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已经被充分物化的现代社会,贾平凹以“狼”这种野性十足的动物给大家敲响了警钟。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借助狼来说明天地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是有着生命和灵魂的,试图展示人与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平等互为的关系。贾平凹的这种生态理论与两千年前老庄的宇宙本体论———“道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
王笑 《世界博览》2012,(3):87-87
正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画家陈丹青的老师木心先生于2011年12月21日去世的一些报道,深为陈丹青对老师的尊重所感动。看到陈丹青说:"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要用一生来宣传、推广他的老师的文字时,觉得真是太古人心肠了!我想他的老师木心先生肯定是一个大作家。  相似文献   

3.
“寻幽探胜”,可以说是贾平凹生活的追求和爱好.从他的散文作品来看,无论是《对月》《品茶》,还是《读山》《访兰》;无论是《走三边》《登鸡冠山》,还是游《黄土高原》观《天上的星星》;无论是对《人病》的研究《关于树》的对话,还是对《闲人》《弈人》《名人》的描写;无论是《看人》《哭三毛》《念蒙万夫老师》,还是《祭父》《独白》《守顽地》……都是贾平凹这种追求和爱好的真实写照.从天上地下,漫漫环宇,到社会人生,群体个人;从外在人事的方方面面,到内心世界的角角落落,他都细细观察、细细刻划,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新奇美妙的艺术世界.散文创作如此,在散文理论的研讨上,贾平凹也是如此.“寻幽探胜”,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善于提出别人尚未提出的,以形成自己独特新颖的散文观.理论、实践互相结合,创作、研讨齐头并进,这是贾平凹散文理论永褒绿树长青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学画伊始,我就十分敬仰李延声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创作的《煤海盛开大庆花》、《千秋功罪,我们评说》等国画作品,就产生了全国性影响,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延声先生的这些作品把大幅度的姿势动态引入画面,造成强烈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充分地展现了那个年代所特有的澎湃激情和昂扬气质。  相似文献   

5.
正汉字是一个个可爱又充满智慧的精灵。在我牙牙学语时,妈妈就开始教我认字。妈妈先教我一些简单又常见的字,多数是笔画少的字,比如"大""小""多""少"之类的。妈妈将这些字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每天教我认几遍。我喝牛奶时,妈妈就教我认"牛奶"二字;去超市时,妈妈就教我认"超市"这两个字;看电视时,妈妈教我认"中央电视台"几个字……大多数时候,妈妈教我念地名、路牌、店名,并让我反复念,慢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贾平凹的几部长篇小说来分析他的创作风格的演变,作一个简单的陈述。贾平凹从第一部长篇《商州》到长篇《怀念狼》,逐步体现出由写实到“以实写虚”的转变。这一变化是由作家自己的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文字驾驭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完成的,本文着重分析了《浮躁》《高老庄》《怀念狼》三部作品,从中看出贾平凹创作风格转变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每个孩子,都拥有童心和童年;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大凡也都有爱心。爱心,使得老师敞开胸怀,让孩子感到温暖,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的身上。但我读了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的《我,长大的儿童》,又觉得我们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仅有爱心似乎还不够,  相似文献   

8.
正《列子·汤问》中有这样一篇短文《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相似文献   

9.
愉快的一天     
正王刚的妈妈知道王刚喜欢数学,于是就给他报名参加学夏令营。在夏令营期间,王刚有过最愉快的一天。那天,王刚与一些朋友一同乘坐在夏令营专用车上,司机的旁边坐着一位女老师。女老师说:"我给大家出一道题,谁能最先做出来我就奖谁一枚数学小徽章。"接着女老师念出了题目:"假设我们的出发地为甲,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正小主持人:老师,这次讲课标题挺吓人的,平什么乱哪?主讲老师:平作文之乱。听起来,这种说法有点可怕,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强调而已。因为,我们有的同学作文实在太乱了!颠三倒四,文理大大地不顺!在这一次演习中,就要解决这些乱子。我先来说n个同学的作文,大家看看,作文中乱子出在哪儿。"……突然,有一种想法:我一直生活在一群小偷  相似文献   

11.
"外来者"故事原型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常见命题。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外来者"性别身份随之也发生了变化,女性开始成为携带文明气息的"外来者"。本文以丁玲的《在医院中》、格非的《人面桃花》、贾平凹的《带灯》三个文本为基础来探讨以女性为主的"外来者"故事原型的性别转换。  相似文献   

12.
去年美国出版了两本书:《爱因斯坦与孩子们的通信》和《爱因斯坦的剪贴本》,其中收入了许多富有童心和童趣的信件。纽约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中选出一些复印件,正在展出。下面是部分摘录。一位名叫第凡尼的小孩在1946年7月10日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先生……我们老师说你在美国,我问她你是否葬在美国而不在英国。她说你还没有死,我听了非常激动……我和好友派托经常讨论天文学,这是我们课余之最爱。派托有一架望远镜,我们在学校里利用它夜观天象。我们观察到昴宿星团、猎户星座、双子星座,还有火星和土星……我们曾经被抓到过几次,所以这是…  相似文献   

13.
稚童哲学     
吃梨幼儿园里,每天吃完中午饭老师都要给小朋友们发点水果吃,或是苹果,或是香蕉、葡萄等等。今天,给小朋友们要发的是梨。发梨之前,老师借机给大家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大家要互敬互让。发梨的时候,许多小朋友都学孔融的样儿,自己拿小的而将大的让给别的小朋友。“童童,你怎么拿大的哪?”老师笑着问拿了一个大梨的小稚童。“拿小的我就变成不诚实的孩子了。”小稚童扬着头说。“为什么?”老师不解地问。“因为我心里想要大的。”小稚童解释到。—诚实比礼貌更重要。“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我们要互敬互让,要有礼它体现的是一种为人…  相似文献   

14.
正石慧(以下简称"石"):王老师,您好!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长期致力于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刊载科技史家访谈录,以搜集、整理、保存科技史研究者的访谈资料.此次我们也是受万老师的嘱咐对您进行访谈.王思明(以下简称"王"):你们好!几年前,万辅彬先生曾提及希望给我做个科技史专家的访谈,当时我婉言谢绝,建议万先生采访一些科技史界的前辈,他们有开创之功,学术积累丰厚.我自认在科技史领域建树不多,达不到树碑立传的程度.但是万先生解释,专家访谈不单纯是介绍个人,更多的是希望通过  相似文献   

15.
太炎先生因为革命意志曾经十分坚定,与其老师也断绝了师生关系。他从师俞曲园先生7年有余,师生情谊甚是深厚,此后太炎先生出乡梓,流日本,与其师不见者十又余年,一日归省恩师,被俞老师臭骂了一顿,话语难堪死了:"不忠不孝,非人类也。"且十分绝情,要永断师生关系,说"曲园无是弟子"。惹得太炎先生生了点毛毛火,做了一篇《谢本师》。谢者,非谢谢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以地域书写为特点的小说家之一,贾平凹的空间书写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不论是《浮躁》《极花》中的“商州世界”,还是《废都》《暂坐》中的“西京世界”,他的作品总是体现了截然不同的城乡世界,这种独特现象不仅源于贾平凹的商州血缘身份,也来自于他数十年的西安城市生活经历。在其2016年发表的《极花》中仍然延续了一贯的城乡空间书写模式,但同时又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空间特质,这是作为一个有时代敏锐性的作家对城乡关系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的中篇小说《黑氏》很有意境之美。"女人"是贾平凹文学意境中的构成核心。意境美的完美体现,有效消解了"黑氏"的道德/不道德的二元对立,使"黑氏"成了人性美、人情美、人物美的化身,从而进一步加深了"黑氏"形象的悲剧意蕴。这种手法受到了清代《聊斋志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我们班的同学邹战和蔡睿阳要给大家上课了。你一定在疑惑,他们为什么要上课呢?这可得感谢他们的嘴巴,那张在科学课上说个不停的嘴巴。"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我欣喜若狂地走进教室,幸灾乐祸地等着邹老师和蔡老师来上课。今天的课是要学习《我们知道的磁铁》。首先,科学老师作了  相似文献   

19.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骨的成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轻松60秒     
《少儿科技》2013,(5):46-46
爸爸今年多大老师:"小珍,你能说出你爸爸今年多大了吗?"小珍:"爸爸今年五岁了。"老师:"再想一想,难道你爸爸和你一样大?"小珍:"是的,我爸爸亲口对我说过,他是从我出生那天开始当爸爸的。"盖子哪去了儿子拿来自己制作的小车,得意洋洋地在爸爸面前炫耀:"看,做得不错吧?"爸爸:"是不错,但轮子怎么一大一小?"儿子:"家里没有瓶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