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如何促进我国太阳电池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带来的能源-资源-环境三难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年接受太阳辐射总量平均值为5.85×106kJ/m2,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及云南、广东和福建南部等地.太阳能利用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太阳能发电.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选择.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预示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也是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地处我国华北东部的黄河入海口,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资源最富集和人均土地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主体东营市是一座新兴的石油工业城市,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战场.这里有广袤的土地资源和辽阔的海洋资源,有储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还有潜在能量巨大的海洋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适宜温带农作物生长的气候资源等.但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短,土壤盐碱含量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不管是已取得的成就,还是未来开发建设需要,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1,(9):16-16,18
生物质能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化是一种生物质能转化技术.随着我国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能源需要与环境问题非常突出.我国具有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每年农业、林业加工剩余物达8亿吨.研究开发具有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情的农林剩余物制备生物燃气关键技术及示范装置,将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的燃气,用于集中供气、燃气供热、燃气发电等,对于缓解化石资源短缺,有效减排CO2和有害气体,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省市区,拥有土地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的56%,人口2.8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3%.这里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但是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以天然气为例,全国4个国家级的大气田(新疆塔里木、青海柴达木、陕甘宁、川渝)均在此地区.因此,积极利用这一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步骤.这一点,从中央提出的"西气东输"的战略任务中已得到充分肯定.与此同时,西部地区还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以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3,(13):24-25
生物质是环境友好的重要能源资源之一,其高效利用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还可实现CO,零排放,是间接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源利用处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但是,我国每年用于直接燃烧供热的生物质折合21900万吨标准煤,此能源利用方式效率低,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对油气需求的增长,我国原油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盆地,资源潜力大,探明程度低,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的接替区.1997年,中石化西北分公司积长期科技攻关与勘探实践,在塔里木盆地北部阿克库勒隆起上针对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部署了一批钻井,均获高产油流,实现了我国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发现了大型油气田--塔河油田.但塔北海相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非均质性强,给后续的勘探开发带来了一系列堪称世界级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各类能源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如光伏发电、风电等,在近10年的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发展已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和能源生产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清洁能源是一项必然的选择.作为人类传统燃料的农作物秸秆,是来源于太阳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加之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CO2而成为碳元素的汇(Sink)而被称为清洁能源[1].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高品位的商品能源的比例增加,秸秆所占的比重正逐步下降.燃烧秸秆成为被替代的对象,田间地头或田间焚烧的秸秆量逐年增加,这种污染在收获季节集中排放,使得短时间内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  相似文献   

10.
人们通常把湖水含盐量大于海水平均含盐量3.5%的湖泊叫盐湖。盐湖中蕴藏着巨大的盐类矿物资源,如石盐、芒硝、钾、锂、硼等,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与科学意义的嗜盐藻及盐卤虫等特异生物资源。盐湖资源不仅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就西部地区开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新疆无论就其国土面积比重、资源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潜力和生态环境特征,还是考虑民族构成、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都决定其在西部大开发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疆大规模开发建设,迫切需要基础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24-25
我国的领海海域有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国内石油公司在我国近海海域进行长期的油气勘探,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性发展,尤其是在渤海海域探明了一系列亿吨级大油田,说明了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1课题简介 由于传统汽车的高速发展,石油能源资源紧缺和大气环境恶化的问题成了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挑战,并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和开发不使用化石燃料和节能的新型电动汽车技术,开发风能、太阳能以及潮汐能等的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研究电网电力的昼夜平衡问题等,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能源和环保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并被认为很有可能彻底解决今后全球性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在太阳能的肯效利用中,太阳能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是其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和开发日益得到重视.制作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的光电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15.
1.我国可再生能源研究取得新进展 南开大学与天津保税区合作,将在天津保税区建设我国第一条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中试钱,使我国成为继德、美、日之后的第四个开展这种电池中试开发的国家,并将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以南开大学光电子所孙云教授为组长的"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试验平台及中试线"课题组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经过3年努力自主开发了一系列薄膜沉积设备,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建立了国际水准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16-16,29
1 课题背景 我国一次能源中煤炭占到总能源结构的70%,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应用中只占到6%,而太阳能在其他可再生能源中应用占有比例小于1%,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采暖和空调能耗是导致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40%/~60%.  相似文献   

17.
1.可再生能源概述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危害极小,甚至无害,而且资源分布广泛,极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因此其利用已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它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深刻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的定义,仔细研究了"再生"在<辞海>和网络上的含义,并对再生的每一个含义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可再生能源是不可以"再生"的.用"可再生能源"来概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这类能源是不正确的.认为把"可再生能源"改为"可更新能源"更适合.  相似文献   

19.
你能想象远在青海的阳光能为中原"充电"吗? 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它们却像草原上的"野马",性情不定,难以驯服. 有这样一个团队,短短几年时间,他们突破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一项项世界第一.在他们的努力下,特高压直流输电成为国家战略级技术,和高铁、北斗一样,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他们是国家电网经研院直流技术攻关团队,他们被称作驯服风光野马的"追风人".  相似文献   

20.
日益短缺的能源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开发新型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储存和转换绿色环保技术.氢能被称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通过风电、水电、太阳能等获得绿氢的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因而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电解水制氢更是氢、氧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能源转换技术的核心.但其包含的半反应析氧反应(O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