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子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28-31,35
李濂评批的《稼轩长短句》是仅存的明人评批的宋人词别集,所评词多达三百余首,涉及到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用字押韵等,每条用语不多,但对今人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论述甲戌本是脂砚斋的初评本。而不是脂砚斋的“二评”本这一问题。因为从版本学的考证上可以证明甲戌本过录于曹雪芹甲戌年前的新成稿本,并较好地保持了曹雪芹原稿的面貌。而甲戌本内的双行批语,全是曹棠村及“诸公”的旧批语;有双行批语的各回,是《风月宝(钅监)》的旧稿,无双行批语的各回,则是曹雪芹的新成之稿。因此我们认为,甲戌本在《红楼梦》研究中的地位,应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网上评教已成为高校学生评教的主流形式。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受到普遍重视,并被运用到具体管理中。本文从网络评教管理的角度,对评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总结和探析。 相似文献
5.
6.
7.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院学生评教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针对评教指标体系设计问题以及学生在评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学生评教的作用认识不足,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够完善;学生评教过程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评教结果反馈和实用的不合理性。提出控制和避免影响评教结果的对策:坚持学生评教的正确方向;加强宣传教育,端正师生的评教态度;全面设计评教指标体系,完善评教量表;尽量控制和避免影响评价结果的干扰因素;正确对待评价结果;多种评教方式相结合,发挥学生评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汝佳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111-114
中国古代诗话领域对现今学术界而言,乃是一块静待开发的处女地;可供挖掘、深究的地方甚多。张一平的《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是诗话领域的重要著作。该书结构谨严、史料详博,论题独树一帜,见解新颖,不但填补了中国古代诗话研究领域的空白与缺憾,更是近期学术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同谷"是个历史地理概念,史载其存续于西魏至明初的七八百年间;杜甫"同谷诗"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同谷唐宋评杜诗碑的诗学价值在于:开阔了人们认识杜诗的视野,增加了后世对杜甫同谷诗的审美体验,人们依此可以感受到自江西诗派以来,杜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从宏观到微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如何有效评价学生作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方面,评价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作者结合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就完善传统的评价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模式作一探讨,指出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感在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个性特征鲜明,极富新意和独创性。中唐诗人李贺在诗歌创作中大量使用通感艺术手法,奇想联翩,构思精巧,体现出一种奇诡、冷艳和瘦硬的风格。本文探讨和分析了李贺诗歌中通感的基本形式,并从通感的角度分析了其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诗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李贺诗歌意念的飘忽、情感思想的矛盾以及章法上的跳跃具有超越时代的现代特性,表现在言与意、意象与意象之间呈现出一种张力美. 相似文献
13.
张萧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68-71
刘禹锡与李商隐的咏史诗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都是独占鳌头的代表性诗作。他们二人的咏史诗既有联系,即李商隐对刘禹锡的继承发展,同时,二人在诗体、选题、立意等方面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蔡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5):27-31
在李贺诗歌构筑的现实、仙界、鬼域三重空间境界的多重协奏中,反复回旋着的一个主旋律是生命意识,其内在的逻辑关联是:现实的困顿、疾病的煎熬、仙界的虚妄使得死亡这一事实无所遮蔽的呈现在诗人面前,鬼域就是这种生命的边缘体验的具象化,其独特之处是借助民间文化中的巫鬼形象来推进人类对死亡的体验,同时也使其诗歌风格走向了奇诡幽艳。 相似文献
15.
16.
李贺的咏马诗蕴含着诗人浓郁的“宝马”情结,诗中的“宝马”意象异彩纷呈,凝聚着诗人强烈的身世之感,流露出浓重的孤独情调,是诗人一生心志、理想、乃至生存状况的典型写照,也是诗人寂寞哀怨、困顿躁动灵魂的映射。 相似文献
17.
崔玉霞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6):78-80
中唐诗人李贺被称为“鬼才”。他的一部分反映现实题材的诗歌奇诡险怪,抑郁凄艳,充满浓厚的魔幻现实意象.与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18.
19.
李贺诗歌以其奇崛冷艳、朦胧晦涩、虚幻荒诞的独特个性而著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近乎病态心理个性的影响。本文拟从李贺的身世、经历、自身素质中揭示其独特心理个性的成因,并进而论述这种心理个性对李贺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