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问与答     
问:人造器官离我们有多远? 1997年,一只背上长有“人耳”的裸鼠轰动了整个世界。它标志着人造器官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事实上,老鼠背上的“人耳”是科学  相似文献   

2.
《科学24小时》2010,(12):51-51
“2010地球奖”获奖名单现已揭晓,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的大卫·温德尔(David Wendell)和卡洛-莫内特马格诺(Carlo Monetmagno)设计的“人造泡沫”获此殊荣。这种特殊泡沫可以跟踪气候变化,吸收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有望能够转换成生物燃料的糖物质。据悉,这种人造泡沫设计灵感源自南美洲泡蟾(Tungara frog)的酥皮泡沫状巢穴。  相似文献   

3.
星球     
《科学之友》2005,(7):12-12
美国要试验太空武器,科学家发现地球“大表哥”,7月4日“深度撞击”撞彗星,中国研制人造太阳基本成形,一些小行星上可能曾熔浆涌动  相似文献   

4.
陈记 《科学之友》2004,(7):51-51
买手机、泡网、购车等消费近年来正出现低龄化倾向,而当“人造美女“、“人造美男”刚刚炒得火热时,“9岁儿童拉酒窝”、“13岁女孩要隆胸”等消息也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5.
白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以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地球的上空是越来越热闹。各国都为着各式各样的目的不断往太空运东西——为了通讯速度更快.为了更准确地预报天气,更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结果就是我们将太空变成了一个“垃圾场”,充斥着无数的轨道碎片。  相似文献   

6.
星球     
《科学之友》2005,(2):12-13
“惠更斯”抵土卫六美科学家预言有外星生命,俄科学家研制月球和火星人造大气,宇宙中最年轻星系仅5亿“岁”,冰川相撞可能导致企鹅灭绝。  相似文献   

7.
他用了“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设计了染色体。然后把这个基因信息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这个由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具有自行复制的能力——这就是人类成功制造的第一个“合成”生命,取名为:“辛西娅”。  相似文献   

8.
科技发现     
《科学之友》2006,(12):14-15
江西“神洞”发现世界新昆虫,母亲育龄影响女儿生育能力,模仿虫子嗅觉 “电子鼻”将上市,-73℃下产生光子成现实,专家解开癌细胞扩散原理,首例人造肝脏英国问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青云 《科学之友》2004,(8):26-28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卡西尼”号飞船(以下简称“卡西尼号”)在经过近7年的太空旅行后,于2004年7月1日成功飞入土星轨道,成为进入土星轨道的第一艘人造探测器。  相似文献   

10.
浦泳修 《世界科学》1999,(10):31-31
据美国心脏医学协会公布的材料,在1997年,全美有40000名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而能够得到合适供体的仅有2300人,只占总人数的6%。许多人就因为不能及时进行心脏移植而提早结束了生命。所以对人造心脏的需求十分迫切,它至少可供心力已经衰竭正等待会适供体的患者暂时用以维持生命。目前,马萨诸塞州的Abiomed公司正生产一种机电泵,可以用来代替衰竭的心脏,所以也可以把它称作为“人造心泵”或“人造心脏”。得克萨斯心外科协会和马萨诸塞州医院的医生已经用这种心泵在牛犊身上做了试验。Abi。Ined公司的总裁大卫·莱德曼宣称,对人体…  相似文献   

11.
奇云 《世界科学》2001,(3):20-21
就在我们不断攻克现有的疾病时 ,在新世纪时刻陪伴我们的一颗颗新“定时炸弹”已经悄然准备就绪 ,它们就是天然或者人造的新型病原微生物。今天 ,新病毒正走出大自然“发现”人类。在医院和丛林诊所里 ,异常强大的变异细菌不断出现 ,人类根本来不及找出对付它们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将用激光点燃一个人造太阳,它就是“美国国家点火装置”,俗称“美国人造太阳”。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不仅造成温室效应,而且还有枯竭之忧。从长远来看,核聚变能将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形式,被科学家称为“能源危机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13.
数学大师伯努瓦·曼德尔布罗特(Benoit Mandelbrot,下图)在他的拓荒之作《大自然的分形几何》中写道:“云朵不是球形的,山峦不是锥形的,海岸线不是圆形的,树皮不是光滑的,闪电也不是一条直线。”他认为,这些天然以及人造产物的形状是很“粗糙的”,并根据这些不规则的形状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并将其称为“分形几何”——与我们在学校中所了解的欧几里得几何大相径庭。在以下的访谈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这位分形几何之父为什么蔑视规则,以及为什么在名声鹊起之时放弃了对分形的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4.
能源危机促使人类大胆地寻找替代能源。美国科学家希望利用模拟太阳中心核聚变发能原理,打造出微型“人造太阳”,为将来探索新能源带来希望。美国“人造太阳”于2009年春季首次点火。参与此次科研工作的主要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数学大师伯努瓦·曼德尔布罗特(Benoit Mandelbrot,下图)在他的拓荒之作《大自然的分形几何》中写道:“云朵不是球形的,山峦不是锥形的,海岸线不是圆形的,树皮不是光滑的,闪电也不是一条直线。”他认为,这些天然以及人造产物的形状是很“粗糙的”,并根据这些不规则的形状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并将其称为“分形几何”——与我们在学校中所了解的欧几里得几何大相径庭。在以下的访谈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这位分形几何之父为什么蔑视规则,以及为什么在名声鹊起之时放弃了对分形的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晓阳 《科学之友》2005,(1):18-19
核聚变反应堆近年来成为国际热门话题,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造小太阳”,有专家称“人造小太阳将成为能源革命的终结者”。由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俄罗斯和中国等6方参加的“国际实验热核反应堆”合作计划最近进入选址阶段。然而,对于核聚变反应堆实验站建造在法国还是在日本引起了争执,欧盟与日本在维也纳举行为期两天的谈判无果而终,分歧加剧。以前人们对核反应都比较反感,因为大家都知道核反应会产生辐射污染。为什么这次他们要抢着在自己的国土上建造国际性核项目呢?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里,都有一个制造世间万物的造物主。现代科学证明,世间的生物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等向高等进化而来的,因此神造万物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生命究竟可不可以制造出来呢?随着基闲科学的逐步发展,一些生物学家也企图成为造物主,开始在实验室里制造生命。近年来,人造细胞和人造细菌都获得成功,基因科学狂人文特尔甚至开始为自己的“造物术”申请专利。  相似文献   

18.
则鸣 《世界科学》2013,(11):F0003-F0003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自1997年被称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启动以来,首次实现“产能超出消耗”的核聚变反应,即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超过引发核聚变所需的燃料,这让科学家距离实现自持裂变的梦想更近一步。自持裂变可以产生无限多的能量,  相似文献   

19.
动态点击     
“新地平线号”结束休眠
  作为第一台目标直指冥王星的人造物体,来自美国宇航局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终于在去年12月6日结束了长达8年的休眠,出发前往目的地。目前,它正在飞往冥王星的途中,距离地球大约48亿千米,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抵达冥王星。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第七个新年时,从我国大西南红色盆地四川省会成都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我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创下了5500万℃的高温纪录!5500万℃,这个高温距在地球上建“人造太阳”需1亿℃以上高温的目标值又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