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长链烷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个长链烷基二亚乙基三胺和脂肪酸为原料,经酰胺化、季铵化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三长链烷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多元醇、环氧氯丙烷和叔胺为原料,合成了多羟基烷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讨论了催化剂、温度和投料摩尔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研究了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对比研究不同寡聚度的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合成了一种Gemini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Malic-2C12及一种三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itric-3C12。通过表面张力技术,分别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Malic-2C12及Citric-3C12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EHSB)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TAB与EHSB的混合行为接近于理想混合。然而,Malic-2C12或Citric-3C12与EHSB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低于理想混合模型的CMC,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混合胶束中存在协同作用。表面活性剂分子优先进入体相聚集形成混合胶束,而在表面吸附层中的排列变得疏松,导致Malic-2C12或Citric-3C12与EHSB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γCMC)反而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另外,结合相互作用参数结果,发现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寡聚度由1(DTAB)增加至2(Malic-2C12)再到3(Citric-3C12),其与EHSB之间的协同作用逐渐增强,存在协同作用的比例区间逐渐增大,但寡聚度逐级增加所带来的增效逐渐放缓。  相似文献   

4.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认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 ,文中从时间、液固比、烷基链长、质量浓度、表面性质等方面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静态吸附性质 ;从烷基链长、质量浓度和表面性质方面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动态吸附性质 ,说明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吸附性较强 .这为进一步研究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在驱油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深入认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文中从时间、液固比,烷基链长,质量浓度,表面性质等方面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静态吸附性质;从烷基链长,质量浓度和表面性质方面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动态吸附性质,说明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吸附性较强,这为进一步研究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在驱油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表面润湿性、表面电性。认为在用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驱油时,存在低界面张力机理,润湿反转机理和表面电性反转机理。在驱油剂浓度达到600 mg•L-1时,采收率可提高5%~6%。可以推测,具有吸附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都可有这几种驱油机理,并具有一定的驱油潜力。  相似文献   

7.
合成一种三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三(2-氯化十二烷基二甲铵基乙基)胺(TCDAEA).以三乙醇胺、氯化亚砜为原料,经分子内亲核取代合成(中间体三(2-氯乙基)胺(TCEA);再以(2-TCEA)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12DMA)经季铵化反应合成TCDAEA.实验考察了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质量分数、(12DMA)与(TCEA)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钾质量分数为0.3%、n12DMA:nTCEA=3.9、溶剂质量分数为20%、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6 h时,产品收率可达96.6%.在25 ℃、临界胶束浓度为4.2×10-4 mol/L时,产品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5.2 mN/m.并用FT-IR方法对中间体(TCEA)和产物TCDAEA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8.
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系列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烷基α,ω双(二甲基酰氧乙基溴化铵).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结构分析;用两相化学滴定法测定活性物含量,结果表明:6种已合成的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活性物质量分数均在98.5%以上.同时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介于4.46×10-5~4.17×10-4mol/L之间,而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14TABr和C12TABr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4.00×10-3mol/L及1.50×10-2mol/L;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泡沫稳定性及乳化性能也明显优于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课题组对中长链溴代烷烃Cl-R_n(n=12,14,16,18)与MDEA合成多羟基季铵盐工艺路线的研究基础上,在小试阶段探究了微波合成十四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及十八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条件;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得出最佳的重结晶条件:每10 g产品用20 mL的无水乙醇溶解,V乙醇∶V乙酸乙酯=1∶4.在小试工艺成熟的基础上,对十八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进行微波中试放大,得到合成参数:温度T=130℃,功率P=6 kW,搅拌速度n=40 r·min~(-1);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小试产品和中试产品进行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概况和含2-羟丙烯基和聚氧乙烯基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指出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对以胺甲基化、酯化、季铵化路线合成不同碳链双季铵盐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合成条件对反应产物产率的影响,并以该化合物作为浮选剂对胜利油田污水进行了除油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浮选剂碳链越长,除油效率越高。当用剂量为1~3ppm时,可获得满意的除油效果。同时与美国FR-3251样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两种带季铵正离子的吡咯衍生物在乙腈中的电聚合。用Fe(CN)6^3-离子测定了所制得聚合物修饰电极的阴离子交换能力,并研究了羧基取代酞菁钴低聚物-八羧基酞菁钴(CoOCPC)交换到预聚的导电膜中而制得的修饰电级对氧的电还原催化作用。实验表明此类电极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最终产物主要是水。  相似文献   

13.
经实验研究发现具有结构为(C8~10H17~21)3N+CH3Cl-的季铵盐A-l是一种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在酯化、氧化和烷基化反应中其催化活性要优于聚乙二醇、季磷盐和其它短碳链的季铵盐.A-l在分离过程中不乳化,因而使合成产品易于分离提纯.该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循环使用次数与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入硅烷基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并用红外、核磁谱图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一氯取代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与醋酸钾的两相反应验证了其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具有星形结构的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2-甲基吡啶季铵盐和无水三氧化铝形成的熔盐进行复合,得到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10^-1S.m^-1的新型固体电解质,它具有优异的低温导电性能,本文探讨了高分子与熔盐复合体系的导电机理,性能及影响因素,并用^13CNMR谱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季铵盐A-1催化合成扁桃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子结构为(C8~10H17~21)3N+CH3Cl-的季铵盐A1经实验证明是合成扁桃酸的一种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其催化活性要优于其它短碳链的季铵盐和聚乙二醇.季铵盐A1在分离过程中不乳化,使产物易于分离纯化,还可循环使用,且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完成了二甲胺和表氯醇所得到的高聚物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研究了接枝共聚的机理及接枝条件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图4,参8。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形态的铬和酚对亚甲兰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时的干扰。发现干扰的程度取决于铬、酚的含量和形态。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增溶过程及其微乳液相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NMR方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形成的胶束对间二甲苯和苯甲醇的增溶过程,并比较了两者的增溶位置和增溶过程的异同.同时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辛烷体系中,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醇对其微乳液形成的影响.当醇的分子量改变时,通过测定CTAB/水/油/醇体系的四组分相图,得到微乳液的类型和区域面积等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