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振峰 《科技资讯》2014,12(22):22-22
本文以西安某水厂二次加压泵站恒压供水PLC监控系统为例.对加压泵站恒压供水PLC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及系统功能与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城镇小区二次给水泵站特点、分类及目前市场应用的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城市供水调度监控系统中二次增压供水远程监控设计方案.进而建立完善的二次给水泵站远程智能网络监视管理。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担负着吉林市140万人口的用水重任,除23%由水厂直供外,其余77%需二次加压泵站为108万人口供水。二次供水改造前,全市有给水加压泵站935个,其中120个(13%)归水务集团管理,其余87%由415个产权单位自管。虽然二次供水设施整体投入很大,普及率较高,但仍解决不了用户吃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甄理 《厦门科技》2001,(3):54-55
厦门属丘陵地带,尤其是岛内,不同区域高程落差较大.在我市的供水系统中,压力分布很不平衡,因此,目前在我市供水区域中设了如下八个小区加压泵站:东渡、岳阳、仙岳、金鸡亭、高科技、洪文、南山、鼓区.这几个泵站均处于地势较高地带,承担着对几个小区二次加压供水的任务.然而,大多数泵站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因而自动化水平落后,多为人工手动操作,易造成用户断水、水池溢流,浪费水源、能源,或误操作引起设备故障,而且每个泵站需配齐24小时值班操作人员6名,这样既浪费人员且有一定的劳动强度.近年来市自来水公司为提高小区泵站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节能降耗,降低劳动强度,精简人员,逐步对几个小区加压泵站进行自动化改造,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以东渡小区加压泵站的自动化改造为例作一下介绍.该泵站是我市较早的加压泵站,设备陈旧,故障率高,通过自动化改造后实现了无人职守,安全保质加压供水,节约人员、水源、能源,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该项目在1999年12月获厦门市第二届优秀发明革新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山区中、小型供水企业的供水泵站或加压泵站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研究,力求在节省投资的情况下,提升技术含量,实现泵站自动供水、无人值守,达到减轻生产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贾晨光  王挺  何军  刘晓旭  孟善进 《甘肃科技》2012,28(12):103-106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节能减排政策的强制实施,一种新型二次加压供水设备——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在供水领域诞生了,并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非常适用于铁路小区的供水情况,充分体现了无人值守、节能、节地、节水、防污染等诸多优点,从而确保安全、优质、不间断地供水.详细地介绍了无负供水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节能原理,并分析了节流控制、普通变频控制、无负压3种供水方式的能耗情况,指出无负压供水的方式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供水器依次用泵加压供水,扩大了现有隔膜式气水隔开利用压力平衡原理的供水器的使用范围,并举例说明双泵交替供水可提高原有供水的调节容积的二倍,从而大大降低了泵站的造价。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海典型老旧居民小区的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供水系统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二次供水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水量、能耗及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水池+变频水泵模式下水泵一天内主要时段的供水水量远低于额定流量,因此在满足相同供水需求时,水池+变频水泵模式下水泵的运行效率是水池+工频水泵+屋顶水箱模式下水泵运行效率的50%左右。部分水箱存在因位置距离顶楼过近,仅凭重力流无法满足供水压力需求的情况,水池+工频水泵+屋顶水箱模式需要再次加压,屋顶水泵再次加压的能耗约为泵房变频水泵能耗的200%以上,水池+变频水泵模式下总体能耗更低。  相似文献   

9.
陈振南 《广东科技》2010,19(4):178-179
叠压供水技术,又称无负压供水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市政给水管网设计中经常使用的加压手段。该技术通过全封闭式的增压稳流设备,经微机控制变频调速来实现恒压供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二次供水外部污染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市政给水规范中,关于叠压供水仍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供水企业存在理解上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叠压供水技术的应用原理和推广应用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生活小区二次加压供水系统广泛采用了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但传统的生活小区恒压供水系统中一般选用相同型号的水泵2~4台,大多没有考虑小流量用水情况,即使有生活小泵,大多也是采用气压水罐小流量供水模式,系统设置复杂。若主泵功率较大(一般认为≥11kW),会造成小流量供水时能量浪费较大。本文结合某生活小区的变频供水系统,介绍了小流量变频供水系统的设计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在考虑了泵站流量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泵站加压输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的线性规划模型。在保证各阶段供水流量和压力条件下,可确定各供水阶段所需扬程和各输水管段尺寸的最优值,使系统年费用最低。计算结果可为泵站加压输水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以西门子S7-300PLC、WinCC和MM430变频器为主构成的小型二次加压水厂全自动闭环恒压供水和监控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原理、结构及特点作了介绍.该系统能改善供水系统的运行状况,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3.
蒲永生 《科技信息》2012,(24):405-406
供水系统是保障城市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但目前城市的水管网局部水压过低,无法将水直接送达高层用户。在这种情况下,无负压供水二次加压泵站成为高层建筑物和居民住宅区给水的必要设施,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就新型无负压供水技术及其在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无负压供水技术的优势与缺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二次加压供水泵站的供水流量预测是实现清水池补水、蓄水的依据,也是保证居民用水安全的前提.针对泵站供水流量受线性、非线性和时变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传统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与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相结合(LSTM ARIMA)的方法,建立泵站供水流量集成预测模型.首先将获取到的供水流量数据按照时间日期进行打标签及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分别放入LSTM模型和ARIMA模型中进行训练与测试,通过统计分析2个模型的历史预测准确次数来确定它们各自的基本权重,并在预测过程中自适应修正权重;最后,基于对应权重将2个模型集成,得到最终的供水流量预测结果.某供水泵站的现场数据验证表明:本文方法所得结果与其他2种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在均方根误差(RMSE)上分别降低了51.24%和66.52%,在平均绝对误差(MAE)上分别降低了49.84%和67.02%,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目前住宅小区二次供水增压泵站现状及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对供水转压形式、清水池调节容积、泵站用地面积以及规划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二次加压供水设施是城市目前用以解决管道压力不足的补救方法,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在建设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作以剖析、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供水管网总长985公里,日供水能力50.5万m^3。多年来设备及管网陈旧落后,耗能高,效率低,漏失率长期居高不下,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供水企业的发展。公司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抓治理损失率入手,进行水厂、管网和二次供水加压泵站的优化调度,充分发挥高效设备的作用,合理选择工艺技术参数和管道材质,加强技术管理,采取多项节能降耗对策,取得了较理想的节能降耗成果。  相似文献   

18.
蔡群 《厦门科技》2012,(2):28-30
所谓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供水形式。加强对二次供水的治理监管工作.是保护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重要方面。是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举措。本文着重结合厦门市对二次供水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方式大多采用地面水池和天面水池相配合供水、衡压供水或变频衡压供水,但都必须有地面水池,往往造成市政水源能量的浪费,同时容易造成水的二次污染,本文介绍利用变频恒压直供水设备对住宅二次供水系统的改造,不但解决了二次供水的污染问题,同时还可以大大地节省能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引嫩入白供水工程城市供水工程(一期)位于吉林省白城市内,主要任务是开发利用嫩江水资源,向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等城镇供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洋沙泡泵站、镇赉加压泵站、供水管线等。本文主要介绍此工程中的顶管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