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五四时期的女作家,站在与男性相平等的位置上言说女性心声,重新思考两性关系,在观念层面上确定爱情的神圣性.而到了上海现代女作家这里,她们开始质疑男性的神圣和伟大,开始塑造了一系列阉割化的男性形象.在海派小说的艺术氛围里淡淡地渗透着悲凉的女性生命品味.女作家描摹着一幅幅日常世俗的画面,传递出代表这个城市精神的市民意识.  相似文献   

2.
运用女权主义的一些观点,对《荆棘鸟》中的“妖妇”角色—玛丽·卡森进行解读。从她的个性、经历等入手,探讨其为追求自主及两性平等的过程中如何导致了性别角色的失落,从而探索如何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指出两性关系尽管是对立的,却又是平等的、互相补充的。女性追求的应当是男女的真正平等,是包括男性在内的人的价值的全部实现,而不是要以女性至上代替男性至上。  相似文献   

3.
陈晨 《科技信息》2007,(11):18-19
两性关系是人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它的和谐是家庭及社会发展的关键,没有两性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真正的家庭和社会和谐。本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角度深入分析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的黑人男女两性关系,这样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两性心理的扭曲以及两性关系的不和谐如何更进一步导致了黑人女性被奴役的悲惨境遇。通过剖析小说中反映出来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两性关系不平等,以及这种畸形的两性关系对后代造成的影响,说明平等、互助是保证两性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古代佛教从等视有情和毕竟平等的双重意义上论述平等,但与以权利为中心的现代平等观念依然有基本的差别。通过考察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即从近代思想家从佛教中发掘现代平等观念的传统资源这一现象出发,反观佛教的理论说明与宗教实践之间的紧张,可以凸显佛教平等观念的历史轮廓。反思消极平等和积极平等之间的变形,从而提示观念嬗变的现代性条件不应被研究者忽略。  相似文献   

5.
在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从史的角度和影片精神内核的层面看,迪士尼动画中,女性的自我构建体现出主体性、空间实践性及参照性的特点,强调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独立、坚韧品格的形成;两性关系展露出“拯救—反对—合作”的发展历程,追求男女两性的平等与合作;女性与自然关系上,则宣示女性在自然和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必要性,这是实现从“缺席”走向“在场”的条件。迪士尼电影公主形象中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给“女性建构”提供了可感、可思、可行的艺术借鉴意义,也凸显出女性在性别平等和生态保护领域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虽然是一个全新的电子空间,但它仍然是现实空间的延伸.它只是从技术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并不能根本改变我们的社会性别结构和社会性别关系.由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关系,使得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现实世界中的两性关系和两性交往模式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在网络空间,女性的弱势地位在网络空间会延续而不是消亡.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大都表现出作者对人类前途和两性关系的密切关注。小说《裂缝》极具革命性地将两性关系和性别角色的构建追溯到人类的起源。从两性的性别差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视角诠释了莱辛笔下造成当前两性不平等的根源。强调了两性的不平等问题是漫长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终将继续协调两性关系,使之朝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道教与藏传佛教同为中国宗教。虽然这两种宗教的文化根源不同及流传地区有别,但是它们的女性伦理观却存在诸多契合。这两者都肯定女性成就理想人格的权利和潜能,倡导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但与此同时又都在一定程度上歧视女性。这种契合体现了汉藏文化的交融与汇通。  相似文献   

9.
艾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有意识地将双性同体性格赋予小说中的人物,探讨了黑人男性的人性回归和实现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可能性.该文以双性同体为视角,从文中的次要人物索菲亚入手,着重分析她的女性气质、她的男性气质,以及在双性同体人物索菲娅的影响下,使两性趋于和谐,"双性同体"指的不仅是雌雄处于同一个体中的现象,而且是雌雄在人格中相互制衡、互为补充的个体与整体的统一,这正是该文作者为黑人构想的家庭与社会关系和两性关系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0.
欧盟作为欧洲一体化的标志,正从不同的方面渗透到各个主权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不可侵犯、不可分割的空间,对主权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但这并没有改变主权的地位,欧洲一体化是主权的产物,同时也是主权让渡和扩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理课程是贯串于基础教育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承担着地理国情教育的重任。因此,系统建设该课程不仅是国家的需求,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全国高校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自1995年以来,通过多所高校联合攻关,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多媒体和多尺度两个视角,构建了中国地理课程六个系统工程,分别是中国地理系列教参(教科书、光盘)、《中国地理图集》、中国地理课程网站、中国地理网上课堂、《中国省市区地理》丛书、《中美地理比较》。这些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延伸和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饶高铁站和三清山机场的建设,现代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逐步确立,为上饶发展大旅游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边缘化的风险.上饶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拐点”.提升中心城区旅游核心吸引力,既是巩固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也符合“把上饶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已经开始实施,新课标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而且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新课程实施,本文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已经开始实施,新课标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而且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新课程实施,本文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变形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女性的变形现象都尤为严重,女性的变形悲剧也实在值得深思。文章主要以老舍、张爱玲、凌淑华及林海音的现代小说作品为蓝本,阐述变形女性形象的特征、产生变形悲剧的原因及对其现实社会的启示。同时,也呼吁人们关注女性,并尽早使这一弱势群体远离变形悲剧。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核心的议会政治。不是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中,而是起源于中世纪.近现代英国的议会制度就是从中世纪的等级会议一脉相承地发展而来,而在欧洲中世纪中后期普遍存在的市民议会也为各地近现代议会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图书馆员在信息时代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拥有现代化的硬件设备,同时还要求有一支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管理需要的高素质队伍。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现实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未来10至20年,中国宏观经济能否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能否稳妥推进。在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趋势加快和土地红线等硬约束下,城镇化的主体将逐步转向流动农民工,未来城镇化应推进农民工及其家庭的进城,推动中国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清至民国时期作为传统西藏与现代西藏的联结点和转折点,是西藏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受到自然、人口、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藏城市的社会流动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西藏城市人口与区域外部流动较弱,但区域内部流动较频繁;另一方面,城市社会的垂直流动趋于凝固,出现板结性特征.社会流动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向上流动的比率也会提高;反之,就会出现众人的向下流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张相文创办中国地学学会和《地学杂志》的论述,探讨了其对我国近代地理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的分析、整理和对比等方法。结果张相文通过"地学杂志"的创办不仅有效地组织和聚集了一大批爱国学者,而且也使自己的地理学研究成果得以充分发展。结论张相文的地理学研究成果是多方面的,尤其能抓住国计民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学的特点,遂使研究内容更为深入,研究视野也更为开阔,对推动我国地理学由传统的"舆地之学"向现代地理学的转变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