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介绍伺服电机的钳位电路。通过该电路可对在利用脉宽调制直流脉冲控制伺服电机的过程中产生的截止电压进行限定。 众所周知,过压是因电感负载断开时释放能量所致。在直流电路中,利用与电感负载并联且在非通导方向受直流电压激励的续流二级管可限定过电压。然而,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有关电容上的电压或电感中的电流出现突变现象的这类复杂电路的初始值的确定问题,并给出了一般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非自治铁磁谐振电路过电压脉冲时滞同步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铁磁谐振事故产生的过电压会对电力设备产生危害的问题,从对一典型铁磁谐振电路的非线性特性分析入手,并考虑铁磁谐振过电压从检测到加入抑制措施会产生一定的时滞,提出了一种考虑时滞因素的脉冲同步铁磁谐振抑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以使得发生谐振的电路系统与正常工作系统实现同步,从而抑制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幅值,降低系统风险。利用Simulink软件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时滞因素加入脉冲控制,系统达到同步状态所需时间约为1.5s,加入时滞后脉冲同步所需时间约为1.0s,同步所需时间能够缩短33%;通过和未考虑时滞因素的常规脉冲同步方法进行对比及对电路中非线性电感两端电压的监测,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同步抑制。研究工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暂态伴随模型的时域分析方法求解动态电路.在进一步讨论电容和电感的暂态伴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耦合电感的暂态伴随模型.由于建立了该模型,不仅补充了动态元件的暂态伴随模型而且使含有耦合电感的动态电路可以用暂态伴随模型的时域分析法进行求解.同时,本文还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深入地讨论了正弦激励下的R-L一阶电路的暂态过程,分析了该电路在接通正弦交流电时,直接进入稳态响应的条件以及该电路产生过电压、过电流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二阶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阶电路进行换路时,一般情况下都要经历一个暂态过程,并且在暂态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过电压、过电流现象.用拉普拉斯变换对二阶电路的暂态过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任意二阶电路在换路后不经历暂态过程而直接进入稳态响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电阻电感型RLC串联电路主共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非线性电阻电感型RLC串联电路的非线性振动,应用拉格朗日一麦克斯韦方程建立受简谐激励的具有电阻和电感非线性RLC电路的数学模型.根据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得到系统满足主共振条件的一次近似解以及对应的定常解.对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系统参数对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极板面积,响应曲线的振幅和共振区变大;增大极板间距、电感非线性系数和电阻,响应曲线的振幅和共振区变小.非线性电感和电阻可以抑制电量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随极板间距增大而增大,随极板面积和电感线性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给出了串联谐振电路在外加正弦激励信号作用下,电路中的回路电流、电容电压和电感电压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谐振特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该文基于介观电路中电荷应是量子化的这一事实,应用正则量子化方法给出了介观耗散电容耦合电路的量子化方法和库仑阻塞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介观耗散电容耦合电路的库仑阻塞条件不仅与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有关,而且与耗散电阻有关;随着耗散电阻的增大,库仑阻塞现象更加明显.该文还讨论了介观电容耦合电路的量子涨落。  相似文献   

10.
一种计及损耗的变压器非线性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一种计及损耗的变压器模型,用线性电阻、电感的串联模拟漏阻抗,用非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感的并联模拟励磁支路,并提出建模算法,由变压器空载试验测得的电压、电流有效值和功率损耗,得到非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感分段线性化的瞬时值特性曲线.应用该变压器模型和另两种模型,分别对330kV系统中的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进行了仿真,对比计算表明,计及变压器铁损的非线性后,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有明显的降低,过电压的幅值由忽略铁损的723.099kV和用线性电阻模拟铁损的582.036kV,降低到铁损的非线性模型的396.519kV.该变压器模型有助于准确地对电力系统中涉及变压器饱和特性的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电工理论为基础,证明了电感线圈和电容并联的交流电路,电流曲线关于谐振角频率的非对称性,定量确定阻抗相等时上、下边带角频率之间的关系和计算公式,以及上、下限度频率与电路品质因数Q的关系,并通过产例验证了文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教科书关于“自然现象”和“自感电动势”、“互感现象”和“互感电动势”的定义存在着实质性的不一致,本文就此谈点看法,并且对“互感现象”提出一种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方法对电磁成形线圈电感进行计算并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解析法和2D有限元法计算线圈电感与实测值误差较大,且只能计算少量的轴对称线圈的电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基于增强型能量增量法原理的3D有限元法求解电感精度较高,可以较好地计算实际结构线圈的电感,对于异形线圈电感也可以方便建模求解,为线圈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将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实验,集于同一个电路中完成,给人一个通电、断电自感的完全实验,以避免对自感现象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感的储能特性,可以与电容组成谐振电路;利用电感通直流阻交流特性,可以作为限流电感器﹑整流电路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使用时必须对电感参数进行测量,电感的主要参数有电感量、允许偏差、品质因数、分布电容及额定电流等.其中最主要的参数是电感量L、品质因数Q、分布电容C.使用带AD转换的STC5410AD单片机结合DDS芯片AD9833产生谐振频率来测出电感量、品质因数、分布电容.测量电感的工具主要有电感量仪、Q表、微处理器电感测试装置等.  相似文献   

16.
模拟电容与电感及其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电容与模拟电感在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引入模拟电容与模拟电感模型,对两模型电路作了详细的时频分析和EWB(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仿真分析.以五阶Butterworth滤波器电路为例,通过对滤波器电路及其仿真电感替换电路的仿真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电感模型的电感特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感的储能特性,可以与电容组成谐振电路;利用电感通直流阻交流特性,可以作为限流电感器﹑整流电路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使用时必须对电感参数进行测量,电感的主要参数有电感量、允许偏差、品质因数、分布电容及额定电流等.其中最主要的参数是电感量L、品质因数Q、分布电容C.使用带AD转换的STC5410AD单片机结合DDS芯片AD9833产生谐振频率来测出电感量、品质因数、分布电容.测量电感的工具主要有电感量仪、Q表、微处理器电感测试装置等.  相似文献   

18.
回路电感作为电爆炸箔起爆系统(exploding foil initiation system简称EFIS)的重要参数,掌握其规律是将系统进一步上型化的基础,给出了电爆炸箔起爆回路的简化模型,提出了简化推导的3个假设条件,利用拉氏变换推导并验证了利用放电电流曲线确定电爆炸箔起爆系统初始电感的测算公式,利用Quantic的实验曲线验算了该公式结果表明测算公式是准确的,为EFIS进一步小型化提供了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直线感应电机气隙较大,并且次级一般是由整块的铝板和次级铁轭压制而成.由于此种次级没有类似于旋转感应电机的鼠笼导条和短路环,导致次级漏感远远小于初级漏感.传统的测量电机参数的空载和堵转试验假设初、次级漏感相等,在直线感应电机中难以实施,因此测量直线感应电机的参数难度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静止状态下直线感应电机的参数辨识方法,无须做空载和堵转试验,通过控制PWM逆变器就可以实现对直线感应电机的初级电阻R1、初级漏感L1、次级电阻R2、次级漏感L2和互感Lm的测量.在参数计算过程中引入了β参数,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并且分析了β参数对该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互感电路的谐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场论说已经研究了包含互感元件的串联谐振电路,得到了实现串联谐振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包含互感元件的并联谐振电路进行研究,得到实现并联谐振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