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是广西区科委下达,广西科学院主持承担的重要软科学研究项目。本报告(提要)说明了任务的由来及课题组的组织形式、工作区域,简要地介绍了石山课题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概况及战略地位,提出了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改善生态环境,注入时代意识,重视庭园经济,发展商品生产,疏导流通渠道,达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石山地区主要人均国民经济指标达到1985-1986年全国的平均水平,解决温饱问题,初步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以及以"增强‘造血’功能"为核心的战略方针,"协调发展的点线浸润式"的开发模式;把石山地区划分为四个各具特点的经济类型区,按"重点分阶段转移,资金分层次投入"的原则确定了战略重点,拟定了十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石山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注入时代意识,重视庭园经济,发展商品生产,疏导流通渠道,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指导思想,提出了到下世纪初,石山地区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达到1985年全国平均水平,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战略目标。讨论了石山地区治理与开发的战略方针、重点、步骤、措施,开发模式及优先开发的经济区域,提出了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技术政策及兴办山区经济开发试验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广西科学院学报》1989,(Z1)
序号编号.内容11一01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 战略研究总报告21一02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 总体设计的动态仿真研究31一03广西石山地区工业发展战略研究41一04广西石山地区工业开发战略研究51一05对广西石灰岩地区绿化的设想 一广西石灰岩石山地区造林绿化改造 和利用问题的商榷61一。6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 靖西县试点实施方案71一07立足本区资源发展食用菌 繁荣石山地区经济81一08广西石山地区粽合治理与开发 战略研究报告摘要集91一09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 研究数学模型集101一10广西石山通讯集(、1一50期)nl一… 相似文献
4.
广西石山地区岩溶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全区岩溶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资源—产业型、产业—外向贸易型三种经济发展模式,并就石山的环境治理、发展粮食基地、开发水资源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是广西区科委下达,广西科学院主持承担的重要软科学研究项目。本报告(提要)说明了任务的由来及课题组的组织形式、工作区域,简要地介绍了石山课题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概况及战略地位,提出了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改善生态环境,注入时代意识,重视庭园经济,发展商品生产,疏导流通渠道,达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石山地区主要人均国民经济指标达到1985—1986年全国的平均水平,解决温饱问题,初步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以及以“增强‘造血’功能”为核心的战略方针,“协调发展的点线浸润式”的开发模式;把石山地区划分为四个各具特点的经济类型区,按“重点分阶段转移,资金分层次投入”的原则确定了战略重点,拟定了十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广西岩溶地区经济动物、昆虫和大型真菌等生物资源的实地考察和访问,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了广西岩溶地区生物资源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的一整套战略方案和发展模式,提交了综合性研究报告4篇;专题报告6篇;典型材料11篇以及生物资源主要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3项,以上科研成果对今后大西南岩溶地区发展商品经济、脱贫致富和振兴整个广西经济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山地区综合治理的根本在于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同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的协调发展,本文论述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途径。着重研究解决石山绿化、农村用水和农村燃料等问题,达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并根据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原理,对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和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西石山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与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石山地区泛称桂林至凭祥铁路沿线以西地区。其优势矿产有锰、锡、锑、铝土矿、黄金、非金属石灰岩、膨润土等,探明储量均居国内前五位。丰富的水利资源也居重要的地位。目前已发现87种矿产,其中探明储量达68种,矿产地分布数百处,大中型矿床达几十处,具有既分散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有色金属矿产中共生和伴生有用组份达三种以上,多者达11种,综合利用价值高;非金属化工矿产,建材等质量好,分布广埋藏浅;煤和铁分布广,但缺焦煤和商品位铁矿。根据矿产优势度经济优势为目标,进行多目标决策(AHP)层次分析结果,择优序列为锰→锡→锑矿→铝土矿→黄金→重稀土矿→水泥用石灰岩→铅锌矿→银矿→石油→硫铁矿→膨润土等。根据矿产资源、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政治要求、决策者意志、运输条件及运费,地理位置等诸子系统组合,开发石山地区矿产资源的战略应以“点—轴渐进扩散型”模式,即以柳州至河池,南宁至百色两大纵向轴为主,横向轴为辅,由东向西动态地向前推进。以湘桂—黔桂—南昆(正在修建)三条铁路为轴构成“∏”形结构,将17个矿业群连结成点面结合的开发矿业网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经济、生态、社会与民族发展的诸方面,剖析了石山地区贫困落后的原因在于历史,自然、人为三大因素,这些已渗入社会各领域,影响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导致自我发展和经济开发的启动力不足,使其经济、社会、生态陷入三重恶性循环中。同时也揭示了石山地区三十多年来仍这样贫困落后,还在于自然资源的优势抵不住社会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的劣势的困扰,指出:要全面铲除贫困落后的根源,必须对石山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本文还分析了石山地区在广西、西南和全国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从加深党和老区人民的鱼水之情,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振兴广西经济的战略高度上,论述了综合治理石山地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1.
广西石山地区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业基础薄弱和生态环境恶劣是制约石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此,石山地区大农业发展战略是:治本抓基础,走生态农业和开发性农业的道路,发展资源转换型经济,达到不断提高粮食自给率、发展商品经济、尽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以种养为主的庭院经济为突破口,以林业为重点。采取:1.依靠科学技术;2.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3.建立以乡为地域单位,以户为生产和经营管理单位的农业生产商品基地,形成产业;4.稳定耕地和粮作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主攻单产,提高总产;5.重视旱地农业,使旱地农业生产特别是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有一个突破性发展;6.树立长期奋斗思想,进行持久的封山育林,把石山绿化起来;7.调整畜牧业结构,增加草食性牲畜和家禽的比重等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石山地区是一个贫困落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矿产资源、生物种质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的矛盾统一体,如何通过对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彻底改变石山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治理与开发的关系,调整产业结构与综合开发的关系,石山地区资源开发重点、资源开发与新的产业群落的关系,以及对培养人才的预测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广西石山地区综合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王晖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19(2):86-89
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广西旅游商品开发的根系所在.在旅游商品开发的过程中,广西要围绕民族性、地方性,重视旅游商品的原真性,突出其独特性,加强原产地产品保护,并在包装设计上尽量本土化.同时,利用集市为旅游消费者营造极富民族特色的购物环境,从而使广西旅游商品的开发"根"基稳固,提高广西旅游业的总体收入. 相似文献
18.
广西石山地区自然资源及环境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石山地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为云贵高原斜坡与广西盆地的连结地带,地域连片宽广,是广西土地、气候、水能、矿产、生物和旅游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在诸多的资源中尤以生物种质资源丰富,且在西南地区也占一定优势;矿产和水能资源蕴藏量之多,开发条件之好,在广西在西南甚至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然而,岩溶环境系统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所具有的地表、地下双层结构的特性,形成了石山地区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主要表征为:水土分离、土壤薄瘠、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普遍等,由此造成石山地区资源富足、经济贫困的现状。要摆脱贫困,只有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广西石山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造成贫困的客观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主观原因是长期没有摸索到石山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路子。为使石山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繁荣,我们提出了8条战略措施:①重建适应石山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构。这种所有制结构应该是多元化;②重大资源开发可采取联合股份制开发模式;③帮助那些生产和生存条件都十分恶劣的地区的群众向外界转移,开辟新的发展空间;④扶贫工作企业化。通过以扶贫为使命创办和扶持的各种经济实体,开发自然资源,兴办各种企业。⑤建设产业经济群落。每开发一项资源,都要发展成为适应山区经济建设要求的产业经济群落。⑥改革不适应石山地区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⑦经济和社会必须协调发展。配合山区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要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⑧开辟民族经济开发试验区,实施各项改革的超前试验。 相似文献
20.
苏明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9(3):323-327
分析讨论了四川省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渐趋恶化的原因,并从合理利用土地,严格控制人口,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强化技术改造等诸方面论述了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