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3月20日,《真实的黎巴嫩真主党》新书发布会暨叙利亚中东局势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中东学会名誉会长杨福昌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马凤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岳也在发布会上发表了致辞。《真实的黎巴嫩真主党》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中东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肖克(Karim Alwadi,叙利亚籍)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中东出现了两个新矛盾,一个是美军撤离后,伊拉克国内爆发的武装冲突,另外一个就是持续了数年的叙利亚内战。最近奥巴马挺闹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一路攻城略地的IS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杀害了美国公民,并且叫嚣要"血洗美国"。原本因为美国扳倒萨达姆政权,获得暂时安宁的中东核心地带,现在又是战火纷飞,叙利亚、伊拉克派阀林立,各派激烈厮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再次战火重燃。加上原本存在的伊朗核危机,中东核心地带形势复杂。中东的概念实际上,"中东"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欧洲中心论的色彩。英法德等老牌欧洲列强以自己为中心,将欧亚非的国家和地区按照距离自己距离的远近,分别称之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的第九年,这场牵动世界神经、搅乱中东格局的大规模冲突已经显露出步入尾声的迹象;与此同时,更加复杂与艰巨的叙利亚重建止乱时代缓缓拉开序幕。纵观多方面的新变化,叙利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阿萨德政府若能宽柔相济、扬长避短、妥处纷争,则叙利亚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4.
魏亮 《世界知识》2014,(24):40-42
<正>自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来,尤其是2010年12月"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后,中东地区再度成为全球难民问题的"重灾区"和焦点。在当前中东地区政治格局分化调整的浪潮中,美欧与地区大国更多地将注意力和资源投入到ISIS崛起、叙利亚动乱、伊朗核危机等问题上,作为非传统安全重要议题的难民问题未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和重视。值得关注的新变化中东难民问题是历史和现实交织的产物。地区内既有难民输出国,也  相似文献   

5.
叙以谈判:全面和平的关键叙利亚在中东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阿以冲突中,叙利亚曾直接参加了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1967年的六·五战争和1973年的十月战争。特别是在1973年的战争中,叙利亚与埃及联手重创了以色列。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稳操权杖26度春秋,成为中东政治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元老派铁腕人物。多年来,叙利亚一直高举抗击以色列的旗帜,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正是这种坚定立场,不仅使叙利亚成为阿拉伯抗以阵营中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使  相似文献   

6.
高婉莹 《世界知识》2023,(10):43-45
<正>2 0 2 3年5月7日,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召开外长会,同意恢复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叙利亚自2011年内战爆发后时隔12年重返阿拉伯“朋友圈”,意味着近些年中东地区出现的“和解潮”实现新突破。阿拉伯大家庭重新接纳叙利亚,显示出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致力于加强合作、消除地区冲突的共识,这为解决叙利亚危机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7.
正8月下旬以来,"伊德利卜"这个地名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上,而且各界不约而同地将其与"叙利亚最后一战"联系起来。迄今为止,发生在中东腹地叙利亚的这场战争已经延宕七年,其间也曾有过多次缓和机会和停火尝试,但最终都归于失败。这场备受瞩目的"伊德利卜之战"真  相似文献   

8.
正从二战至今,中东的战争几乎从未停止过。"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中东开始了新一轮动荡,发生在叙利亚、也门、利比亚等国的战争持续至今,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热战"进行得热火朝天的地区,成了新战法的演练场和新武器的试验场。其中,叙利亚战争最为复杂、影响也最大,从中可以看出当今战争的特点,并预判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开始发动对叙利亚"伊斯兰国"目标的空袭行动,表明俄在中东地区的强势回归,也标志着该地区地缘政治调整的开始。与此同时,普京总统明确表示不会派地面部队进入叙利亚,并一再强调支持包括现政权在内的叙利亚所有政治力量、民族和宗教团体共同参与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危机。普京深知俄罗斯无力支撑长期战争,其目的是借反恐在叙利亚的强势行动来赢得筹码逼使美国同意谈判并  相似文献   

10.
<正>从总体来看,2011年中东局势被称为"大变局",存在变好和变坏两种可能;2013年中东局势被称为"大乱局",已经不幸地坠入了坏的可能性;2014年中东局势则被称为"进入黑暗时代",短期内看不到希望之光。这一年里,叙利亚内战催生了"伊斯兰国"、伊拉克事实上分裂为三块、利比亚产生了两个政府,这些问题在短期内难有解决的可能性。然而,中东的形势永远是动荡中有机遇,机遇中有风险。2014年,中国与  相似文献   

11.
正做出撤军的决定是普京对叙利亚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向进行冷静判断的结果。撤军的同时,普京在叙利亚仍留有"后手"。2016年3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颁布命令,决定自3月15日起从叙利亚撤出主力部队。就如当初出兵叙利亚一样,普京的决定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动和种种猜测。那么,普京在叙利亚近半年的军事行动取得了哪些  相似文献   

12.
为安排身后事煞费苦心,但老子英雄未必儿好汉。除约旦国王侯赛因,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是中东又一位引人注目的政坛老将。哈菲兹·阿萨德1930年出生于叙利亚北部卡尔达哈的一个什叶派(阿拉维派)家庭,16岁加入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1970年11月13日获得叙利亚最高权力,1971年3月12日经全民选举当选为叙利亚总统,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在中东的表现出人意料:没有在伊拉克留下一兵一卒,北约空袭利比亚时低头垂手地坐在后排,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临战泄气。于是,关于美国中东战略收缩、战略撤退的小道消息在国际上不胫而走。2013年7月美国新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上任后,对美国中东战略进行重新评估,提出"外交优先、减少送入、避免战争"三项原则,坐实了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传言。  相似文献   

14.
正近段时间,俄罗斯在中东动作频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俄近年"重返中东"进程的延续。继去年9月出兵叙利亚以来,俄在中东影响力不断上升,已成为中东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角色,锋芒甚至盖过美国。未来,俄罗斯是否会"梦回苏联",重新成为与美国分庭抗礼的"中东巨人"呢?多管齐下,全面出击俄罗斯此轮发力的对象广泛,涵盖中东多个国家和热点地区,同时手段也更趋多元,综合利用了外交、军  相似文献   

15.
6月10日上午11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与黎巴嫩总统拉胡德通电话时因心脏病突发逝世。阿萨德的猝死对叙利亚政局和中东局势均造成重要冲击。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两个问题:叙利亚能否顺利实现权力过渡并保持内部稳定;叙以和谈以至中东和平进程将受到怎样的冲击。记不清是哪位名人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阿萨德的中东是不可想象的”!的确,阿萨德高深莫测,30年来在叙利亚大权在握,并始终作为一个关键人物活跃在中东政治舞台上。作为一个领土面积不足19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700多万的国家元首,他能够使几任美国总统“屈尊就教”。美国前总统卡特和布什称阿萨德是“天才”;基  相似文献   

16.
正4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美军联合英法盟军对叙利亚政府军的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三方共发射105枚远程巡航导弹,意在惩罚叙政府"动用化学武器"。此举不仅令叙局势骤然升级,还使得中东地缘博弈变得更加复杂。"表演式"空袭4月7日,已经接近尾声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的东古塔战场突然爆出"化武袭击事件",据西方媒体报道有70人死亡、500人受伤。回顾过去,美西方曾多次以中东政权"动用化武"为借口进行军事干预,比如小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战机被土耳其空军击落,机上两名飞行员弹射出舱。其中一名飞行员在下落过程中被地面火力打死。据报道,一支叫作"土库曼旅"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声称打死了跳伞的俄罗斯飞行员。这一事件在继续发酵、持续影响中东局势的同时,"中东土库曼人"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土库曼人属于突厥语民族,土库曼语是古突厥语的一支。生活在中东  相似文献   

18.
<正>中东已经碎片化李绍先:6月下旬,我刚刚访问了土耳其,一路交流也促使我思考,其中感悟最深的一点是,中东政治版图正在改写。现在的中东政治版图基本上是100年前形成的,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与法国秘密签订的瓜分奥斯曼帝国亚洲部分的《赛克斯—皮科协定》形成的。现在中东很多国家都出现了"碎片化"。首先是叙利亚,经过这几年的内战,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也就  相似文献   

19.
正"伊斯兰国"的崛起只是叙利亚冲突外溢的一个表象,要想消除"伊斯兰国"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首先停止叙利亚内战。这应该是西方国家在2015年吸取的最大教训。2015年12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旨在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冲突的2254号决议。在联合国推动下,阿萨德政权和反对派之间的和平谈判也将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联合国决议及随后的停火无疑让人们看到了叙利亚和平的曙光。但是,2254号决议能否给叙利亚带来真正的和平,当前的停火是否会像此前各种停火协  相似文献   

20.
叙利亚立场的转变成为推动和谈车轮转动的动力,美苏联袂主持会议使中东和谈形势出现了变化。阿拉伯国家态度灵活,以色列的条件仍然苛刻。中东和谈的车轮虽然“嘎嘎”有声,但能不能真正滚动起来,还取决于各方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