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时事概览     
正日本准许海外自卫队"驰援护卫"日本政府11月15日通过内阁决议,赋予参与南苏丹维和任务的自卫队"驰援护卫"的任务。这是今年3月日本新安保法生效以来,政府首次向海外自卫队下达新安保法拓展的新任务。"驰援护卫"是指在海外参与维和行动的自卫队可以携带武器营救遭袭的联合国职员或平民,包括持枪和在必要时进行警告射击。另外,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还决定赋予海外自卫队另一项新任务"宿营地共同防卫",即与他国军队共同保卫宿营地。新一批参与南苏丹维和任务的约350名日本自卫队员将在11月20日以后陆续启程,于12月12日之前与正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日本政府计划利用政府开发援助(ODA),为菲律宾军队提供日本自卫队的装备,日菲间防务合作也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在东盟各国中,菲律宾一直是日本期望重点拉拢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一动向也反映出日本期望通过防务合作带动日菲整体关系,借此强化自身在东盟乃至"印太地区"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12,(16):14-15
若干年来,关于钓鱼岛事态的消息可谓不绝于耳,而今年7月4日"全家福"号抵岛宣示主权,是保钓运动又一次高潮。此后事件余波不断:日本依然挑衅连连,激化纷争,日本政府宣布有意将钓鱼岛进行"国有化",首相野田佳彦明确表示日本政府计划于明年4月正式"购岛",又表示如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领土领海"出现周边国家非法行为,政府将"毅然以对",包括根据需要动用自卫队。中国政府一再重申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  相似文献   

4.
卢昊 《世界知识》2020,(2):34-35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苏莱曼尼遭美军空袭身亡、美伊极端对立之际,2020年1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一场电视直播记者会上谈到日本将继续付出外交努力、避免中东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时暗示,向中东派遣海上自卫队(以下简称"海自")一事将按原计划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5.
李梅 《世界知识》2020,(5):26-27
2020年2月9日,日本在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一颗情报收集卫星——光学7号。这样,日本在轨的情报收集卫星达到八颗。在今年1月20日国会施政方针演说中,安倍首相表示,从今年春天开始,日本将在航空自卫队创设"宇宙作战队"(日文所称"宇宙",即中文通称的"太空")。  相似文献   

6.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4,(9):8-8
日本针对中国新建预警机部队日本防卫省4月20日在位于冲绳县的航空自卫队那霸基地为E-2C预警机新部队举行成立仪式。在中国船只频繁巡航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领海的情况下,日方此举旨在加大警戒监视力度。成立仪式结束后,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向记者表示,将于2016年3月底之前在那霸基地加大F-15战机部署。小野寺在仪式上对队员发表讲话时指出:"试图威胁法治、强行改变现状的做法仍在持续。这些行为可能会招致不测事态,目前处于危险境地。"他同时强调:"新部队将与固定雷达形成互补,作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美国国务卿蒂勒森3月曾表示,奥巴马时期的"战略忍耐"政策已经结束,美国将把包括军事解决在内的方案置于"桌上",甚至不排除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日本政府4月14日紧急召开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要求自卫队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并讨论动用自卫队舰机撤回在韩国的日  相似文献   

8.
日本宪法中明确规定绝对放弃战争、不保持一切武力。尽管如此,日本依然军备。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署后,日美间的军事协作关系更加明显,在日本国内,展开了关于自卫队的存在是否符合宪法的激烈争论。日本的司法、审判机关在审判具体案件时,回避对自卫队的存在是否符合宪法这一问题做出判断。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在“国际贡献”的名目下,制定出PKO法,并公然向海外派兵,这更是宪法所不容许的,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应该放弃武力,通过ODA对国际的发展与和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吴限 《世界知识》2022,(7):29-31
<正>制造舆论氛围的借口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俨然找到了演练自卫队及推进军事大国化的天赐良机。为向乌克兰提供自卫队装备,日本政府于3月8日决定修订“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日本航空自卫队军用运输机随即飞赴乌克兰,运送防弹衣和头盔等军用物资。此前的2月27日,  相似文献   

10.
时事概览     
正日本新安保法正式实施自2016年3月29日起,日本新安保法开始正式实施。新安保法包括1个新立法和10个修正法。新立法是《国际和平支援法》,根据这一法律,日本可随时根据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支援。10个修正法统一打包为《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内容大多涉及行使集体自卫权、扩大自卫队海外军事行动任务和范围等。  相似文献   

11.
战后以来,美日反动派为了复活日本军国主义,一直在“自卫”、“保安”的幌子下重新武装日本。日本现行宪法禁止日本拥有军队,但是“自卫队”实际上就是日本的覃队。一九五○年六月日本在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期间,建立了“警察预备队”,一九五二年改名为“保安队”,同时建立了海上“警备队”。一九五四年正式建立了拥有十几万人的陆、海、空“自卫队”。日本“自卫队”是以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3日开启了对日本、韩国、中国、越南、菲律宾的访问,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备受外界关注。观察家们期待的是,他如何在首次亚洲之行中阐明本届白宫的亚洲战略。5月初,美国五角大楼就曾透露,美国政府将支持一项在5年内向亚太地区投入近80亿美元的"亚太稳定计划"(Asia-Pacific Stability Initiative)。显然,奥巴马总统的"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肯定会被特朗普抛弃,  相似文献   

13.
罗洁 《世界知识》2012,(10):17-20
菲律宾挑起事端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的巡逻机在黄岩岛附近"发现"了12艘中国渔船。10日,菲海军出动该国最大的军舰"德尔皮拉尔"号,将中国渔船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菲海军士兵还登上中国渔船检查,并声称在一艘船上查获了"非法"捕捞的水产品。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2月26日,日本政府向国际捕鲸委员会(IWC)通报退出该组织。自2019年7月起,日本将时隔30年重启商业捕鲸。这是二战后一直重视"国际协调"外交路线的日本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战后日本几乎没有退出过主要国际组织的先例,此次"退群"举动实属罕见。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日本作出这一决定,这一罕见的举动又将会给日本外交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6日,中国向菲律宾国防部提供价值300万美元的反恐装备,包括机枪、子弹和瞄准镜等。这已是中国年内第二次向菲律宾赠送武器装备,标志着中菲军事关系的升温。实际上,除中国之外,菲律宾近年来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进一步强化,与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军事合作也不断发展。菲律宾上述动向及背后动因和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值得关注。菲律宾难以独自应对复杂的安全问题菲律宾积极谋求与外部大国发展军事关系,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点滴     
吉田的「赔偿」计划吉田政府最近向菲律宾提出所谓「永野赔偿计划」,作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菲律宾造成的战争损失的「赔偿」。根据这个计划,日本将开采菲律宾的铁矿、木材、盐、大麻等日本所需要的工业原料。这些原料在日本加工制成工业品后再运回菲律宾作为「赔偿」。计划还规定由日本在菲律宾的棉兰姥岛开(?)二十万公顷稻田,使每年可以从那里运大米三百万吨到日本.吉田的主意的确高妙,它不仅可以藉此了结其久久拖延的老账,并且还保证了日本所需要的原料的供应以及为日本的工业品和商品提供了市场。但是别人都是傻子吗?菲律宾的人民甘愿接受这样的「赔偿」吗?打如意算盘是一回事,作事如意又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7.
庞中鹏 《世界知识》2014,(15):32-33
<正>2014年6月11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防卫相小野寺五典与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和国防部长约翰斯顿在日本东京举行日澳外长和防长磋商(2+2)并发表共同文件,日澳双方就缔结防卫装备领域合作的相关协定达成了共识,此举实际上是促成日本向澳大利亚转移低噪音引擎的先进潜艇建造技术。7月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澳大利亚,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达成了共同开发防卫装备的相关协定——日澳共同开发新型潜艇。日本准备将常规潜艇的静音技术和船体的制造技术提供给澳大利亚,双方还计划将共同研发的新型舰艇向第三国出口。这是2014年4月安倍内阁彻底废除"武器出口三原则"、出台"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之后,实施的第一项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本土共有美国军事基地213处(共占用土地处313平方公里)、共有美国駐军43,500名。“自卫队”共有军事基地1,137处,根据日美“安全条约”美军可以自由地使用日本“自卫队”的基地。  相似文献   

19.
要闻速递     
《科技潮》2012,(4):10-13
国际国际空间站将首次迎来私营飞船2012年3月1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表示将在4月30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一艘名为"龙"的货运飞船。如果一切顺利,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迎来私营企业建造的太空飞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说,这艘"龙"飞船将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  相似文献   

20.
正2月1 1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一次讲话中表示希望将国名"菲律宾"(Philippine,菲律宾语为Pilipinas)改为"马哈利卡"(Maharlika)。杜特尔特认为,目前的国名具有殖民主义色彩,被称为"菲律宾"是无可奈何之事。"菲律宾"之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