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1、泰州市及所辖市(区)全部通过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泰州市和泰兴、靖江、高港被国家科技部表彰为2011年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泰州市连续四次被表彰为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  相似文献   

2.
龙岩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聚类分析原理以及SPSS统计软件对闽西7个县(区、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类、比较和研究,更准确地为各县(区、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定位,为制订闽西总体和各县(区、市)经济发展战略、促进闽西各县(区、市)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与深度不断增加,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点。以新集二矿1煤层底板岩溶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对煤层底板岩溶突水进行脆弱性分区评价,根据统计分析计算出的分级阀值将研究区分为脆弱区(Ⅰ区)、较脆弱区(Ⅱ区)、过渡区(Ⅲ区)、较安全区(Ⅳ区)和相对安全区(Ⅴ区)等五个区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1煤底板的C_3~(1~4)灰、C_3~(4~13)灰和奥陶系岩溶突水区域自西向东,由相对安全区逐渐向脆弱区过渡,奥陶系岩溶突水脆弱性比太原组增大,且断层区域多为突水脆弱区。  相似文献   

4.
在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管理与污染控制研究过程中,水质特征的分析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淮北临涣采煤沉陷水域5个功能区(A、B、C、D、E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2014年丰水期、枯水期水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污染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重铬酸盐指数,水体具有富营养化风险;(2)不同功能区的综合水质评价结果显示,丰水期:E区(4.240 9)D区(4.130 9)C区(4.040 9)B区(3.940 9)A区(3.630 9),枯水期:E区(4.330 9)=D区(4.330 9)C区(4.020 9)B区(3.920 9)A区(3.620 9);(3)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源主要来自居民生活、工业、煤矿和农业生产,从丰水期到枯水期,污染源基本呈现从点源向非点源过渡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漓江近岸水域仔稚鱼群落结构特征,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漓江中游(桂林市至阳朔县段)干流及其支流近岸水域选取13处采样点,进行逐月采样.调查共采集仔稚鱼样本11886尾,经鉴定为18种,隶属于3目8科16属,其中1种鉴定为鲤科鱼类.根据种类组成差异,采用相似性矩阵(UPGMA)进行聚类将漓江中游分成4个不同区域:桃花江T1、T2和牛溪河N1、N2为1区,干流L1-L6为2区,相思江X1、X2为3区,L7为4区.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仔稚鱼相对丰度高峰集中在夏季,干流区域(2区)的相对丰度和物种数显著高于支流区域(1区和3区)(P0.05);春季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和均匀度指数J与其他3个季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春季、夏季和其他3个季节Shannon-Wiener指数H′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流区域(2区)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支流区域(1区和3区)(P0.05).  相似文献   

6.
东海北部表层沉积的孢粉、藻类分布规律、自西向东可分为五个孢粉组合区:1.松(Pinus)——栎(Quercus)——草本花粉组合区,2.松(Pinus)——栎(Quercus)孢粉组合区,3.柏(Cupressaceae)——松(Pinus)——禾本科(Gramineae)——刺球藻(Hystrichosphaera)孢粉组合区,4.蕨属(Pteridium)——松(Pinus)——刺球藻(Hystrichosphaera)孢粉组合区,5.栲(Castanopsis)——栎(Quercus)——松(Pinus)孢粉组合区。通过柱状剖面的孢粉、藻类研究,可分为A、B二层,B层为柏(Cupressaceae)——松(Pinus)——刺球藻(Hystrichosphaera)——禾本科(Gramineae)组合,反映冷凉干燥气候,为上更新世晚期沉积,当时海面大幅度下降,东诲大陆架大部分成陆。A层为栎(Quercus)——松(Pinus)孢粉组合,反映陆缘植被和目前相似,为全新世沉积。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人为热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数据和地表能量平衡方程,研究了2004—2020年城市人为热排放时空演变状况,结合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人为热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景观格局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2004—2014、2014—2020年的人为热排放变化分别以区域快速扩张、强度明显增强为主要特点;从空间上来看,广州市中心城区南部的人为热排放强度比北部的高. (2)人为热排放转移矩阵显示2004—2020年广州市中心城区人为热排放变化显著,低排放区面积占比的变化幅度最大(减少15.72%),其次是中排放区(增加14.51%),高排放区面积占比的变化幅度最小(增加0.28%). 由低排放区转为其他类型的比例高达97.36%,由其他类型转为中排放区的比例高达98.43%,构成了人为热排放变化的主要形式. (3)景观水平上,景观聚集度指数(CONTAG)上升,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修正Simpon均匀度指数(MSIEI)下降,中心城区的人为热排放景观异质性增强,破碎程度提高;不同等级区人为热排放的景观格局演变具有明显差异,其中,低强度排放景观格局(低排放区、低中排放区)趋于稳定性、规则化,高强度排放景观格局(中排放区、中高排放区、高排放区)趋于破碎化、不规则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可可西里地貌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对可可西里地区地貌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地貌区划进行研究。可可西里地区海拔分为中海拔、高海拔和极高海拔三级,其中高海拔地区占据69.38%的区域。研究区夷平面广泛发育,根据地势起伏度可划分为丘陵、平原和台地3种类型。除东部三江源地区外,研究区主体未受到青藏高原强烈隆升造成的河流溯源侵蚀影响,坡度类型以小于15的微斜坡、缓斜坡和斜坡为主,地势平坦。依据地貌形态特征定量分析、地貌类型组合和地貌成因的差异性原则,可可西里地区可划分为4个地貌区:羌塘高原地貌区(Ⅰ)、东昆仑山山地地貌区(Ⅱ)、三江源丘状山原地貌区(Ⅲ)和柴达木高原盆地区(Ⅳ)。其中,羌塘高原地貌区又可划分为可可西里高原地貌亚区(Ⅰ_1)和唐古拉山高山地貌亚区(Ⅰ_2),东昆仑山地地貌区可划分东昆仑南部极高山地貌亚区(Ⅱ_1)和东昆仑北部高山地貌亚区(Ⅱ_2)。地貌要素研究可以直观、量化地反映可可西里地区海拔、地势起伏度及坡度特征,地貌区划研究可以反映可可西里地区高原、山地、山原、盆地的地貌格局和水平分异,对研究地貌特征、地貌类型及开发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02月0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中国科协关于命名首批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决定》(科协发普字[2016]8号),全国共有435个县(市、区)被命名为首批"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其中广东省17个,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和潮阳区4个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以第三次人口普查为基础数据,以街道(公社)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改革开放初期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1982年合肥市社会区划分为6大类,即工人集中分布区、机关干部居住区、知识分子集中分布区、农业人口散居区、铁路水运工人分布区、城乡人口居住交错区;(2)高度同质的机关干部居住区集中分布在老城区,居于城市几何中心;工人集中分布区、知识分子集中分布区、铁路水运工人分布区集中在环城路和一环路之间,呈扇形分布;农业人口散居区、城乡人口居住交错区分布在一环路以外;(3)改革开放初期,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呈现出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单核+扇形"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用线性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发现东西部地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其GDP差距并不大,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其GDP差距逐渐加大,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1991—2000年的十年间,东部GDP增长速度都远高于西部地区;另一方面,自从2000年以后,从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以来,特别是2004、2005、2006这3 a间,西部地区无论是人均GDP或总量GDP增长速度都反超东部地区,显示出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带来的绩效和由此带来的西部腾飞契机;通过神经网络数学建模预测分析得出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正处于双S曲线模型的中部时期;因此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契机,缩小差距,充分利用后来居上的发展规律,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塞拉利昂中北部Makong地区位于西非克拉通-苏拉山绿岩带内,地处苏拉山绿岩带的中部,该区成矿条件有利,金矿资源丰富,砂金矿是该区主要矿床类型之一.对Kangari山绿岩带开展原生金矿勘查找矿工作,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找矿方向,也将会获得更大的找矿成果.在Makong地区以先期寻找砂金矿为切入点,最终以寻找岩金矿取得找矿突破,即实施砂金-岩金综合找矿,在该区是一条经济可行的勘查思路.  相似文献   

13.
The late Cenozoic uplift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djacent geomorphic evolution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Liupan Mountain, located at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has different landforms o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Recently, a pediment, which lies above the highest terrace of the Yellow River at the northeast edge of Longzhong Basin, has been described. The paleomagnetic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pediment had developed at least 1.8 MaBP and its age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of the peneplains near Lanzhou and Linxia, in the southwest of Longzhong Basi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ongzhong Basin lying to the west of Liupan Mountain had been subject to erosion and developed an extensive pediment; this pediment is named the Gansu Period Peneplain. It also indicates that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Liupan Mountain were uplifted strongly at that time, which caused not only the end of pediplanation but also Yellow River appearance and loess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14.
西昆仑山南侧沿北西向分布的变质复理石海相碎屑岩系,其时代主要属晚三叠世,是巴颜喀喇山群的西延部分。它的东段和西段岩石变质程度、构造样式和变形机制的不同,是同一构造带中不同构造层次构造的反映。东段属下部构造层次,西段属深部构造层次和深熔花岗岩。它们形成于晚三叠世昆仑地块南缘的陆缘盆地,印支期褶皱变质,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挤压、抬升和剥蚀,使东西两段出露了于不同深度构造层次形成的构造。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求得相对的平衡,共同富裕,因此中国西部必须紧迫地开发,但因西部的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只能实事求是地适度开发,领先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知识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6.
运用遥感数据和空间分析技术提取贺兰山高山林线,并结合DEM数据计算相关地形因子,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定量研究不同地形因子对高山林线分布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贺兰山高山林线上、下边界平均高度分别为3 106和3 022m,主山脊西侧山地高山林线上、下边界分布高度范围和平均高度比东侧略高.在山地两侧影响高山林线上边界高度的地形因子及其贡献率具有差异.南北朝向指数和地形指数对山地西侧高山林线上边界高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56.7%和43.3%;南北朝向指数、地形指数和坡度对东侧高山林线上边界高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50.9%、31.0%和18.1%.坡向是影响贺兰山高山林线分布高度的重要地形因素,而坡面凹凸程度和坡度对高山林线分布高度的影响与其他地形因素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北魏平城京畿行政区划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平城京畿区域范围,由于史志失载,需要进一步旁推侧考。北魏建都平城,置平城县令;在京城及其周围,因袭西晋封猗卢的代国,也就是前秦的代郡,仍名代郡,置代尹;以代郡及其周围地区为司州,或称京畿,置司隶校尉或司州刺史。考诸史传,北魏前期京畿的地理范围为:北阻阴山、东跨太行、南逾恒山、西沿黄河到达河套。太武以后,西、北、东南大面积回缩,定型为北邻六镇,东阻太行,南逾恒山(今原平以北),西傍黄河、朔州(治今托克托)。孝文帝太和十年重建司州时,新司州范围缩小至今大同市、朔州市及内蒙古集宁市南部地区。迁洛后,恒州领辖亦然。  相似文献   

18.
南亚高压与我国盛夏气候异常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多年逐候平均资料,分析得到盛夏南亚高压的两类平衡态-青藏高压和伊朗高压,它们又可各分为东西部型。讨论了两类平衡态及其东西部型时的温度和降水分布差异。发现:青藏高压时,高压中心及其东南地区地面气温偏高,高压西北及北面的气温明显偏低,高压东侧的东亚地区多雨.伊朗高压时,高压中心及其西北区气温偏高,高压东南区的气温偏低,在高原南侧的印度北部地区降水偏强。青藏高压东部型使长江下游及西北地区多雨,华北和华南等大片地区干旱少雨;西部型使中国西南至华北大片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区为多雨,西北地区则高温干旱。伊朗高压东部型使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多雨;西部型使中国江淮流域有 明显的多雨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川西深切河谷自然景观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与对比,初步确定了本区河谷负向垂直带的景观类型,并对“垂直带基带”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南部中条山区是我国重要铜矿产区之一,胡-篦型铜矿是中条山铜矿的一个重要类型。探讨了中条山区北东段胡-篦型铜矿重要的矿床点之一的徐茂公殿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地质构造特点,对中条山北东段该类型铜矿的寻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