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娟 《科技信息》2009,(23):I0207-I0207,I0234
村上春树是最有影响力的日本现代作家之一,近二十多年来他的作品不仅风靡整个日本,在全世界也是掀起了一阵读村上的热潮。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流露的那种淡淡的哀愁、孤独与无奈,正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都市青年人心境的写照,不仅呈现了都市青年人孤独的内面生活.而且暗示了一种对待孤独与无奈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模式。他呼吁我们回到人类的原点,去寻找自我生存的真谛。孤独也不再是那么可怕的东西,而是在特定场合下可以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尼采是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经常处于迷狂状态的诗人,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哲学和诗学的扑朔迷离和难解难分。他用卓绝的智慧和才气开辟了一条孤独、险峭、洒满斗争鲜血的壮丽辉煌的哲学之路。  相似文献   

3.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自印度泰戈尔之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又一东方作家,《雪国》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中融入了川端康成的多种哲学理念,其中包括虚无主义哲学、矛盾哲学以及感伤主义哲学。解读作品中折射出来的哲学思想,必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川端康成的创作特点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学术机构对日式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详尽的管理理论体系。然而许多企业在导入日式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依然不知所措。相对于目前学术界对日式生产方式"软件"部分(管理理论)的着重研究,本文从作为"硬件"部分的自动化设备着手,通过追溯日本FA发展历史,找出其与日式生产方式的关系,为日式生产方式的导入提供了可视化及可操作性的重要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5.
日本掠影     
到达日本的第二天,我们就在富士山山脚下的温泉宾馆吃了一顿地地道道的日餐。说它地道,不仅是因为我们80多人都穿着类似和服的全套日本服装,而且还要跪在日式的餐桌旁用餐。要知道,这样的姿势让我们的食欲打了不少折扣  相似文献   

6.
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地说,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几个因素。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看作是他的生活经历的反映,是他生活历史的纪录。鲁迅在短篇小说《孤独者》中描写了魏连殳对人总是爱理不理,对什么也不感兴趣,也没有一个知心朋友。这种乖僻性格和他的身世有关。他从小失去父母,和祖母生活在一起,后来又学非所用,又因在报上发表了几篇不满现实的文章而遭到失业的打击。当他遭到和他相依为命的祖母不幸死去的痛苦打击时,人们却在商量着争夺她的财产。这样的孤独环境,这样的身世,就逐渐地…  相似文献   

7.
生存信仰和人性的孤独,一直是困扰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两大哲学问题。他所思考的问题也是哲学思考的母题:人与上帝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是一连串的反思与怀疑,否定和批判已经成为其电影的基本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8.
日式经营管理在邃变(下)高贵堂(四川轻化工学院管理工程系自贡643033)(续1995年第4期《日式经营管理在邃变(上)》)6年功序列工资制夕阳西下年功序列工资制的名气不亚于终生雇用制,也是为日本经济成功,产业扩张立有汗马功劳的一根本的日式经营管理特...  相似文献   

9.
林夕 《创新科技》2005,(2):40-40
<正>朋友从日本回来,想投资开一个日式料理店,我帮他选择地点,我们跑遍了整个城市,看了无数的房子,最后他从中挑选出10个,列为准店,把它们在位置、环境、布局等方面的优劣列成清单,反复比较。从中优选出3个。然后把这3个店的位置、环境、布局及服务内容等方面列成一个更为详细的调查表,委托一家信息咨询公司做市场调查,根据调查回馈,最后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社会变革、宗教、科学、哲学及个人经历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哈代的作品洋溢着浓重的感伤色彩和悲观情调。然而这些特征又被另一种乐观的因素所冲淡。因而,哈代抒情诗兼具二重性,即蕴涵欢乐的悲伤,在他的诗歌中具体表现为:孤独中有宁静,忧伤回忆中寓快乐,基督教信仰与不可知论的碰撞,悲观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征战,美与距离的矛盾。哈代抒情诗的感伤与悲观的实质是诗人现实诗风的再现。感伤与悲观并非他作品的精髓,忠于现实、反映对社会、对人类命运的思索才是他作品永恒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何述强的散文是在孤独的心境中写成的,他的散文分明留下了自己孤独行走的脚印。他享受着孤独中的淡泊与宁静,留恋着宁静申的诗意与美好。正因为主动远离热闹与喧嚣,主动选择寂寞与孤独,他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经营出了自己独特的散文世界。何述强独特的散文世界是由一个散发着古旧气息的意象群构成的,包括青砖、坟碑、石龟、水碾、酒坛等。这些意象显然带着荒寒的冷色调,但他的散文并没有把读者带入荒寒的绝望,而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荒寒中升腾走的力量。他甘于寂寞和孤独并不意味着内心冷漠,他选择古旧的意象群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在一个个冷色调意象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炙热、深沉的情感,可以感受到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执著的思考与追问。  相似文献   

12.
奢侈的黄昏     
正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如何应对自己的生活是一项难题,这方面日本人的细致与周到,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启发。日式养老似乎已经成为"奢侈"的代名词,那就是安静、缓慢地度过余生,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几乎无法想象。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家,他前期创立了逻辑原子主义,后期又批判了前期哲学,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语言游戏”理论,并且,它的前后期哲学还分别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派别。受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启迪,我们可以对哲学的观念进行一次再思考,也对现代西方哲学做一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费尔巴哈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学说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德国产生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冲突的反应,是对康德、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反动。康德(1724——1804年)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史人。康德哲学反映了当时软弱的德国新兴资产阶段的两面性和妥协性。他的哲学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两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在康德哲学中,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是尖锐对立的。他一方面承认主体——人之外,有一个自在的客体——自在之物,但同时却又断言:“它们本身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毫无所知,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即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在我们心中产生的表现。”这就使它自己提出的,在认识某物之前,必须首先研究认识本性这个任务不能不落空,并为宗教信仰留下了地盘。  相似文献   

15.
范大黄 《世界博览》2013,(20):83-83
稻盛和夫是日本企业界的神话,他亲手创办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其七十八岁高龄之际,又出马救活了另外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航空。稻盛和夫先生的企业经营理念类似于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独孤九剑的至高境界是人剑合一,他的企业管理做到了企业与"人"的合一,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在做好"人"的前提下做好"事"。在稻盛先生的企业哲学中,企业的每一份子为企业贡献经济价值的过程,也是修身的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常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情绪。作为沈从文基本思维模式的“情绪的散步”,既影响他文学创作的整体面貌,彰显着他的创作意蕴和文学风格,又制约着他对于社会人生的认识深度,并从心理深层决定着他的孤独情绪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苏童的小说中始终有种挥之不去的孤独与迷茫,这已成为苏童小说文本的显著特征。从类型和特质两方面深入探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对苏童的创作独特性和哲学意蕴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语丝拾粹     
<正>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特别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不知道今天的俞敏洪会不会偶尔也感觉孤独。他从前常感到孤独,游说创业伙伴  相似文献   

19.
永井荷风是日本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文学的一生是在孤独中探寻着美,在自我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中不断挣扎和抗争的一生。其散文集《断肠亭记》中所呈现的三个意象群体:自然景物意象、文化情怀意象和人物风情意象不仅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品位,也表达了他淡泊、雅致的美学情趣。  相似文献   

20.
伊壁鸠鲁哲学是原子论物理与享乐主义伦理学的结合。他的世界观非常乐观,强调哲学能把人从恐惧和 迷信中解放出来,能引导人们获得幸福。他对人类心理的实际观察以及他对友谊的科学分析及赞扬使他所建立 的哲学令人崇敬。2300年前伊壁鸠鲁的学生所学的那些理论今天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哲学用来指导我 们的生活,如果我们今天能以积极的,批判的态度对待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它仍能给我们的生活起积极的指导作 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