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正>6月5日,黑山共和国总理马尔科维奇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务院内向北约呈递上入盟相关文件,完成了全部手续,正式晋升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自去年5月19日北约外长会签署黑山加入北约协议以来,经过一年多按部就班的入盟程序和出乎意料的风雨波折,黑山成为北约俱乐部的新会员,也将成为北约与俄罗斯相互搏杀的大棋局中的新"劫材"。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苏联解体,美国为了维护其一超独霸的世界地位,通过北约东扩来遏制俄罗斯,防止俄东山再起,以利于其实现全球战略。北约成员国谋求扩大北约,控制中东欧,巩固冷战成果,加强北约国家在欧洲的战略地位。中东欧国家在冷战结束后,为了在军事上寻求安全保障,防止俄罗斯再次进行控制,也积极要求加入北约。冷战后,北约进行了两次东扩,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而且对横跨欧亚大陆的半岛国家-俄罗斯及中亚重要的陆权国家-中国构成严重威胁,影响了两国的地缘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鞠豪 《世界知识》2020,(9):49-49
2020年3月27日,北马其顿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其第30个成员国。一段时间来,俄美欧在中东欧地区博弈日趋激烈,北约的再度扩员将给地区局势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漫长的入约历程自1991年脱离南斯拉夫独立后,加入北约一直是北马其顿的重要目标。早在1995年,北马其顿(时名马其顿)就成为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参与国。  相似文献   

4.
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最终按照美国的意见,敲定了东扩的首批名单,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三个东欧国家榜上有名。北约东扩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它标志着冷战后欧洲的安全形势和政治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实力对比。现在俄罗斯一家与以美国为首的16+3的北约  相似文献   

5.
张弘 《世界知识》2014,(1):52-54
自从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这个名词越来越频繁地在国际政治中出现。冷战结束后,西方在北约和欧盟双东扩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东扩目标直接瞄准原苏联国家。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是个好编剧。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划出了冷战"分割线"。时隔70多年,今年3月,在英国和俄罗斯之间再度上演跨国投毒除奸、互逐外交官这样的事件,火药味甚浓的军演在中东欧地带频繁举行,乌克兰获得了北约成员"申请国"身份。回想起1998年5月,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在《纽约时报》刊登了他对遏制战略设计师乔治·凯南的访谈录。凯南当时预言,北约东扩将导致俄罗斯的反击,预言"这是新冷战的  相似文献   

7.
孔刚 《世界知识》2014,(20):40-42
9月27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上严厉批评美国及西方社会,抨击北约想重建国际秩序,称它们的“冷战基因”很难改变。9月4日~5日,北约首脑们在英国威尔士举行峰会。有西方媒体评论这可能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最重要的一次峰会”。首先,如果从1989年苏东地区开始剧变算起,今年恰逢北约迎来冷战后的第25个年头。  相似文献   

8.
当前欧洲正在酝酿进行着两件大事,一是欧盟东扩,一是北约东扩。同是东扩,于是有人将其比喻为一个车头拉的两个车厢。但仔细推敲“此东扩”却非“彼东扩”。谁最愿意欧盟东扩?欧洲自己。  相似文献   

9.
编者 《世界知识》2022,(11):12-13
<正>受俄乌冲突刺激,重新聚力的北约正在构建新的地缘版图和合作范式,并将触角进一步伸向亚洲。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全球经济长期不景气、各国民生水平下滑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泛西方阵营”固守冷战思维,大搞排他性、对抗性“小圈子”,人为制造对立,其破坏性和长期危害值得关注。本期封面话题,聚焦北约的新“东扩”。  相似文献   

10.
<正>刚进入2022年,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联合组建的德国新政府外交政策就迎来一次考验。近期,围绕着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美欧与俄罗斯陷入了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东西方之间的"安全困境"仿佛再次将国际秩序拉回冷战梦魇之中。而就在德国新政府试图寻求展现其"斡旋人"的积极作用之际,德国海军中将舍恩巴赫却发表了西方眼中的"政治不正确"言论。  相似文献   

11.
<正>2月6日,北约29个成员国与马其顿签署加入北约议定书。议定书签署后,马其顿可以受邀国身份参加北约各项活动。目前,议定书正进入北约各成员国的批准程序,一俟全部完成,马其顿将成为第30个成员国。从过往历程看,这些程序大抵一年半左右可以完成。  相似文献   

12.
冷战时期,欧洲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点。冷战结束后,欧洲成为美、俄、欧三角强烈较量的地区。波黑战争犹酣,北约东扩引起的斗争又趋紧张。尽管欧洲打大仗的前景基本排除,但欧洲安全蒙上一层阴影却是无疑的。基本判断关于欧洲安全形势,首先作几点简短的归纳。一、目前欧洲安全存在的问题,是“一冷”、“一热”。热,指波黑的热战;冷,指北约东扩与俄罗斯抵制形成  相似文献   

13.
欧盟原先希望与北约东扩“齐头并进”,随着北约东扩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关心:欧盟东扩如何了呢?抓住机遇最早是1993年6月,欧盟在哥本哈根首脑会议上正式邀请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加入欧盟。会前,当时的欧共体执委会提出了加速把东欧6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政治和经济纳入欧共体轨道的一揽子计划。哥本哈根首脑会议明确宣布:“中东欧联系国将成为欧盟的成员国。一旦  相似文献   

14.
北约东扩在争吵了几年后,将于今年7月进入实施阶段,由北约首脑会议决定首批接纳对象国。一般估计,波罗的海(以下简称波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尽管入盟愿望强烈,美国也恨不得立即把它们纳入北约,但因这三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严重制约,很难成为北约东扩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15.
<正>在俄乌激战之际,讨论国际军控似乎有点缓不应急。但究其根源,俄乌冲突的爆发与国际军控机制遭受侵蚀有着密切关联,而冲突本身及冲突中各方举措又将对核军控、防扩散产生深远影响。俄乌冲突的时代背景是北约东扩对俄罗斯安全构成威胁。冷战期间,苏联为首的华约曾与美国为首的北约长期对峙,但在一系列军控条约的规制下,双方在欧洲的冷战并未演化成热战。而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1993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积极推行北约东扩政策,欲抢先进入东欧裂变后形成的“安全真空”,主要矛头是针对俄罗斯的,当然遭到了俄罗斯的竭力抵制。俄罗斯认为北约东扩至原苏联传统势力范围,是对俄安全利益的严重威胁和对俄大国地位的严重挑战。俄罗斯的抵抗在相当程度上牵制了北约实施东扩战略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高华 《世界知识》2013,(21):46-47
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北约介入了冷战结束后的四场域外战争:科素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但当2013年8月美国认定叙利亚发生“化武袭击事件”,准备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时,北约却明确表示不会参战,反对“在北约框架下实施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8.
北约东扩已进入商议时间和新成员阶段;俄国目前难于阻挡北约咄咄逼人的势头。美国和北约1996年上半年为支持叶利钦蝉联俄罗斯总统,曾暂停了北约东扩步伐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这个名词越来越频繁地在国际政治中出现。冷战结束后,西方在北约和欧盟双东扩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东扩目标直接瞄准原苏联国家。2008年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之后,西方改变了扩张策略,转而采取以软实力为主的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试图通过其在意识形态、文化和外交方面的优势继续挤压俄罗斯的地缘空间,而俄罗斯则被迫以能源和经济手段阻击对手。2013  相似文献   

20.
<正>"欧洲安全大厦"不切实际姜毅:俄罗斯关切的几个问题,包括北约东扩、欧洲反导系统建设,没有一个能在特朗普任内得到解决。美俄、欧俄之间的战略性、结构性矛盾仍将继续存在。所以,美欧俄安全关系的前景依然渺茫。冷战后俄与西方矛盾的焦点是,如何建立国际、特别是欧洲安全新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