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分子,参与调节昆虫嗅觉、视觉、机械感觉以及学习等行为.昆虫神经系统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与NADPH-黄递酶(NADPH-diaphorase,NADPH-d)是同一种酶,NADPH-d组织化学被广泛的应用于一氧化氮的标记.介绍了NADPH-d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此技术对昆虫神经系统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
趣谈蚂蚁     
据蚁学家估测,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里,全世界都有大约1亿亿个蚂蚁在活动。俗语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蚂蚁与麻雀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确也是“五脏俱全”,它们那轻捷的身躯之所以有着敏锐的反应能力,全凭着它们小巧的体型和健全的结构。在我们的周围,有着大小不等的15000种左右的蚂蚁,因此,我们也应对这些“友邻”有所了解。蚂蚁与蜂同属于膜翅目昆虫,虽都是社会性昆虫,但它们与等翅目的白蚁决然不同,切勿混淆。蚂蚁是由卵、幼虫、蛹逐步发育成成虫。有生殖力的雌虫(后蚁)和有翅能飞的雄蚁群舞配对交尾。一只雌蚁可与七八…  相似文献   

3.
昆虫嗅觉受体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可作为疾病的传播者,既为农作物的帮手,也被称为害虫,在全球的公共健康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嗅觉是行为感觉的一种重要信号输入来源,因此,深入理解嗅觉系统的分子基础是很有价值的。而昆虫的嗅觉受体的讨论和其它的有效作用靶标的讨论,为发展高选择性的昆虫驱避剂,破坏由嗅觉介导的昆虫疾病传播途径提供了技术平台。1999年在果蝇中首先确定的气味受体(DOR),为之后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揭示了嗅觉信号转导和处理是如何发生等问题。这篇综述主要概括了同源性较低的传统气味受体(OR),该类受体同源性较低;和在不同昆虫间较为保守的家族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在一些领域指出在不久将来在一些领域很可能实现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48-49
严格地说.昆虫并没有耳朵,昆虫的“耳朵”只是它们的听觉器官。昆虫的听觉器官构造与高等动物的耳朵不同。它由鼓膜或绒毛所构成。由鼓膜构成“耳朵”的有蝉、蟋蟀、金钟儿等;用绒毛来感觉声音的有雄蛾,毛虫类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提起动物的嗅觉,人们总是习惯地纷纷树起大拇指,惊叹其灵敏非凡。然而。它们的嗅觉真的那么灵敏吗?其实,“嗅觉”是一种较低级的感觉能力。它无法像“听觉”那样通过声波来远距离遥感。所以,“嗅觉”必须是某种气体与器官有所接触后才能感知到。不管是空气中的气味还是水中的血腥味,如果这种味道没有扩散开来到达某个嗅觉器官的话,那动物就是有再敏锐的嗅  相似文献   

6.
冬天,人们常常会冷得瑟瑟发抖,那么小小的昆虫也会像人那样冷得发抖吗?A:目前没有人真的看到过昆虫会因为很冷而发抖。昆虫是变温动物,身体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而改变,同时,昆虫的感觉神经系统虽然微小,但却十分精密复杂,当温度改变时,昆虫很快就会察觉到,而它们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来度过寒冬。如果按过冬虫态区分,昆虫主要以幼虫、蛹、成虫、卵4种形态过  相似文献   

7.
嗅觉对昆虫非常重要,多数昆虫通过嗅觉寻找食物、配偶、产卵场所以及逃避天敌。触角是昆虫主要的嗅觉感受器官,不同种类昆虫的触角呈现不同形状,如棉铃虫的触角为线状,蝴蝶的为锤状,家蝇的为具芒状,柞蚕雄蛾的触角为羽状。昆虫触角就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可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以感知来自不同方位的气味。感受化合物的是触角上的各种各样的感器,感器按形状大致可分为毛形、锥形、刺形、腔形、坛形、板形、耳形等。不同形状的感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毛形和锥形感器,是感受环境中的气味化合物的主要嗅觉感器。不同种昆虫的感器在类型和数量上也…  相似文献   

8.
 嗅觉作为重要的化学感官,对生命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嗅觉感觉的发生,说明了嗅觉在社会信息交流和媒介情绪中发挥独特作用,分析了嗅觉与其他感觉通道进行信息整合,构建了人脑对环境的生动表征。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揭示嗅觉与感觉信息整合更为完整深入的图景。  相似文献   

9.
闻来闻去     
<正>1人类的嗅觉敏感性很高,可辨别2000~4000种不同气味。但动物就更厉害啦,比如狗可嗅出200万种不同浓度的气味。2气味是溶解在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它浓度很低,被吸入鼻腔中刺激嗅觉细胞,并在大脑中产生使人愉快或使人不快的感觉。使人愉快的是香味,使人不快的是臭味。但每人的大脑中部自带"独特的评分表",有些气味你不喜欢,但别人却觉得蛮好。3抠鼻子不会影响嗅觉,因为人的嗅觉感受器在鼻腔上方的鼻黏膜上,你的手指是挖不到那么远的。4昆虫没有鼻子,但它们的触角上有嗅毛。5鸟鼻子就是喙上的两个小孔,你看到了吗?鸟类的嗅觉也很灵敏,它们有像狗一样通过气味来洞察天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相互作用,现代艺术中的感官互动无论作为心理学或语言学,都是一种感觉引起、诱发其它感官进行的系统反应,是一种“感觉挪移”.注重感官成为现代艺术与生活中重要的形式法则,它是一种设计思维、一项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1.
二、食品的味1.味觉(Sense of laste)在人的感觉中,味觉和嗅觉是由化学物质所引起的,故被称为化学感觉(chemicalsenses)。物质的化学构造与味和香气之间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味是由分布在舌和上腭上的味蕾来感受的。味蕾由十多个味细胞组成;在味细胞的前端有味觉感受器。在味觉现象中包含着复杂的过程:味觉刺激是味物质被这些味觉感受器的表面吸附而引起的,生成的刺激讯息变为神经冲动讯息,然后传达至脑。在味道中,甜味、酸味、咸味和苦味是四种基本的味道。在日本除此而外,加“鲜”味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相互作用,现代艺术中的感官互动无论作为心理学或语言学,都是一种感觉引起、诱发其它感官进行的系统反应,是一种“感觉挪移”。注重感官成为现代艺术与生活中重要的形式法则,它是一种设计思维、一项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3.
张同斌  刘深泉 《河南科学》2009,27(3):271-274
利用描述抑制结构的WLC模型,数值分析嗅觉神经系统各个神经元的电位发放,得到嗅觉神经系统中球周细胞层、嗅球、僧帽细胞层、颗粒细胞层、前嗅核和前梨状皮层内各个神经元的电位发放,模拟了Freeman嗅觉系统各K系列模型的电位发放模式,数值说明僧帽细胞具有丰富的发放形式,神经元之间的具有两种信号传递模式,数值结果和嗅觉实验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昆虫有“耳朵”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昆虫的眼睛》一文刊出后,有读者问及昆虫的听觉。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昆虫有“耳朵”吗?答曰:有,但不都有。通常来说,能发声会鸣唱的昆虫,大多数具有听觉;但不发声的鳞翅目幼虫闻声后也会停止活动并收缩躯体,因为它们体表的感觉毛能对每秒钟振动32~1024次的音波发生反应。所以要了解昆虫的听力,得先从昆虫的听觉器谈起。一般地说,昆虫的发声主要是生存繁衍的需要,或为吸引异性,或为恫吓敌手和报警。因昆虫种类不同,其听觉器官也各不相同,生长的位置也不同。 1.鼓膜听器这类听器是由薄膜状表皮形成,鼓膜是这种听器表面接受声  相似文献   

15.
法布尔对昆虫太喜爱了,他简直和昆虫融为一体。他一生穷困,把自己的家园变成了昆虫实验地。他说,“胡蜂和长脚胡蜂,是与我共餐的常客”,而他自己出门却要小心,以免碰到或踩到各种昆虫。 诚如他自己所说的,“昆虫学领域应该保有少许天真。做实际工作的人,视天真为某种精神失常症。”他的一生都保持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对昆虫的“天真”的爱,最后竟用40年的积蓄换了一块荒地养虫,并“想从此与虫子为伍在里面 生活”。所以,当法 布尔因受到不公正 的评价而这样高呼时,读者要 替他落泪的:“你们过来,不管 是挂蜇针的还是披鞘翅的,你 们都来,来为我辩护,来为我 作证。”他把昆虫作为自己的 同类。  相似文献   

16.
演奏的本质是条件反射.它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紧张现象,使演奏动作僵硬,不协调.心理学认为:“这种紧张现象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之间斗争的表现.”我们的演奏器官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种种演奏技能动作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大脑皮层的许多部位在刺激作用下能引起人体发生某种感觉或运动.在刺激的时候,发生反映的神经细胞处于工作状态,其余则处于安态静状,生理学上称前者为兴奋,后者为抑制,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7.
宋俊俊 《大自然》2021,(2):14-19
介形虫从约4.8亿年前的海洋中来,历经灾难而不断.它生命力极强,遇水而生,如今遍布全球的江河湖海之中;它个体微小,肉眼难见,却“五脏俱全”;它不仅是研究生物演化的重要物种和重建古环境、古地理的有效载体,也在寻找油气矿藏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8.
嗅觉系统神经网络模型字符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eeman在大量神经生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生物嗅觉系统的非线性神经网络模型,即K系列模型.其中,KⅢ模型是一种混沌神经网络,它的模式识别机制与以往的人工神经网络完全不同,更接近实际生物神经系统的工作模式.研究通过对26个英文字符的学习、识别研究得出,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神经网络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学习5~6次就能有很好的识别能力,在10次达到最优学习效果,并与真实神经系统学习过程中的倒“U”曲线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界对嗅觉的生理学原理较为关注,相比之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香水行业寻求掌握香料的配方技术,以生产出可测量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所有感觉中,嗅觉是最普遍的,无论是空中、水中、陆上还是地下的动物,哪怕是细菌,都有检测气味的感觉系统。尽管人类的嗅觉比起其他动物(如猫、狗)弱了很多,但却与情感生活紧密相关:篝火、衣服和皮肤的香气令人陶醉,已失去的人留下的久未散去的味道又会带来悲伤,香水、红酒或者一道菜会激发欲望和愉悦感,烟、瓦斯、  相似文献   

20.
序言     
地球上90%以上的昆虫均取食植物或栖身于植丛。昆虫与植物,昆虫群落与植物群落之间存在着湮远紧密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认为,昆虫群落实际是植物群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根据植物群落类型来确定昆虫群落的时空范围和类型。现代生态学认为:地球上的“顶极植物群落”(Climax)是在一定的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下根据自然演化规律而发育起来的植物群落的最高级阶段。同处于演替过程中的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