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结合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在不同口模温度及转速组合下,测量EVA(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塑料表观粘度.测量结果表明,转速对EVA发泡塑料表观粘度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程度,且温度与转速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表观粘度的影响程度较小.结合挤出的发泡制品的密度及表面质量,选取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基准,研究单因素对发泡塑料表观粘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EVA发泡塑料的表观粘度先减小后增加,最后再减小;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转速的增加,表观粘度减小.  相似文献   

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LY-2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流变性能,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对PET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ET熔体的表观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粘流活化能(ΔE)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温度下,PET熔体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降低,非牛顿指数小于1,PET熔体为假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3.
使用Fann50C型高温高压旋转粘度计,测定了各种类型及不同浓度粘土-水悬浮液的流变参数随温度的变化,指出钠蒙脱土-水悬浮液的流变性受高温影响最显著。屈服值、表观粘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剧增。影响方式主要为高温絮凝,土量越高时絮凝温度越低。对于含电解质的钠蒙脱土-水悬浮液,当电解质浓度较低时,升温促进其絮凝作用,造成高的表观粘度。当电解质浓度大到一定程度,升温主要促进其聚结作用,引起表观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聚偏氟乙烯(PVDF)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的接枝共聚物PVDF-g-PNIPAAm作为成膜材料,在纺制温敏PVDF-g-PNIPAAm中空纤维膜前,影响纺丝液流变性能的主要因素.重点研究了共聚物纺丝液的性质,固含量、溶剂和温度等因素对纺丝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VDF-g-PNIPAm纺丝液为假塑性流体,流变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随固含量的增加,纺丝液表观粘度显著增加;在相同温度下以NMP为溶剂时,表观粘度要高于以DMAc为溶剂;表观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高剪切速率下,纺丝液流动性能对温度的依赖性提高,纺丝受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在360℃-390℃温度范围内考察了剪切速率对聚全氟乙丙烯(大金NP 101)熔体表观粘度、剪切应力的影响;粘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剪切敏感性指数、非牛顿指数与温度的关系;并讨论了不出现熔体破裂的加工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FEP的表观粘度下降,符合剪切变稀的规律;同一剪切速率下,温度越高,FEP的表观粘度越低;FEP的粘流活化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逐渐降低;剪切敏感性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非牛顿指数总小于1,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FEP(大金NP 101)适于挤出成型的加工温度为380℃、临界剪切速率300s~(-1).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测试六种不同组成、不同比重的油包水乳化泥浆和两种基础油(2号柴油和Mentor 26矿物油)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流变参数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预测油包水乳化泥浆在高温高压下的表观粘度的数学模型。经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模型中温度常数A和压力常数B的绝对值,可直观地反映温度和压力对表观粘度的影响程度。该模型使用方便,并适于在生产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7.
猪肉糜在不同温度下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猪肉糜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特性,建立了猪肉糜的流变模型方程,并分析了猪肉糜表观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前绝大多数的油包水型乳状液粘度预测模型都把乳状液视为牛顿流体,而原油包水型乳状液特别是稠油包水型乳状液在中、高含水率时却经常表现出很强的非牛顿性。根据油包水乳状液表现出非牛顿性的机理,考虑了乳状液的非牛顿性与含水率的关系,提出了改进的PR模型,用于预测油包水型乳状液的表观粘度。此方法只需知道纯油的粘温关系、一组高含水率下的剪切率与表观粘度的关系及一个低含水率下的表观粘度值,即可预测各种温度、含水率和剪切率下油包水型乳状液的表观粘度(相对粘度)。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PR模型的预测结果更符合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测试六种不同组成、不同比重的油包水乳化泥浆两种基础油(2号柴油和Mentor26矿物油)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流变参数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预测油水乳化泥浆温高压下的表观粘度的数学模型。经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模型中温度常数A和压力常数B的绝对值,可直观地反映温度和压力对表观粘度的影响程度。该模型使用方便,并适于在生产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聚脲对聚酰胺预聚体进行改性,以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制得聚酰胺聚脲(PAPU)抗水剂,该产物完全溶于水,其表观粘度为800~1 500 mPa.s,pH为5~7,固含量为(66±1)%。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55×104。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产物表观粘度的影响。对聚合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实验室制备产物的固含量与表观粘度较市售产品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稳定温度分层流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度分层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准确模拟海洋环境中的稳定温度分层流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建立了描述温度分层流运动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采用改进型的k-ε湍流模型模拟分层流运动的流动与传热强耦合过程。运用有限体积法,使用滑移壁面、给定壁面温度函数与来流温度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温度分层模拟方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垂直方向上任意温度曲线的分层流温度场的稳定数值模拟。采用辐射加热灯加热水槽流体表面,形成了流体的温度分层。通过与分层流水槽模型试验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传热过程中对教平均温度差和算术平均温度差;逆流平均温度差和并流平均温度差;错、折流的平均温度差.并对前二者的大小关系给出了数学证明.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基于实际生产应用的涡流管模型,以空气为介质,模拟分析了不同进气温度和冷流率对涡流管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流率一定时,涡流管的冷端出口温度、热端出口温度、制冷温度效应及单位制冷量均随进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制冷效率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在相同进气温度下,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及制冷效率都随冷流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佳冷流率范围使得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制冷效率最大,但它们各自的最佳冷流率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14.
含水层水流在重力势-介质压缩作用下,水头随介质压密而增高,渗流速度随介质压密而减小。含水层水流在重力势-温度差-介质压缩作用下,当温度不足以改变流体的物理性质时,水头与温度分布有关,线性温度分布对水头无影响,而非线性温度分布使水头随温度升高而增高;当温度足以改变本的物理性质时,水头随温度升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15.
为计算火灾情况下复杂公路隧道中风流的温度与流量,分析了以质量流量为未知数、含交通风压的隧道风网稳态分风模型。基于隧道围岩与烟流的稳态换热得到隧道风温的计算式,并用平均风温计算各段隧道的热风压。给出了用网络解算与稳态换热迭代求解热风压的流程。针对此模型,编制了相应计算软件,并对50MW火灾下某平导半横向式通风隧道进行了计算,对隧道有效求援时间以及控风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热风压与隧道分配到的风量存在相互依赖关系,采用迭代求解提高了风量与热风压的计算精度;依据此模型开发的软件可以方便地对任意复杂隧道、在任意位置发生火灾时的通风系统进行计算,有助于隧道设计与运营管理中对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唐波  吴雪锋  赵洪山  李泽  肖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8):12031-12037
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常面临高温高压的挑战,钻井液在高温高压等复杂工况下,其性能会发生改变,研究钻井液在复杂工况下的流动摩阻变化规律,能为特深井钻井提速及井控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实际工况要求,建立了高温高压钻井液循环流动摩阻测试装置,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固相颗粒及含气率对钻井液流动摩阻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拟合并绘制温压摩阻系数图版,能更好阐述温压与钻井液流动摩阻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顺北区块钻井液流动摩阻随温度增大而减小,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摩阻系数图版能更准确体现摩阻系数与温压的定量关系,固体颗粒含量对流动摩阻影响不大,钻井液流动摩阻随着含气率增加而增大。该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复杂工况下钻井液流动摩阻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控制流体流动的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描述流体流动特性的本构方程作为基本方程组,对定壁面温度和定环境温度两种热边界条件下的含蜡原油圆管流动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进行了解析求解.分析与计算表明:所得解析解普遍适用于含蜡原油的各种流变行为.当屈服应力τ0不等于零时,在管中心存在着柱塞流,柱塞半径r0与τ0成正比;在柱塞内,速度与温度沿径向呈均匀分布;在柱塞外,速度与温度沿径向呈曲线分布.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流变参数对速度与温度分布的影响,为含蜡原油管输中压力损失和热力损失的准确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SST转捩模型求解了三维定常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对具有多个光滑内冷通道的试验叶片进行了气热耦合的数值计算,同时研究了蒸汽、空气冷却工质的流量大小和流向分配对叶片表面温度分布和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ST转捩湍流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叶栅内的传热特性;增加冷却工质的流量,叶片温度明显降低且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当冷却工质流量比从0.018 74提高到0.093 71时最大温差下降了约30 K,叶片表面的平均冷却效率最大可提升17%,叶片达到最大冷却效果的冷却流量比的最佳值为0.074 97;改变叶片的第2、第4通道的冷却工质流向,可以改善叶片中弦区域沿展向的温度梯度,第5通道采用双向进气的配置方案可以很好地降低叶片尾缘区域的温度梯度,从而改善叶片整体温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流量积算仪是用来接收流量传感器信号的二次仪表由于气体介质温度、压力的影响,在测量时需根据当时所测得的温度、压力值进行修正,以保证流量测量的准确性本文讨论温度压力补偿的硬件电路,特别着重分析用单片机进行非线性补偿的特点及查表法和折线法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区域流场对含水层采能区地温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对不同地下水天然流动情况下,含水层采能过程中及采能后地温场的演化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地下水流动较为显著的地区,地温场的变化幅度不仅受地下水天然流速的影响,还与井位布局方向密切相关。区域地下水的天然流速越大,系统停运期抽水井的温度恢复速度越快;对于相同地下水天然流速,地下水流向沿抽水井指向回灌井比垂直于抽灌井对之间连线方向的情况,抽水井温度变化幅度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