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心理特性以及承担孕育下一代的特殊社会使命,注定了她们在工作过程中不但应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一般权益,而且应赋予她们与男子不同的特殊权益。在我国经济转型、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女性劳动者的特殊权益保障在"应然权"和"实然权"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正>在侏罗纪,澳大利亚位于冈瓦纳大陆的西南部,南极大陆的外侧,南极与位于现在的南美南端的部分连接着。恐龙就从这里进入南极大陆,然后横穿南极大陆到达澳大利亚。这样的大陆关系被证实是基于在南极发现了侏罗纪和白垩纪后期的恐龙化石。那时,南极大陆已经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但那里仍生存着恐龙,这太令人惊奇了。  相似文献   

3.
陆龙骅 《科技潮》2000,(8):32-34
在新的千年之交,我有幸作为中国第16次南极考察队的一员,继参加中国第5次南极考察队的首次东南极考察后,再次赴南极考察。南极位于地球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地区终年被冰雪所覆盖,气候条件恶劣,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和最干燥的地区。素有世界"寒极"、"风极"和"白色沙漠"之称。鉴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有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南极的科学考察与研究。研究南极对人们认识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在第32次南极科考中,"全地虎"能否经受住南极恶劣自然条件的挑战,向人们彰显它作为"南极之王"的王者风范?"北京时间2015年12月4日,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在经过近1个月的长途跋涉后,抵达南极圈,正式启动了对南极的第32次科考。与此前31次科考不同的是,此次随同"雪龙号"以及277名科考队员一起踏上南极的,还有一款"秘密武器"——贵州产我国首款自主研制  相似文献   

5.
美以特殊关系形成于美苏冷战时期,此后不断加强,“9.11”事件后进一步巩固。促成美以特殊关系的形成从本质上说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也由于以色列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价值,以及美国犹太人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扼要阐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国南极科学研究战略的基础上,分析其共性、趋势和特点,并给出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tarctic Research, SCAR)在国际南极研究合作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得出对南极科研战略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在南美洲、澳大利亚,人们较早就发现了恐龙化石,最近科学家又在南极发现了侏罗纪(距今大约2亿年前)和白垩纪后期(距今大约1亿年前)的恐龙化石。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说,不同地方的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概率非常小,更可能的是,其一物种在一个地方产生,然后经迁徙扩散到世界各地去。所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得科学家猜测,在侏罗纪,澳洲大陆与南极大陆、南极大陆与南美大陆是相连的,恐龙就是从南美大陆进入南极洲,然后横穿南极大陆才到达澳大利亚的。  相似文献   

8.
闲话南北极     
关于南北两极的秘奥,自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的发达,已渐渐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北冰洋中的岛屿已成为各国探测的对象,工作人员纷纷前往,美苏等国的北极工作站早已推进到北纬83度地方。但南极大陆还罕有人迹可寻,而南极是地球最大的神秘宝藏。它的面积两倍于美国,大部分深藏在数千呎厚的冰雪里,冬天温度低至摄氏零下一百度,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敢在南极的大陆度过冬天,根本没有方法估计南极冰冠下究竟埋藏些什么矿产,第一流的科学家也只能估计冰的厚度大约是一万呎。冰  相似文献   

9.
南极初探     
应澳大利亚科学环境部南极局的邀请,我们到南极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察访问。从一月十二日飞抵美国的麦克默多站算起,到二月二十七日乘船离开法国的迪·迪尔维尔站止,在南极历时四十七天。主要考察地点在澳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2017,(2)
正2017新年伊始,中国科考船"海洋六号"已在南纬60°、西经60°附近海域,开展了为期45天的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此次远航也是这艘科考船的南极"处女航"。"海洋六号"南极科考航次首席科学家何高文指出:"人类之所以高度重视极地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极和北极都最为‘敏感’,也最为单纯,它们也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  相似文献   

11.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5-04-01至2015-04-15)1中国南极科考队凯旋[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10日,历时163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于2014年10月30日从上海起航,经由澳大利亚霍巴特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此后经由南极罗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科技》2007,(3):90-90
由来自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学家所组成的南极调查小组25日表示,因气温上升导致崩塌的南极拉森(Larsen B)冰架下方的海域,今年1月发现了19种新海洋生物,专家忧虑地球温室效应可能带给南极周边海洋生态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仁青 《少儿科技》2014,(2):38-39
正地球的最南端是冰封的大地,这里天寒地冻、风雪肆虐,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它就是南极大陆(以下简称南极)。不像其他大陆那样,有不同肤色、种族的人在繁衍生息,南极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进行科学考察,多国的建筑师、科学家不得不在南极修建科考站。迄今为止,中国已在南极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也正在建设中。在南极盖房子可不简单,不仅施工的难度大,而且所建的房子有许多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时代的先哲曾认为,南半球一定有一块与北半球相对应的大陆,他们把它叫做"未曾确认的南方大陆".但是,直到十七世纪时,航海家才证实这块大陆确实存在.这就是今天的澳大利亚.当然,那时人们还不知道,在地球的正南方还有一块南极大陆,比澳大利亚还要遥远."被遗失时代的博物馆"澳大利亚位于南纬10°41′至43°39′和东经113°9′至153°39′之间.英国人把澳大利亚俗称为"脚底"(Down Under),因为在英国人  相似文献   

15.
探讨20世纪40年代美苏在新疆权益争夺的基本特征.通过史料分析和逻辑推演,认为二战期间,出于反法西斯战争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的大局,美苏在新疆的扩张表现出相互妥协的特征;二战结束后,苏联企图恢复对新疆的控制,美国则将新疆作为反苏反共的前沿阵地,双方在新疆的扩张表现为激烈争夺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南北极研究     
韩毅 《科学观察》2010,(2):47-52
南极和北极分别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政治的因素,南极研究受领土、资源和气候问题的驱动,有关南极的国际公约强调享受资源和权益取决于科学的投入和贡献的精神。国际南极活动以科学活动为主,同时有关管理活动在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南极是研究全球变暖问题的典型地区,由于南极所处的纬度以及其特殊的地理风貌、自然气候,所以研究南极以往的实测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英国南极调查局网站,得到2000-2015年的实测温度资料。由于观测点的温度可能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聚类分析,把观测点进行分类。然后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不同类别的观测点进行温度变化规律的探讨,得到南极的平均气温。最后我们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南极地表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中国与阿根廷建交45周年,5月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将访问中国。几乎在同一时段,1959年签署的《南极条约》的协商会议将首次在中国召开。阿根廷是世界上最靠近南极的国家,也是《南极条约》创始成员国之一。阿根廷还是《南极条约》秘书处所在地,在南极政治和南极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南极大国"。鉴于南极对于阿根廷的重要性,同时南极问题又与马尔维纳斯群岛(以下简称马岛)的主权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玩在南极     
想听南极的故事吗?那还不简单,中国第2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的何国经博士,在南极住了一年呢!在这一年中,除了科研工作外,他和队友们还创造了一套特殊的“南极玩法”!怎么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相似文献   

20.
在我即将结束对澳大利亚访问之际,应邀来到新南威尔士大学亚澳研究所,与各位朋友交流情况和看法,感到十分高兴。亚澳研究所,顾名思义,是研究澳大利亚和亚洲关系的学术机构,各位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愿以亚洲、中国和澳大利亚为题谈几点看法。当前的国际形势动荡不定。战后形成的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已经打破,世界正进入多极化发展的转折时期。原苏联的解体使国际局势产生了许多新的不稳定因素,欧洲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