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因其独一无二的位置资源、极具特点的环境资源、丰富的物质资源,是人类进行空间探测和开发利用太空的首选目标.地月系是太阳系探测的试验场,月球是迈向更远深空的中转站.月球科学研究对推动空间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月球资源开发利用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月球探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后,必将以更好地服务于月球科学探测和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增进人类科学认知,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梳理和评述了国内外月球探测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归纳了未来月球探测所涉及的主要任务、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提出我国月球探测发展建议.月球探测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应该有大国思维,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发挥优势,牵头组织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  相似文献   

2.
1971年,地震振动着史蒂文·金尔斯顿的房间,他向窗外扫了一眼,看见满月正落在地平线上,“正是那个时刻,我第一次想到或许月球对地震有某些影响。”金尔斯顿这样说,他是美国加州的一位工程师。金尔斯顿不是第一个猜想月亮怎样影响地球和地球上的居住者的人。几世纪以来.月亮因为许多事件,从人的古怪的行为到人变成狼人等等,而受  相似文献   

3.
移民太空,月球是最佳的候选地,因为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相对不远,人类已经踏足过月球,而且月球上有建设人类定居点所需的丰富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11,(1):8-8
人们常说“银色月光”,而一项新研究揭示,2009年美国宇航局一艘撞月飞船在月面上撞出了数量多得出人意料的银和汞(也就是水银)。以前在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地球的月球岩石中也曾发现过这些金属,但它们的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5.
谢玉华 《世界科学》1989,11(4):37-37
在年代为0.6亿年的岩层中发现的气候循环层与当时地球大气圈中形成的月球潮汐密切相关。在岩层中发现,年代分别为10.8年和20.3年的两循环层之间有一种强烈的“带”效应。确切地说,两循环层和当时与太阳和月球有关的循环期是一致的。古气候的记录来源于澳大利亚南部的埃拉特那(Elatina)地层。由于细泥沉积在古湖底,因此可以解  相似文献   

6.
重返月球     
从1959年至1972年,美、苏两个冷战对手为"争夺航天先导权"而争相"探月"的太空角逐,以美国六次载人登月胜利成功而告终.此后,"探月"活动沉寂了近20年.究其原因,也许是由于"载人登月"耗资过大、效率太低,以及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角逐消失之故吧.然而美国在探月停顿、转而探测其他星球时,却并未放松对月球的探究,只是由对外资料搜集转为内部研究分析,美国宇航局(NASA)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和休斯顿行星协会的专家们从未停止过对所获月球资料的深入研究.经对浩瀚资料旷日持久的反复论证,美国总统根据掌握的月球新情况,作出了"重返月球"的决断,从而掀起了新一轮国际"探月"热.  相似文献   

7.
定居月球     
移民太空,月球是最佳的候选地,因为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相对不远,人类已经踏足过月球,而且月球上有建设人类定居点所需的丰富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标月球     
尤金·塞尔南(Eugene Cernan)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也许只有那些痴迷于太空探索的太空迷们才能记起他的名字。其实,塞尔南先生和鼎鼎大名的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Arm strong)一样,也曾在月球上漫步,也曾是美国太空探测计划的角色之一。不同的是塞尔南是最后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名声也就相应的排在了后面。布什总统目前正盘算着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如果布什总统的计划顺利实施,塞尔南先生仅有的一点儿名气也将无法保留了。首要的问题是,去那儿干什么?接下来是,新上任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迈克·格里芬(M ikeGriffin)先生如何去…  相似文献   

9.
月球旅游     
2012年6月,一家英国公司宣布计划开通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以来的首趟载人月球之旅。一旦成功,这将是游客首次步美国宇航员后尘造访月球。  相似文献   

10.
重返月球     
从1959年至1972年,美、苏两个冷战对手为“争夺航天先导权”而争相“探月”的太空角逐,以美国六次载人登月胜利成功而告终。此后,“探月”活动沉寂了近20年。究其原因,也许是由于“载人登月”耗资过大、效率太低,以及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角逐消失之故吧。然而美国在探月停顿、转而探测其他星球时,却并未放松对月球的探究,只是由对外资料搜集转为内部研究分析,美国宇航局(NASA)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和休斯顿行星协会的专家们从未停止过对所获月球资料的深入研究。经对浩瀚资料旷日持久的反复论证,美国总统根据掌握的月球新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月球孤影     
  相似文献   

12.
重返月球     
<正>尽管公众热情不高,美国宇航局的阿尔忒弥斯项目还是会继续,因为空间飞行计划得到了美国国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大国地位的象征。美国宇航局在2023年4月向公众介绍了阿尔忒弥斯2号任务的机组成员——半个多世纪后人类第一次计划前往月球——这标志着美国及其国际合作伙伴对这次载人登月活动的严肃态度。这个场面并不多见。两任美国总统——布什父子——都曾发表重要讲话,宣布宇航员将重返月球,进而探索火星。然而,两次讲话之后,跟进的项目都很快夭折。于是,自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宇航员以溅落太平洋的方式返回地球以来,人类再也没有离开地球表面超过650千米。  相似文献   

13.
月球采矿     
永泰 《科学之友》2000,(12):5-6
20世纪以来,人类对能源无节制地开发,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能源,从而形成能源危机。能源的过量消耗,从根本上限制了地球上的50亿人的生活标准、公共卫生、社会福利和政治稳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世界人口将可能达到100亿。仅就电力资源而言,目前的水平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解决能源的严重不足,除了有计划地开发地下的煤炭和石油及天燃气外,应该着重开发水力、风力、太阳能和核能等。寻求价廉、干净的新的核能源是发展核电站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此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月球上的氦—3。氦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第二种最简单的元素,其原子由2个质子、2个中子和2个电子组  相似文献   

14.
开发月球     
空间科学家正在探讨开发月球的可能性,他们正在设计一个叫做“月球基地”的空间工作站,该月球基地是一个观察遥远的星球的最理想的研究站。一些科学家正谋求建立一个全球性合作的月球基地。但是开发月球所面临的困难与艰险是极大的: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没有湿度,温度最高达117℃最低至零下173℃,月球表面不断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和微晶粒的轰击,人们登月时从地球上运来的建材器具也许经受不住月球环境的考验。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声称将于2005年再次送人上月球,他们将在月球上研究重力、放射性辐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月球基地     
我们需要开发月球的丰富矿藏,支持未来的太空事业。到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已有500周年了。这一年,美国准备把一个新天体送上天。去年,NASA决定用15亿美元安装一条标准组件装配线,组装美国筇一个永久性人造太空站。这个计划得到批准。这只是走向太空新纪元的第一步:“太空站是一道门,”美国总统科学顾问乔治·西沃思(GeorgeKeyworth)说“这道门通向何方?不言而喻,首先通向月球。建造太空站是美国太空计划的又一重大步骤,好处极大。”  相似文献   

16.
重返月球     
赵勇 《科学之友》2005,(23):22-23
尽管过去的经历仍然会回响在我们的脑海,但是未来的计划将不会是祖辈们登月历史的重演.随着新型太空飞船的研发,新的登月计划不久将会开始.  相似文献   

17.
月球基地     
正欧洲空间局不久前表示,一个永久性的"月球站"有可能取代国际空间站。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目前有关第一个月球基地的比较可行的设想。1972年12月,当时离开月面的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宣告为期3年的载人登陆月球、进行出舱探索的大胆冒险降下帷幕。在此期间,共有12名地球人在月球尘土中留下了自己具有历史意义的足印。但在此之后40多年里,月球这个距离  相似文献   

18.
月球故事     
不久前美国宣布:美国人将重返月球。与此同时,我国也启动了“绕月探测工程”;其他国家和地区,例如欧洲和日本也积极推进月球研究。一个探测与开发月球的新时代到来了。那么,月球究竟是怎样的一颗星球呢?请看——  相似文献   

19.
月球之谜     
中国空间技术已具备探测月球能力,准备在2000年前后向月球发射探测器。中科院的空间专家说,目前月球探索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对月球探索的第一阶段拟向月球发射一颗卫星。这颗卫星伴随月球围绕地球转,并对月球、地球及其它行星进行观测。人类为什么对月球的研究这么热?月球与地球有什么联系?本文揭示一些秘闻,试图为您作出破译。  相似文献   

20.
飞向月球     
正在情感丰富的中国古人眼中,月亮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星球,而是人文意义上的居所,是一个寄托了无限幻想、有着诗情画意、可望而不可及的仙境。古人认为"月中有桂树",住着蟾蜍和玉兔,他们不仅联想出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还赐予其月蟾宫、桂魄等名。这充分表明了古人对月亮的美好想象,又深刻地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和敬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