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天津市为例研究我国北方高强度开发的水资源供需问题。分析天津市近几十年的水资源供用现状,结合区域发展规划预测其2020年水资源需求量和供应量,并对其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近年年均水资源量为16.90亿m3,水资源供需一直存在较大矛盾;2020年水资源需求量为52.53~54.90亿m3,供应量为48.04~50.54亿m3。在平水年(50%,保证率),水资源供需平衡为-1.99亿m3,少量缺水;在偏枯水年(75%,保证率),水资源供需平衡为-6.86亿m3,会出现水资源短缺情况,若遇特枯水年缺水则非常严峻。针对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天津市需要采取各项措施开源节流,保证水资源供应。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油气储层异常体及其边界处的突变特征提出了油气储层边界尖点突变技术.这种技术是将地震时间序列x(t)化为突变论中的尖点突变模型的标准形式v(x),进而可得出平衡曲面方程和分叉集方程,在此基础上,可求得突变参数,用以有效而准确地确定油气储层异常体的空间分布范围及其边界.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变形性能以及对其有影响的参数,利用突变理论的特性和优点,对长期荷载作用下FRP约束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轴压比与其徐变终值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建立了一个考虑徐变终值(S)、轴压比(N)和构件性质(R)的尖点突变模型,通过已有试验数据确定参数α,β,γ的值以及轴压比系数k.根据现有试验数据计算所得的F值与理论值比较接近.计算结果表明以尖点突变模型拟合S-N-R之间的关系与实际吻合良好,证明了此尖点突变模型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从稳定性角度出发,分析黄土湿陷的多种湿陷机理.对已建立的湿陷性黄土结构失稳突变模型给出一个完整的尖点突变模型的计算过程.利用突变理论揭示湿陷性黄土发生湿陷的变形机制和规律.通过尖点突变模型的计算推导得出:当应力满足突变模型分叉点集方程时,其相对应孔隙的微结构将发生失稳坍塌.此外,由于突变模型的控制变量随着k(含水量ω的函数)值的增大而减小,说明土体浸水湿化是土体发生湿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突变理论的拱坝整体安全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尖点突变理论引入拱坝地基系统整体安全度分析中,建立拱坝地基系统的尖点突变模型失稳判据。将系统稳定状态归结为一个可定量计算的判别式,实现拱坝整体安全度的量化分析。结合某碾压混凝土拱坝数值仿真分析模型,通过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坝体位移场,基于典型点位移尖点突变模型失稳判据得到该拱坝的整体安全度为3.5,且评判结果与塑性屈服区贯通准则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文章应用实际工程的监测数据,采用突变理论建立了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模型,以基坑水平变形为例,综合考虑深基坑土体的流变特性,建立了基于时效影响因子的深基坑工程尖点突变评价模型,并运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基坑水平变形进行预测预报,通过两种模型的结合,克服了采用常设置监测评价时参数选择困难,可以优化评价基坑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定量研究微波加热发生的热失控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突变理论尖点模型的微波加热过程的热失控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微波加热的能量势函数推导出热失控发生的理论判据.在微波加热热失控尖点模型构建过程中,引入微波加热能量作为势函数,从而用尖点突变模型对热失控现象进行描述,进一步得到判断热失控的充要判据及临界温度表达式.其次,在采...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Dangerous Chemical Road Transport System,DCRTS)风险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主观权重的影响,本文基于突变理论,研究并建立了道路"人-物"的尖点突变模型;结合危化品运输的特殊性,构建DCRTS突变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突变级数评价法获取系统不同时刻的突变值,并进行逐级计算,得到系统总突变隶属函数值.研究表明,基于突变理论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评价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滑塌式危岩地质力学模型,应用尖点突变理论综合考虑了影响危岩体稳定性的内外因素,并建立了尖点突变力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推导出危岩失稳崩塌的力学判据.经万州太白岩W12危岩体计算分析,比较了传统刚性极限平衡法的不足,验证了应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各种复杂影响因素的危岩时,可得到比刚性极限平衡法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静力荷载试验曲线的特点,定性地分析了利用尖点突变模型表达荷载-沉降曲线的可行性. 通过坐标变换导出平板荷载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方程在沉降量、施加荷载及承载力因子三维空间中的表达式. 根据土的破坏条件,确定出相应参数并建立其尖点突变模型. 利用该突变模型对已有的试验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突变理论的图像边缘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它为人们描述或识别目标以及解释图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特征参数.利用突变理论研究图像的突变特性,利用突变模型描述系统状态变化的规律,通过尖点突变理论建立边缘模型,来实现有效的图像边缘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边缘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到连续的图像边缘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尖点突变理论应用于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中,建立了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的尖点突变模型,提出了根据尖点突变理论进行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的4类判定方法,对判定方法的2种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将4类判定方法与文献中的判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判定思路Ⅳ可用于工况1情况下极限承载力的进一步判定.经静载荷试验数据验证,对基桩刺入破坏、屈曲破坏的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建立的尖点突变模型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由判定思路Ⅱ在工况2的情况下,进行基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估计.  相似文献   

13.
突变理论是一种能够处理非线形、不连续且无需考虑内部机理的全新思想方法,特别适用于系统复杂、初始条件不确定的采矿工程.较为详细的阐述了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初等突变模型;推导了尖点突变模型相关公式,及其在煤矿底板突水预测和深部巷道围岩失稳突变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小波分析和突变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裂缝转异诊断模型。结合工程实例,首先利用小波分析方法提取裂缝的时效塞形,在此基础上建立裂缝的灰色尖点突变模型,对裂缝的稳定性进行诊断,为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第三系盆地为例 ,详细论述了沉积盆地构造、沉积的复杂多变性及成藏的特殊性。沉积盆地的复杂多变性使沉积盆地具有剖分性、平衡特征的复杂多变性以及不连续的突变性等特征 ,这些特征与尖点突变特征相似或相近 ,建立起与尖点突变模型的关系 ,并利用反映沉积盆地多种突变特征的地震反射序列来检测其是否突变和突变程度 ,从而 ,可获得沉积盆地结构和地层介质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油气分布。良好的应用效果表明 ,尖点突变模型为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的新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16.
应用突变理论研究弹性两铰拱的静力屈曲,分析中考虑了拱的挠度变化和轴向压缩变形的影响,得到了拱面内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和临界条件,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突变理论的交通抢险队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章克凌 《科技信息》2011,(17):77-78
通过分析交通抢险队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参照应急管理的三阶段模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燕尾突变模型和蝴蝶突变模型,提出了交通抢险队应急能力评价的突变评价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并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比较,验证了这种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底板突水的突变理论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矿层底板失稳破坏发生突水的机制,根据底板突水的尖点突变特征、采用力学平衡和能量平衡方法和应用突变理论建立了矿层底板突水的突变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应用尖点突变原理分析了承压水底板关键层失稳突水的力学机制。当满足关键层失稳的充要力学条件时,承压水底板有可能发生失稳突水。通过工程实例,用数值模拟证明了该理论分析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为底板突水预测研究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为理论的方法对吸收光学双稳态的状态方程进行分岔分析,经过推导得到尖点突变的形式,并导出了尖点突变的分岔集。  相似文献   

20.
金属疲劳断裂过程中的尖点突变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疲劳断裂过程中存在着突变现象的观点,对系统(由疲劳试样和疲劳试验机所组成)在疲劳断裂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作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疲劳断裂过程中尖点突变的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疲劳断裂过程中突变发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