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相义 《科技信息》2011,(8):I0306-I0306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教师要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本质挖掘出来,揭示出来,通过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爱好数学、认识数学美的兴趣。揭示数学美的内涵,提高数学审美想象力,追求数学美的本质,掌握数学美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人类大宇宙哲学观念与美的根源和本质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宇宙哲学观念是以思考未来人类的终极存在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以客体实践本体论和主体实践本体论辩证互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由地球人转变为大宇宙人而形成的哲学思想.人类目前主要还局限于地球表面的人化方面,人化的范围和程度对苍茫的宇宙来说,还是十分微不足道的.直接或间接把自然力演变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把人类体力和智力的有限性转交为体力和智力的无限无穷性,把人的本质力量对泉化逐步扩展到宇宙其他星系,实现人类与宇宙同在的终极性使命.实践派或后实践派美学主要解说了马克思主体实践本体论思想,对美的根源和本质的思考具有不完备性.美的根源和本质就是客体自然力量和人的本质力量相互契合的自由超越性创造本原.  相似文献   

3.
回顾书法美学研究的历史,可见书法美学研究经历了从模仿论、反映论到纯形式主义倾向的历程,把书法视为纯形式的艺术使书法作品陷入"不可知"的困境,造成书法美学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桎梏。对此,书法美学研究应该重新审视书法中"生命精神",从生命本体论、美感生成论、艺术表现论、审美境界论四个方面建构书法美学体系,突出书法美学生命精神的本质规定性,以引导和规范现代和后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面对中国当代主流美学的嘈杂话语和美学品性的失落,《澄明美学》站在非主流的立场上,寻找纯粹美的光辉并进行其本体论的证明。它从人类精神结构要素的辨析入手维护了美作为一种生命本质力量的独立地位,批判了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后现代身体自由为美的反审美倾向;并以对《巴黎手稿》两种生产尺度的全新阐释,揭示了审美建造方式作为人的自由尺度本质上是"曲己成物"的澄明万物、澄明自身的方式,由此也区分了诗性智慧与理性思维的本体论差异,昌明了中国美学真正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赵宗俊 《科技信息》2013,(11):212-212,246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生命现象,而体育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作用并产生与体育实践是借助美学来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强有力杠杠和对这一特殊生命现象所进行的一种新的哲学解释,这种解释就是把体育的美放在了人的本质属性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意境中思考。本文结合体育运动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理论,从体育的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属性上阐述体育运动美的本质及其特性,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和美学在体育运动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使体育运动更好的展示美、创造美。对后现代美学来说,体育美学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因此我们需要透过体育现象和本质对此来进行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杜秀玲 《科技信息》2007,(32):194-194,142
本文肯定了马克思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这一定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了美的客观性、社会性及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等与美的本质这一概念息息相关的问题。从而论证了马克思对美的本质概括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潇洒美     
潇洒作为一种美学形态,迄今未曾被探讨过.研究了潇洒一词的起源、潇洒美的美学特征、本质、表现形态及其魅力根源.  相似文献   

8.
从熵理论出发分析了资源问题的本质,指出传统观念中一直把资源问题与以"能量"为核心概念的能源问题混同起来,最新研究表明,应以熵概念作为描述资源问题的核心概念.这种概念上的错位使人们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讨论从一开始就在指导思想上误入歧途.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在于根据熵概念对资源问题本质的揭示更新概念,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本体论上把社会主义本质分为历史本质和价值本质,与之相适应,从认识上对把对社会主义的评价分为历史评价和价值评价,同时揭示了社会主义二重本质及评价之间的逻辑同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还原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一理论视点对在改革开放和 理论和实践中既警惕右,特别是防止“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没有专门的美学著述,但是在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尤其是在他的哲学和文化艺术的著述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加以概述。 一、美的本质和美的创造 美的本质是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它是对美的哲学概括,即回答美存在于客观的物质世界,还是存在于主观的精神世界的问题。古往今来,中外哲学家和美学家们,以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