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化播报     
<正>韩国设立第37座和平少女像韩国釜山市政府部门2016年12月30日表示,允许民间组织在日本驻釜山总领事馆前树立"慰安妇"和平少女像。这也是全韩范围内设立的第37座和平少女像。12月28日,釜山民众为抗议韩日两国政府间签订的"慰安妇"问题协议,同时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道歉,在日本驻釜山总领事馆前放置了象征受害"慰安妇"少女的铜像,并与警方发生冲突。釜山东区政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2月28日,正值韩日两国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一周年之际,日本驻釜山总领事馆门口被韩国一市民团体安放了一尊"慰安妇"和平少女像。此事一出,日本反应强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非常不满,称日本已经支付了10亿日元,完全解决了该问题,韩国应该表现出相应的诚意。日本随即宣布采取四项外交措施加以应对,即临时召回驻韩国大使、中止日韩货币互换协定谈判、推迟高  相似文献   

3.
时政·资讯     
《世界博览》2012,(21):26-27
蒙古:最后的列宁雕像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拆掉了城市街头最后一尊列宁像。该雕像高4到5米,已在乌拉巴托矗立了58年。最后一尊列宁像被装上平板拖车拉走时,现场约有300多名围观者。  相似文献   

4.
资讯     
《世界博览》2012,(21):26-27
蒙古:最后的列宁雕像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拆掉了城市街头最后一尊列宁像。该雕像高4到5米,已在乌拉巴托矗立了58年。最后一尊列宁像被装上平板拖车拉走时,现场约有300多名围观者。乌兰巴托市长巴特乌勒在现场发表了长达10分钟的讲话。他表示,在前苏联的统治下,超过3万名蒙古人遭镇压。"蒙古共和国已摆脱了过去,逐渐走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标,岂是38个油篓子与一位少女的雕像.它是根据阿拉伯臣问教事(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塑造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标志是美人鱼雕像;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标志是小男孩撒尿铜像;埃及首都开罗的标志是狮身人面像;新加坡的标志是鱼尾狮像;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像征是印第安女人雕像;要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标志是一尊身披艳甲、骑马驰骋的英雄铜像,这座雕像的原型是南美大陆解放者西蒙·博利瓦尔;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标志与美国纽约一样,是“自由女神像”,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拿着法…  相似文献   

6.
正韩国前总统朴槿惠曾就"慰安妇"问题与日本达成协议。可就在朴槿惠政府陷入风雨飘摇的状态后,日韩"慰安妇"问题协议形同破产,而"慰安妇"问题也因文在寅政府而再起波澜。3月1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纪念"三一运动"99周年仪式上发表讲话称,日本政府不应认为"慰安妇"问题已得到解决,日方关于"慰安妇"问题已经"了结"的主张无法掩盖其在战争期间犯下的反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12月,日本向韩国的"慰安妇"幸存者进行了正式的道歉,并答应赔偿。然而,对于菲律宾的"慰安妇"幸存者们,日本方面一点也没有表示,仿佛不存在这个问题似的。上世纪40年代,日本军队占领了菲律宾,在当地大肆杀戮之余,还强迫一些妇女充当"慰安妇",对她们进行残酷虐待。不久前,一些当年的菲律宾"慰安妇"幸存者接受记者的采访,控诉了日军士兵的暴行,要求日本政府正视历史,公开道歉,并进行合理赔偿。"事先策划好的暴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以北约80公里处有个名叫马帕尼  相似文献   

8.
教育笔谈(二)温德才爱是最重要的*读大学的时候,我曾为这则希腊神话遐思万千:雕刻家皮克马利翁精心塑造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他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是如此的心醉神迷,祈求爱神维纳斯赐予少女雕像生命的活力。维纳斯被艺术家的真诚所感动,让少女像*成为仪态万方的活...  相似文献   

9.
桑罗 《世界博览》2013,(11):86-87
每个男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完美的爱人",虽然对完美的定义并不相同。一般来说上帝不会为你特意打造一位,于是有些男人就按照自己的意愿亲自去塑造了。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就是其中之一,他以全部的精力和爱恋雕刻了一座象牙少女像,然后在他的爱抚之下这雕像变成了真人。"打造完美妻子"  相似文献   

10.
正岁末年初,慰安妇问题在韩日两国及国际社会再次引发热议。2015年12月28日,韩日两国外长宣布双方已就慰安妇问题的谈判达成一致意见,确认该问题得到"最终且不可逆"的解决。消息传出后,各方反应不一,在韩国国内出现了持续的抗议活动,要求政府取消这一"屈辱"协议。2016年1月4日,两国外长隔空喊话,对协议的不同解读更是暴露无遗。难产的、被催生的协议韩日慰安妇问题由来已久。如果  相似文献   

11.
事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前“韩国小姐”、著名艺人李成延,因拍摄以慰安妇为题材的“写真集”,引起韩国民众极大愤怒。韩国演艺圈掀起了一场“封杀”和驱逐李成延的行动。李成延的个人网站已经空无一人,为李成延策划写真的公司股价狂跌、面临倒闭,其负责人削发谢罪、辞职出国。李成延登门向幸存的曾被迫充当慰安妇的老奶奶跪地谢罪,但没有得到原谅。一些大学生甚至要求李成延“剖腹谢罪”。不仅如此,中国影星赵薇因为几年前的“日本军旗装”事件,也被宣布为“韩国观众最讨厌”的中国演员,为她建立的网站都被关闭。据报道,一些大中学校表示将把李成延和赵薇列为“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反面教材”。在中国,很多人在关注李成延事件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将它与赵薇的“日本军旗装”事件相联系,尤其是对两件事发生后两位明星的遭遇进行了对比。李成延因“慰安妇写真集”事件落得这样“罪不容赦”的下场,而赵薇在“日本军旗装”事件之后虽然也曾被媒体和民众追究,但在她做了并不深刻的道歉后,中国的媒体和观众给予了她很大的宽容,赵薇也就“电影照拍,广告照做,杂志照出,继续活跃在演艺界”。有人在网上留言:“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像韩国人那样严肃地处理和对待这件事呢?一个演员如果连国家的历史都不了解,不维护,那她还有什么资格站在公众面前!”韩国的网站上也有这样的帖子,“赵薇,你不生在韩国,你应该感到庆幸。”一位前慰安妇老奶奶对李成延说:“出现这样的后果,只能怪你不是生在别的国家。”对此我们是不是应该自问:“别的国家”,包括中国吗?都是曾经遭受同样苦难的国家,为什么韩国与“别的国家”不一样?这与韩国的“国民性”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12.
<正>据韩媒报道.韩国青瓦台外交安保首席秘书金奎显11月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韩国总统朴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上午在青瓦台举行了会谈,双方商定为早日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加快谈判进程。据报道,金奎显介绍说,朴槿惠在双边会谈上提出,日军慰安妇问题成了改善韩日两国关系的绊脚石,日本应拿出慰安妇受害者和韩国国民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安倍晋三在结束双边会谈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鉴于今年是韩日邦交恢复正常化50周年,韩  相似文献   

13.
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郊区的马哈巴里巴哈姆圣地,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雕像,其中有一尊花岗石雕像,耸立在一个市镇的小山顶上。此像高达60英尺,光彩夺目,这就是著名的、耆那教徒崇仰的神祗巴胡巴里。耆那教是在南亚次大陆产生和流传的一种宗教。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是韩日关系比较纠结的一年,特别是对韩国而言。这一年的6月22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都参加了对方国家使馆的纪念活动,庆祝韩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释放友好信号;这一年的8月15日,韩国高调庆祝光复70周年;这一年的11月1日,中日韩领导人时隔三年多在首尔再次会晤,三国领导人表情颇具意味;这一年的12月28日,韩日共同宣布在慰安妇问题上达成协议,韩国承诺"往事不会再提"。  相似文献   

15.
徐小明 《科技知识动漫》2010,(15):111-111,126
教学片段: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英格兰的一个小镇,竖立着一座雕像,是一个栩栩如生朝气蓬勃的男孩。他正急切地弯腰捡起赛场上的足球,像一只即将离弦的箭。雕像的底座上刻着一句铭文:"他不顾规则,捡起球来拼命向前跑。"雕像和铭文叙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所高中正进行一场激烈  相似文献   

17.
邬学侠  乙常青 《奇闻怪事》2007,(9):17-17,19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青年国王,他爱上了自己精心雕刻的一尊象牙少女像,每天含情脉脉地注视若她,日复一日,少女竟活了过来。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这个神话变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他把随便指定却宣称“具有优秀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交给教师。这批学生由于得到教师的厚爱而产生自尊自强自爱心理,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8.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它缘自一个美丽的传说。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爱神就给了雕像以生命。  相似文献   

19.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古希腊神话里,擅长雕刻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美丽少女,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整天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于是,他赋予了雕像生命,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马英九宣布,台湾第一个慰安妇纪念馆将在今年计划建成并揭幕。可是,在今年7月发生的"反课纲微调"抗议中,有少数台湾学生竟然称,部分"慰安妇"是出于自愿,不应在课本中加入"被迫"二字,令国人汗颜、世人惊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提升在侵略战争中的日军官兵"作战勇气",在日本政府与日军施行诱骗和强迫之下,多达20多万名亚洲年轻妇女曾遭强征充当日军性奴,俗称"慰安妇"。其中,大部分充当"慰安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