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建议万变不离其宗:反对德国归属北约;但准备作出妥协。美国尽管作出种种让步,但认为归属问题不容谈判。  相似文献   

2.
问几天来柏林的形势很紧张,英美和苏联是否会在这里发生严重的武装冲突呢?答有人以为柏林问题会造成美英和苏联之间的战争危机,我看还不会.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柏林问题事实上就是德国问题,而德国问题也就是德国分裂的问题.最近德国分裂的危机,是美英方面所促成的,美英理弱,苏联气壮,所以美英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和苏联挑起战争的冲突.二、目前柏林的紧张情势,主要是外交与政治的攻势,加上一点军事示威的姿态,双方还没有打仗的准备.战争不能这样轻易就打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苏联政府今年二月十日在柏林会议上提出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为欧洲和平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正在与美国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计划——“欧洲防务集团”——作激烈斗争的欧洲各国人民,以及具有民族自尊感的一切爱好和平的欧洲人士,都可以从苏联的建议中找到自己的斗争的方向. “欧洲防务集团”的策划者美帝国主义假“统一欧洲”之名来分裂欧洲,使它成为相互对立的国家集团,并藉此扶植西德复仇主义分子,来蹂躏西欧各国的主权和民族利益.以准备新的世界战争为目的的这种活动,威脋着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柏林会议没有能够在德国问题上达成任何协议,正是说明这种活动还是很嚣张.  相似文献   

4.
在不久前开幕的四国外长会议讨论欧洲安全与德国问题的过程中,美国伙同英法两国一直大叫要安全首先就要实现“德国的统一”,它们所规定的是这样一种“统一”:让西德来并吞东德,使整个德国变成北大西洋军事集团的骨干,成为西方反对苏联和其他爱好和平国家的工具。美国宣传机器企图让人相信:不接受这种方案就证明苏联违反“日内瓦精神”。  相似文献   

5.
苏联政府6月7日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两国之间直接的外交、貿易和文化关系的照会,獲得了西德各阶层居民的广泛反应。西德工商界人士对于建立两国间的贸易关系特别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们认为与苏联建立正常贸易关系是符合他们本身的利益的。汉堡一个造船厂和航运企业的所有者汉斯·布鲁姆说:“莫斯科的邀请完全符合我们希望同苏联的关系正常化的夙愿。同我们在东方的旧日销售市场恢复关系是我国经济上的重大问题。”西德渔业公司联合会负责人哈特曼着重指出:“我们极为关心同苏联扩大貿易的问题。”西德促进德国贸易委员会负责人欧尔文·威格威尔特甚至极为兴奋地以最近的事实来证明苏联的建议是符合西德的经济利益的。他说,几个月以前,有五百家西德的公司  相似文献   

6.
柏林危机     
柏林的危机发展到了最高潮.但高潮往往也就是退潮的开始.上期本刊曾预料这次危机也许可以消弥于汽球的爆发,——消弥于西方国家危言恫吓的吹得极度膨胀的'汽球'的爆发.现在看来确乎颇有这样的趋势.苏联对英美法三国的抗议说了'不'.她指出'柏林危机'不是柏林本身的问题,这是德国整个的问题,是盟国对德的波茨坦决议考验的问题,是美英法分裂德国的行动逼得苏联不能不采取这样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柏林四国外长会议开始于一月二十五日,结束于二月十八日.在二十五天的会议上,四国外长讨论了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措施和召开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的问题,讨论了德国问题和保障欧洲安全的问题,讨论了对奥和约问题。四国外长虽然对于德国问题、欧洲安全问题及奥地利问题在充分交换了意见之后未能达成协议,但是在关于级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措施和召开五大国会议的问题上达成了这样的两个协议:(1)建议于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在日内瓦召开由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与相应的问题直接有关的国家参加的会议,以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1)苏、美、法、英四国今后将就裁军问题或至少就大量缩减军备问题彼此交换意见,以便促进这个问题的顺利解决。柏林四国外长会议能够获得这样的富有意义的协议,意味着苏联和平政策的胜利,也意味着全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8.
苏联对缓和的解释在政治讨论中,几乎没有谈到伊朗问题。当时美国正在冷静观察伊朗形势。美国方面也未提伊朗问题。集中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和东西方关系。阿富汗问题,归根结底,同西方如何对待苏联这个根本问题有关。但是,美国同欧洲的态度有若干差异。例如,西德处于同华约军队对峙的前沿。从民族方面说,东德有1,600万德国人,成为孤岛的西柏林约有200万人,此外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也有约200万德国人,西德必须考虑处在东方的德国人的命运。还有一件日本人一向不大清楚的事情:德国在希特勒时代向东欧、西欧发动了侵略,战后西德同西方建立  相似文献   

9.
据德国《时代》周报报道,1990年底苏联东欧国家的外债仅次于拉丁美洲国家,苏联、波兰最多;按外债占本国出口的比例,保加利亚最高。现将苏联东欧国家1990年底外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六月二十二日,當希特勒把槍頭掉向着苏联的时候,他的最大的顾虑却还是两线战争,因此,打击希特勒,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最厉害的手段,自也是两线战爭:苏联在东线上抵抗住德軍,英国在西线上向德軍反攻。在希特勒进攻苏联不久以后,英国前陆军部长倍立厦曾经说过:援助苏联最满意的路是经過黑海。他的話似乎包含着一种軍事援助的问题。不过反攻這個问题在英国无論是被顯然的或隐然的提出,牠却始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英德的矛盾不但表现于资源问题会议中,也表现于正式的外交关系上.德国国社党的巨头里本特洛浦出任驻英大使以来,到现在已碰过三次钉子了第一次是到英赴任时的第一篇演说,突然大骂其苏联;这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反苏联宣传,引起了伦敦外交界舆  相似文献   

12.
自德国拒绝四国协定后,国联行政院宣告无期延会后,举足轻重的英国的态度,是世界人士十分关心的.英帝国主义的对欧外交政策一贯是:扬德抑法,以免法独霸欧洲;促成法德谅解以至提携造成西欧帝国主义在英国领导下的反苏联的联合阵线.但,许多的国际纠纷:东菲及中欧的纠纷和害怕德国过度发展以威胁英国本身以及国  相似文献   

13.
未来德国的联盟归属是两德统一谈判争论的焦点。苏联反对统一后的德国留在北约,美国主张德国成为完全的北约成员国。根舍提出照顾各方利益的折衷方案。现在看来苏联方案处在弱势。  相似文献   

14.
去冬今春,当寒流还在欧罗巴大地上回荡,德国统一问题却热气腾腾地冲向世界,成为当今世界局势中的一大热门话题。如果说对西方,人们关注美国和法、英的态度,那么对东方,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苏联身上。国际观察家们综观苏联领导人最近一个时期的言行,认为莫斯科在德国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坚决反对统一变为有条件地赞同统一,也就  相似文献   

15.
6月7日,苏联政府向波恩政府发出照会,要求在两国政府间恢复正常的外交、经济与文化关系,并且邀请阿登纳总理访苏进行会谈。苏联这一维护和平的重大行动立即受到了全世界企望和平的人们,首先是德国人民的热烈欢呼。一苏联是在怎样的形势下提出了这个照会的? 首先,在苏联有力的推动之下,欧洲局势是肯定地逐步趋向缓和了。5月10日,苏联提出关於裁减军备、禁止原子武器、消除新战争威脅的建议,这个建议獲得了许多西欧国家的同情与支持。接着,东欧八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一标志着和平力量的壮大的八国共同行动,不但使西方大国的战争势力知所戒懼,而且大大鼓舞了争取和平与统一的德国爱国力量。由4月间的苏奥莫斯科会谈奠定了基础的维也纳四外长会议  相似文献   

16.
二月十八日苏、美、法、英四国外长柏林会议闭幕,并发表公报:建议由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及其他有武装部队参加朝鲜战争并愿意参加会议的国家的代表于四月二十六日在日内瓦举行会义,以期对朝鲜问题取得和平解决;并同意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时将邀请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他有关国家的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17.
英苏条约是“英苏联时反对希特勒德国及其欧洲与国与战后合作互助同盟条约”的简称,是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六日由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在伦敦签订的。这个条约的全文共分八条,有效期间二十年。它的主要内容是:苏联与英国不仅承诺在战时共同与希特勒作战,并保证战后两国进行互助与合作;要是德国再次发动侵略战争,英苏两国应立即互相提供军事与其他援助。第约第七条更规定:“缔约国双方承允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2007,(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包围了苏联的斯大林格勒,城内许多苏联人面对兵临城下的德国人,一夜之间患了高血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城高血压"。从这个典  相似文献   

19.
对奥和约问题如果没有美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阻挠,对奥和约早就可以签订了。盟国对奥地利问题的解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已有具体的规定。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一日英美苏外长莫斯科会议关于奥地利的宣言中说:“沦为希特勒侵略的牺牲者的第一个自由国家奥地利,应从德国主宰下获得解放”,并成为“一个自由而独立”的国家。因此,苏联解放了奥地利以后,从一九四六年起,就本着这个原则,极力设法促成对奥和约的缔结,使奥地利人民能够早日达到自由独立。可是美帝国主义在对于赔偿问题上、德国在奥的资产问题上以及奥国的领土问题上,都采取和苏联对立的  相似文献   

20.
在「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破产后。战争煽动者就用新方法来达到老目的——武装西德。在美帝国主义导演下获致的伦敦协定已打开了复活西德军国主义的道路。就在西方九国用以进一步策划罪恶勾当的巴黎会议的最后一天(十月二十三日),苏联政府提出了对美、英、法三国九月十日照会的覆照。整个苏联照会贯穿着苏联深切愿意竭尽全力以促进欧洲的和平与安全的精神。照会大部分谈到了德国问题。它反复提醒世界人民警惕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危险性。照会说:“德国军国主义者和复仇主义者一旦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就会不惜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