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台湾的"修宪"议题逐渐被炒热,有关"修宪"的主张也纷纷出笼,本届"立法院"最早提出"修宪案"的是民进党"立委"李俊俋,他在2013年提议废除"监察院",并于"立法院"增设"人权监察使",增设"国家审计委员会"等提案。目前"立法院"已经有11个成案的"修宪案"。不过和以前的"修宪"一样,本次国民党与民进党在"修宪"问题上的角力同样是一个充满利益算计的博弈过程。这也再次说明台湾政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大选"和"立委"选举画上了句号。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以689万余票、56%得2016.0票率当选"总统"。在总席次113席"立委"选举中,民进党获得68席、国民党35席、"时代力量"5席、亲民党3席。经过本次选举,台湾的政治结构彻底"绿化",民进党开启了第一次全面执政,"时代力量"进入"立法院",改变了"立法院"的政治生态。"太阳花学运"后,台湾政治进入年轻化的快车道,以"首投族"为代表的青年选民成为左右选举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这部分选民从小受西方价值观的教育,加上常年受"台独史观"的熏陶,因此在意识  相似文献   

3.
石勇 《世界知识》2011,(14):48-49
2008年"大选",在民进党的"冲撞政策"下,两岸关系恶化,台海局势紧张,泛蓝阵营精诚团结,最终将民进党"台独"政权赶下台。时隔近四年,2012年台湾"大选"面临的岛内政治环境已然发生变化。台湾2012"大选"即近,蓝绿两党攻防剑拔弩张。  相似文献   

4.
在大陆和台湾的政治话语中,民进党通常是一个带着冲突和斗争元素的政党,它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几乎扮演消极和反面的角色.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民进党因陈水扁的失政败德丢掉政权,2012年"大选"因转型的限制再次与政权失之交臂.两度挫败使民进党寻求重新执政之路更加艰难,在两岸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亦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5.
<正>即使民进党内就"冻结台独党纲"达成共识,也不会改变民进党强烈的"台独"立场与主张。正如台湾《联合报》社论所言,民进党"甩掉台独,比推翻一个政权还难"。2013年12月26日,在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的第九场扩大会议上,"立法院"民进党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表示,"台独党纲"已完成阶段性历史任务,是民共双方往来的  相似文献   

6.
<正>9月28日是台湾民进党成立33周年的党庆日,当天民进党召开全体代表大会,通过所谓"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该决议文由民进党主席卓荣泰牵头起草,以台湾社会同行、世代共赢为目标,作为民进党下一阶段的施政纲领。自民进党成立以来,每逢重要的"大选"年,都会以出台新决议文的形式表明其选举主轴与未来政治路线。如1999年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2007年通过的"正常国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大选"和"立委"选举画上了句号,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鉴于民进党坚持"台独"路线和蔡英文对"九二共识"拒不明确表态,她对作为两岸关系重要内容之一的台湾南海政策是否将作出重大调整,引人注目。对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观察。台湾当局南海维权的历史传统长期以来,台湾当局一直以"中华民国政府"名义主张并维护南海岛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即将到来的台湾"大选",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主张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蔡英文在4月9日民进党举行的2015年首次"中国事务委员会"上通过民进党发言人郑运鹏转述了其讲话与立场:"她充分理解各界关切,也体认民进党重返执政在两岸关系上必须承担责任,‘我们有信心可以处理好两岸关系,避免意外,更不会挑起矛盾、冲突和对立’。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即维系台海和平及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台湾“立法院”通过“公投法”后,12月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表示,美国反对台湾举行任何会改变台湾地位或走向独立的公投。12月3日,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仑重申,美国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地位的行动。有人分析认为,鉴于两岸目前的紧张局势,美国或会采取清晰的台海政策,您对此如何看?  相似文献   

10.
李贺 《世界知识》2008,(7):38-39
2月14日,台湾媒体披露,民进党当局密设“鐽震”公司,涉嫌主导军火交易,并与民进党高层有不当利益关系,引发政坛轩然大波。 瞒天过海:秘密成立“军备局”的“太上皇” 旱在2005年7月,民进党当局就计划成立一家军火公司,以规避“立法院”监督,并获陈水扁同意。“国防部”从2006年起持续研究该案。  相似文献   

11.
现在离台湾2004年大选已不到六个月,由于民进党的选举策略早已定调,因而这次选举可以说是“走向台独”的关键选举。若“泛绿阵营”获胜,则2008年前后,台湾铤而走险展开“统独公投”已注定无法阻挡。两岸及中美关系也必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因此,2004年的大选,已注定将是战后台湾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选举。由  相似文献   

12.
张顺 《世界知识》2014,(12):52-53
<正>蔡英文成为党内"共主",将有助于民进党的派系整合、世代交替与党务改革,并为年底岛内进行的"七合一"选举、蔡英文竞逐2016年"大选"提前整合党内势力、积累政治能量。5月25日,蔡英文以8.541万票、93.71%的超高得票率当选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成为党内"共主",将有助于民进党的派系整合、世代交替与党务改革,并为年底岛内进行的"七合一"选举、蔡英文竞逐2016年"大选"提前整合党内势力、积累政治能量。  相似文献   

13.
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政坛“朝野和解”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在“立法院”选举重新确定了台湾政坛的力量对比之后,台湾的三个大党――民进党、国民党、亲民党的新一轮整合正在展开,台湾政坛“朝野和解”到底能走多远,一时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法委员"选举确定于2020年1月11日同时举行,今年无疑是台湾的"大选"年。民进党、国民党和被视为"第三势力"代表的柯文哲已展开选举布局,都十分看重美国的态度。岛内主要政党和政治人物几乎都奉行"亲美"政策。美国历来"关切"台湾选举,并从各方面施加影响以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台湾2020选举,是在特朗普政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大地震及引发的核危机,在台湾引发了一系列内在与外延的政经效应,并出现新的“反核运动”,使原本争议不断的核电与核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仅给台湾核电与经济发展蒙上新的阴影,而且成为了民进党的政治斗争工具、马英九当局的新挑战,其后续发展可能影响未来的“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5月20日,台湾地区经历了民主化转型以来第三次政党轮替,民进党再度上台执政。与陈水扁执政时期(2000~2008)的"分立政府"相比,民进党此次在"立法院"成为单独过半的多数党,蔡英文实现完全执政,延续了马英九时期的"一致政府"态势。民进党建党30年来首次兼掌行政权与立法权,并且在台湾地区多数地方县市执政,客观上为蔡  相似文献   

17.
<正>5月29日至6月9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赴美访问,拜访了美国政界、商界、学界和侨界,集中阐述了其大陆政策和对美政策。从目前各界反应来看,蔡英文此行达到了争取美国谅解的目的。然而,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会在2016年台湾"大选"中支持蔡英文呢?  相似文献   

18.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2,(21):44-45
10月4日至8日,民进党重量级人士、曾任党主席和"行政院长"的现任中常委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民间身份前来大陆参访.他在北京和厦门与大陆对台高层领导和涉台研究机构会谈,提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看法,着重阐述了以"宪法共识"、"宪法各表"来面对、处理和超越两岸差异的主张.谢长廷在今年民进党"大选"失利后准备重新调整两岸政策的背景下访问大陆,对观察今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景艳  汪苠 《世界知识》2011,(17):62-63
台湾政权轮替逐渐成为常态,国、民两党轮流执政已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但长期以来,台湾的“立法院”一直呈现“蓝大于绿”或“国强民弱”的格局,即国民党一直是多数党,民进党为少数党。但明年举行的“立法院”选举则可能出现新的变局:在同属泛蓝的亲民党确定独立参选之后,加上其他小党的投入参选,  相似文献   

20.
<正>"绿升蓝降",民进党又有了底气,中生代准备接班实现世代交替;立场不变,态度上的务实不过是小打小闹。民进党下台后,经过一年多的盘整,在新任党主席蔡英文的领导下逐渐走出谷底,上升步伐加快,重新燃起对2012年"大选"的期待。此时,蔡英文一手主导的民进党"十年政纲"也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