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8月24~27日,美国共和党史无前例地举行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推举特朗普为2020年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2020年大选是在新冠疫情在美持续蔓延、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后果初现,以及美国种族矛盾加剧致使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召开的,上述因素皆为此次选举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美国舆论看好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能否"躺赢"仍为未知。然而,从共和党全代会上展现的种种"怪相"来看,特朗普似乎正在享受他的"末日狂欢"。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选举政治向来就有"持续不断的选战"一说,所以尽管距离2020年大选还有21个月,两党针锋相对之势已开始显露。事实上,2018年中期选举结束后,各方就已经将目标锁定在2020年总统选举之上。共和党内虽然传统建制派对特朗普不满,但没有人能够取代他目前的地位,因此特朗普代表共和党竞选连任将不会成为悬念。民主党内各路人马跃跃欲试,或  相似文献   

3.
肖河 《世界知识》2023,(1):50-52
<正>2022美国中期选举没能出现让共和党翘首以盼的“红色浪潮”,为特朗普的政治前途蒙上了阴影,也让其之前的大选“卡位”布局沦为无用功。即便如此,特朗普阵营依然是共和党内最强大的政治力量,想要阻止特朗普获得2024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仍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甚至得不偿失的事情。中期选举结果远不及预期固然是对共和党大声敲响的“警钟”,但恐怕还难以将特朗普从迷梦中唤醒。  相似文献   

4.
正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变量。在分析这种变化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避免把特朗普在选举期间的言论和其未来真实的施政混为一谈;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特朗普团队在外交上缺乏经验,在权力过渡期会朝各个方向摸索,出现一定的复杂混乱局面,让人难以判断。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是,特朗普这次"不走寻常路"的胜利,代表了美国人民求变的心理取得压倒性优势。再加上这次美国大选以后,共和党掌控参众两院,且特朗普  相似文献   

5.
正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赢得了2016年大选,即将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在胜选后立即授权其竞选搭档麦克·彭斯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在共和党内部和社会上物色人才,筹组新的白宫团队和内阁班底,这其中谁将成为今后四年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决策圈的关键人物引人注目,关系到我们将要和谁打交道。大选期间,特朗普团队人头混杂,没有清晰的人事脉络。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他们是在胜选后才真正开始考虑今后执政的人事架构的,而且在搭建这个架构的过程中还要与  相似文献   

6.
拜登执政已经度过第一个50天,在需要两党支持的国内政策议程和内阁提名确认问题上往往步履艰难,遭共和党严重掣肘。拜登奉行了“行政治国”策略,通过签署总统行政令以直接废弃的方式,推翻了特朗普政府确立的一些保守主义议程,引发美国右翼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弹。在共和党剑指2022年中期选举和2024年大选的背景下,拜登所要面对的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共和党,一种新“保守主义联盟”的反扑。  相似文献   

7.
陈佳骏 《世界知识》2023,(14):58-60
<正>截至6月底,包括前总统特朗普在内,已有14名共和党人宣布参加美国2024年大选的共和党初选。在这14人中,除官司缠身的特朗普外,有被称为“称职版特朗普”的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有特朗普执政期间的部下,如前副总统迈克·彭斯、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有反特朗普的代表性人物,  相似文献   

8.
正转眼又到了美国大选的"真人秀"表演季。今年的选举又有了新玩法。随着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竞选规则正悄然发生变化,两党候选人纷纷争当"网红",通过在各种媒体"上头条"的做法博取关注度,进而提升支持率。一个范例就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不管媒体和竞争对手怎么放大他的"极端言论",只要特朗普能占据头条,他的支持率就能飙升。如果说尼克松是第一位"电视总统"、里根是第一位"电影总统",那么到了特朗普和希拉里时代,就是大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美国大选的最大特点是共和党内反建制派竞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内左派竞选人、同是反建制派的桑德斯的蹿红。在3月2日"超级星期二"的初选中,特朗普赢得七个州,3月9日又拿下三个州,其竞选势头不可阻挡。同样属于共和党内反建制派的克鲁兹紧随其后,支持率在党内排名第二。同样,在民主党内,作为反建制派的桑德斯,其民意支持率虽然没有超过希拉里,但是竞选势头紧逼其后,致使希拉里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相似文献   

10.
<正>在10月13日民主党总统初选的电视辩论上,作为希拉里的最大竞争对手,佛蒙特州国会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大度地为"邮件门"解围。颇感意外的希拉里也赶紧表达了感谢。与共和党辩论中特朗普的哗众取宠或其他参选人之间的激烈厮杀相比,希拉里、桑德斯们的辩论反而有了几分同仇敌忾的味道,从政见水准和君子气度上都压过了共和党人。2015年10月,距离2016年大选还  相似文献   

11.
2月25~28日,美国保守派政治行动大会(the 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CPAC)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2024年大选。这一会议是美国保守派最重要的集会,也是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的跳板,每年召开一次。特朗普应邀在会上就共和党的未来、保守主义运动、拜登政府的移民和边境政策发表演说。这是他离任并遭到第二次弹劾、在沉寂一段时期后的首场政治秀,也是他重返美国政治舞台的一个重大信号。  相似文献   

12.
<正>改变美国和世界的两年半倪峰:截至今年6月正式宣布谋求连任为止,特朗普已经执政快两年半了。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领导人在美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严格来讲他并非真正的共和党人,而是借共和党壳"上市"的反建制、反传统、反常规的总统。只用两年多时间,特朗普在各个领域的颠覆性政策就给美国的政治生态乃至整个国际秩序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美国变了,世界也变了"。先看政治。特朗普的施政使得美国政治极化、社会分化的现象更加严重。他在2016年大选中出人意料地当选,主观因素上讲靠的是拉拢中间地带蓝领白人选民,客观因素上讲靠的是民主党精英在自由主义思维驱动下  相似文献   

13.
正丰富的从政经历,不仅未能为希拉里加分,还让其无法摆脱金权交易、腐败缠身的负资产。此次选举中最让美国民众意外的莫过于政治精英的腐败问题,而且是体制性的腐败。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选情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却在投票环节一路领先,顺利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也成为60余年来,首位没有出任州长或国会议员的美国总统,因此部分媒体冠之以"局外人"的称号。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日本有两件大事非常重要。一件是美国大选后安倍去美国见当选总统特朗普;另一件就是日本参议院大选,自民党单独控制过半数议席。对第一件事,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安倍急急忙忙去见特朗普,主要是进行所谓的"感情沟通",实际也是想摸一摸特朗普的底。至于他们沟通的具体情况,我们现在还不太了解,但可以有一些基本判断。第一,  相似文献   

15.
张业亮 《世界知识》2023,(9):38-39+42
<正>3月30日,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地区大陪审团投票对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做出刑事起诉的决定。4月4日,特朗普在律师陪同下前往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自首”,随后到曼哈顿刑事法院接受传讯。特朗普被指控犯有34项与支付“封口费”相关的伪造商业记录罪。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对一位前总统提起刑事指控,同时由于特朗普可能成为共和党2024总统候选人,这一刑诉案件震惊了美国,将对美国社会、政治以及2024年大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0,(20):78-79
特朗普提名艾米•巴雷特担任美最离法院大法官,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26日宣布,提名艾米·科尼·巴雷特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已故大法官金斯伯格留下的空缺。在参议院掌握多数的共和党希望在月前快速完成新任大法官的提名确认程序:而民主党认为应待大选后由新一任总统提名。  相似文献   

17.
杨楠 《世界知识》2024,(7):52-53
<正>当地时间3月6日,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妮基·黑莉在南卡罗来纳州宣布退出2024年大选竞逐。就在前一天,她在席卷15个州和美属萨摩亚群岛的“超级星期二”共和党党内初选中仅取得佛蒙特一州的胜利,以过于悬殊的差距落败于对手特朗普。在宣布退选的演讲中,黑莉并未转而背书特朗普,相反却将支持自己的温和派共和党选民作为一种“挑战”置于特朗普面前,似有意摆出“退选不退阵”的姿态,继续强化其作为党内反特朗普群体的领军者地位。  相似文献   

18.
肖河 《世界知识》2020,(19):12-17
呼声甚高的希拉里•克林顿最终在2016年大选中被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击败,其“大热翻车”固然是给民主党的沉重一击,让民主党处于同时失去白宫、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最低点”。但是,失败亦揭开了民主党又一轮自我变革的序幕。四年过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正以明显优势向被特朗普占据的白宫发起冲击,他背后的民主党也在反思后重整旗鼓,试图夺回美国“一度失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2015年8月6日共和党党内初选首场电视辩论的举行,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前哨战"正式拉开帷幕。截至9月初,民主、共和两党已分别有5人和17人宣布参选意向,总人数达22人,平了2008年大选两党初选阶段参选人数的记录,而且还有可能随着竞选形势的变化继续增多。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初选刚一开锣,两党均现"黑马",满嘴跑火车的"反建制派"人物赢得高人气,"特朗普脱口秀"成为头号政治现象,因显赫家族和  相似文献   

20.
正2016美国大选的结果大出人们意料之外,虽然有一些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但更多的是必然性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经济的不平等加剧了美国民众对两党建制派的不满。因此无论是民主党内以桑托斯为代表的非建制派,还是共和党内以特朗普为代表的非建制派都有很多拥护者。奥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