄂尔多斯虫科三叶虫的出现。道坪地区寒武系三叶虫序列的研究,补充了黔中地区乃至扬子地区三叶虫序列。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三叶虫组及贵州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尹恭正的帮助下,经作者研究,福泉道坪地区寒武系石冷水组以下的三叶虫序列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球中、下寒武统界线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中国、摩洛哥、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地层古生物学者均在进行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剖面及标准点(GSSP)的研究,并相继提出潜在的中寒武统FAD分子如Oryctocephalus indicus,Ovatoryctocara granulata, Acadoparadoxides mureroensis, Hupeolenus和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及潜在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剖面.早及中寒武世之交,广泛分布的三叶虫极少,能够作全球完美的中寒武统FAD分子至今几乎没有.Oryctocephalus indicus分布比较广泛,三大生物区均有产出,特征明显.首现点正好是三叶虫大量灭绝、新的三叶虫大量出现的演化点,是一个相对最佳的中寒武统FAD分子.而中国台江八郎乌溜剖面岩性单一且连续,底栖及游泳的三叶虫非常丰富.Oryctocephalus indicus首现点距Redlichia、Bathynotus灭绝点分别是0.8及1.2m,处于三叶虫的重要演化阶段.疑源类的演化及微量元素、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和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一致或基本一致.界线之上为著名的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剖面点距320国道仅5km,是一个潜在的、好的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5.
贵州台江八郎凯里组剖面中下部中、下寒武统界线之下厚达15米左右的粉砂质泥岩、页岩中存在着一个类似凯里动物群的台江动物群,由8个门类39个属组成,核心为蠕形动物,三叶虫数量很多。形成于内陆棚浅海环境。时代为早寒武世末期,介于著名的早寒武世早期澄江动物群和中寒武世早期凯里动物群之间,对于早期后生动物的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周缘筇竹寺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地表地质和井下地质相结合,运用岩石学和岩石物理学方法,探讨了四川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厚40~400m,为一套黑色碳质泥页岩、灰色含粉砂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灰岩及含泥灰岩建造.筇竹寺组下部岩性主要由富有机质(碳质)非纹层状泥页岩、泥岩、钙质泥岩、粉砂岩、纹层...  相似文献   

7.
贵州剑河八郎松山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清虚洞组”灰岩、泥岩中产大量三叶虫及带软躯体动物多门类化石.其中三叶虫非常丰富,包括莱德利基虫类、耸棒头虫类、褶颊虫类等.本文描述的褶颊虫类八郎村虫Balangcunaspis (Yuan et Zhao,1997)包括横宽八郎村虫Balangcuna-spis(B.)transversus及次柱形八郎村虫(相似种)Balangcunaspis(B.) cf. subcylindricus,其中横宽八郎村虫也见于凯里组下部层位.八郎村虫的发现,使其产出层位下延,丰富了“清虚洞组”三叶虫的组合,也为寒武系第4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三叶虫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寒武系和奥陶系是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的重要勘探目的层系。以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对寒武系、奥陶系储层的岩石学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组合形式、物性分布、储层类型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白云岩是奥陶系和寒武系的主要储集岩类,灰岩和砂岩类储层在奥陶系中、下统也有少量分布;储集空间类型多,孔、洞、缝发育,识别出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及非组构选择性溶孔等七种次生孔隙类型,它们在各组、段中的组合形式和分布特征不同;根据孔、洞、缝的组合方式,认为孔洞裂缝型、孔隙型、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是四种主要的储层类型;物性分析显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间夹部分中孔低渗、低孔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9.
有机孔普遍欠发育是我国南方寒武系页岩气勘探中遇到的实际地质问题,然而,造成有机孔欠发育的主控因素及演化机制迄今为止仍然存在很大争议。该文综合整理了笔者团队近年来对中上扬子不同地区寒武系页岩储层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下寒武统页岩孔隙发育特征与总有机碳含量(TOC)和成熟度的关系,以及排烃作用对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的TOC含量、矿物组成和岩相特征在横向和纵向上波动较大,有机孔发育特征也表现出很强的非均质性。整体上,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度随TOC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但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尽管研究区下寒武统页岩已经普遍进入过成熟阶段,但相比之下,位于过成熟早-中期(EqRo=2.0%~3.0%)的鄂西宜昌地区和陕南汉中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有机孔发育情况相对优于过成熟晚期(EqRo=3.0%~3.5%)的四川威远地区,而成熟度最高(EqRo>4.0%)的黔北地区有机孔发育情况则最差。此外,页岩孔隙发育特征与矿物组成、 TOC含量在鄂西宜昌地区...  相似文献   

10.
华北其他地区一样,仅发育有寒武系及奥陶系中、下统。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在本区全部缺失。 寒武系在本区发育较全,可分为三统七组,奥陶系下、中统共有四个组,地层系统及主要岩性见表1。寒武系沉积总厚在全区一般为550—650米,奥陶系因遭受剥蚀,残余最大厚度为680米。各剖面地层厚度数据见表2。  相似文献   

11.
贵州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清虚洞组"富含三叶虫,其中莱得利基虫主共1属3种:贵州莱得利基虫Redlichia(Redlichia)guizhouensis Zhou,1974、著目莱得利基虫Redlichia(Redlichia)nobilis Walcott,1905及村上翼形莱得利基虫Redlichia(Pteroredlichia)murakamii Resser et Endo in Kobayashi,1935。Redlichia广泛分布于浅水台地区,具有一定的地层意义。"清虚洞组"Redlichia(Redlichia)guizhouensis、Redlichia(Redlichia)nobilis产于"清虚洞组"中上部,Redlichia(Pteroredlichia)murakamii产于"清虚洞组"下部且向下延伸至下伏地层杷榔组中上部。本文基于"清虚洞组"Redlichia形态学的研究,讨论了3个种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贵州黔东地区中-下寒武统凯里组主要由粉砂质泥岩,页岩及灰岩组成,富产三叶虫,其中台江八郎乌溜-曾家岩的凯时组含著名的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早寒武世台江生物群,2001年成为国际中-下寒武统层型界线候选部,对其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科学和实用意义。就我省黔东地区凯里组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沉积环境等进行研究及总结,亦确认黔东凯里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3.
贵州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贵州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学,在寒武系识别出了10个层序边界,划分出了9个(三级)层序及25个体系域,其中,寒武系的底界面和顶界面,以及中下寒武统间的较大沉积间断面为Ⅰ类层序边界,其余为Ⅱ类层序边界,论述了该区的沉积演化史,指出金顶山期、高台期是同生断层剧烈活动的两个时期;牛蹄塘期(及明心寺早期)的南方海域基本上是统一的;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三大沉积区的格局形成于金顶山期,加强于高台期,稳定、发育于中晚寒武世。止于寒武纪末期,该区的两个沉积模式:一为巨大的坡缓底平的海域沉积模式;为牛蹄塘组层序及明心寺组层序发育时期的沉积模式;二为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沉积模式,为寒武纪金顶山期后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有比云南梅树村地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更老的地层,其东南海槽可能是浅海。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陕南镇已早寒武世高肌虫,计有18个属29个种及3个未定种,其中包括9个新属、1个新亚属及22个新种。这些化石均产于该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下部,相当于三叶虫Eoredlichia带至Zhenbaspis带下部。  相似文献   

15.
探讨川中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气藏成藏地质条件,指导勘探选区。对洗象池组的生储盖条件、气藏类型及特征、成藏主控因素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川中地区主力烃源岩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洗象池组的颗粒白云岩为有利的储集层段,奥陶系湄潭组的泥岩、页岩及致密碳酸盐岩可以作为直接盖层,二叠系、三叠系的泥岩、页岩和致密碳酸盐岩及石膏为间接盖层。筇竹寺组烃源岩在二叠纪-三叠纪进入生烃高峰阶段,活动的烃源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川中地区洗象池组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包括烃源断裂、继承性古隆起、继承性古圈闭三方面,下一步的勘探目标为位于古隆起轴部斜坡带的构造-岩性圈闭发育区。  相似文献   

16.
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发育良好,生物化石比较丰富,加之在大地构造上又处于中朝地台的东南缘,目前已成为解决我国南北上前寒武系对比和衔接的关键地区之一。为了进一步对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进行深入研究,1981年夏我们和江苏省区测队、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共同对徐淮地区上前寒武系剖面,进行了详细考察和系统采样。在徐淮地区,上前寒武系厚达4200米,以不整合覆于泰山群片麻岩之上,与含三虫叶的猴家山组(下寒武统)则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根据苏皖两省地质局的工作成果,该区上前寒武系由下而上可划分为13个组,即兰陵组(八公山组)、新兴组(刘老碑组)、岠山组(寿县组)、贾园组、赵圩组、倪园组、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史家组、望山组、金山寨组  相似文献   

17.
剑河八郎松山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清虚洞组主要由泥岩、灰岩组成,下部以灰岩为主,上部为泥岩、灰岩互层,顶部为中层白云岩.上部含有大量的莱德利基虫类、耸棒头虫类和褶颊虫类三叶虫及带软躯体动物多门类化石.本文报道的拜如尼亚虫Byronia Mathew,1899产于清虚洞组中部及中上部,分异度低,仅1属1相似种,即原生拜如尼亚虫(相似种)Byronia cf.annulata Liu,1986.原生拜如尼亚虫(相似种)Byronia cf.annulata化石保存较好,管壁保存有横脊.剑河八郎松山清虚洞组的拜如尼亚虫是贵州杷榔组和凯里组之后另一个产出层位,它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清虚洞组生物群的组成,同时亦为贵州乃至全球寒武系拜如尼亚虫Byronia的演化、埋藏特征等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18.
本书介绍近年来在贵州省丹寨县兴仁区南皋乡九门冲、平寨和岩英,台江县革东镇八郎、屯州和川硐等地早寒武世晚期至中寒武世早期凯里组(距今约5.12~5.13亿年)三叶虫动物群的新发现,根据大量保存完好的标本,对凯里组及同期地层三叶虫属种的定义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三叶虫分类的主要要求结合线性相关分析,对产于贵州剑河寒武系"清虚洞组"的已经定种的褶颊虫目的三叶虫Mufushania cf. nankingensis Lin,1965进行重新划分,认为原本划分为Mufushania cf. nankingensis Lin,1965,由于埋藏因素导致标本出现挤压形变从而影响属种的准确划分,应该属于Probowmania (Mufushania) nankingensis Lin,1965。  相似文献   

20.
根据塔中地区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裂体系、上下寒武统顶底界面构造图和6 口钻井裂缝特征等资料, 在对塔中地区寒武系岩石力学进行测试的基础上, 考虑断裂对裂缝形成的影响,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新近纪构造作用下塔中地区寒武系的构造应力场进行模拟, 并将模拟结果与塔中地区钻井统计的构造裂缝面密度进行匹配, 得到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的构造裂缝发育分布情况。结果显示: 断裂对裂缝的影响明显, 靠近断层或位于断层交汇处的构造裂缝发育, 裂缝在断层的一盘发育, 在另一盘则相对不发育; 膏岩层对构造应力的传播有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 盐上的寒武系上统较盐下的寒武系下统构造裂缝发育, 盐间的中寒武统构造裂缝则相对不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