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3,(24):50-51
11月15日,西非国家冈比亚出人意料地单方向宣布与台湾断绝维持了18年的“外交”关系,成为马英九2008年执政后推行“活路外交”政策以来首个与台湾“断交”的国家,至此台湾“邦交国”降至22个。这一毫无预警的“外交”挫败,让原已深陷执政困境的马英九当局再次遭致岛内反对阵营的强烈抨击,其以“两岸休兵”为核心的“活路外交”政策也被拿出来重新检视。  相似文献   

2.
徐青 《世界知识》2010,(4):48-50
<正>救助海地是"活路外交"的一次具体亮相;"活路外交"奠定在大陆的善意基础之上,"玩小动作"的空间不多。马英九执政后,台湾当局提出"活路外交"政策,其中一项重要内涵,就是寄希望以非传统外交方式(不以建交为目的),为台湾对外关系和国际空间找活路。对外援助是非传统外交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5月18日至19日,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WHA)在日内瓦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会前曾在多个国际场合高调吹捧台湾"抗疫经验"、且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台当局重返世卫大会的美国"临阵退缩",最终没有就台湾参与世卫大会议题发起正式提案。台湾民进党当局全面迎合美国等西方政客"甩锅"中国大陆、幻想利用疫情炒作世卫涉台议题的政治企图遇挫。这出仓促谢幕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国内学界有诸多讨论,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不断提升美台实质关系,意在增加"台湾牌"的份量,将台湾问题与中美经贸摩擦、朝核等问题挂钩,以台湾为"外交筹码"与中国大陆进行讨价还价,实现美国在其他议题上的利益。一俟"筹码"价值榨干,美国则会对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019年,日本加强运筹周边外交,力争解决"外交悬案"。1月中旬,日俄在莫斯科正式启动和平条约缔约谈判。在日俄首脑明示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情况下,日本期望在日俄岛争问题上取得有利于己的谈判结果,但俄方的强硬立场令日方"期待降温",双方谈判前景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同时,日本对韩外交因劳工赔偿等问题而陷入僵局,日朝交涉也因此受到负面影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誓言推动以对俄、对朝外交为核心的"战后日本外交总清算",但  相似文献   

6.
正"台独"意识强烈的蔡英文上台后,回避"九二共识"、推行"柔性台独"政策,不断以"维持现状"误导国际舆论。针对台海局势的外部政治与地缘格局的新变化,蔡当局一心一意地要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和大陆做切割,依靠美日的支持扩大台湾的国际空间。作为辅助"外交"目标实现的软手段,蔡当局的海外文宣政策与手段也随之调整,指导思想与具体手法更具欺骗性与迷惑性。  相似文献   

7.
正8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一项"重大历史性突破":以色列与阿联酋在美斡旋下达成双边关系正常化协议。特朗普政府计划赶在大选投票前举行中东"和平峰会",正式签署阿以建交协议。显然,中东外交成果已经被特朗普政府当作罗列政绩、扩大支持的选战卖点。实际上,中东正在经历的大变局早已开始,特朗普政府精心展示的只不过是漫漫长夜中的一点星光。一个新中东即将诞生,但这个"新中东"不一定是世界希望看到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外交概念在中国的使用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具有不同特点,呈现出渐进发展的趋势.对经济外交概念的使用来说,2004年8月底召开的"全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会议"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它使经济外交概念的使用走出了新闻报道、学者研究的小圈子,而成为一个官方正式认定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正>8月6日,台北市长柯文哲正式创立"台湾民众党",并当选为首任党主席。创党大会除郭台铭和王金平两位"绯闻人士"送来藏头贺联外,几无政治大咖到场,创党大会更像是一场"柯粉同乐会"。但舆论咸称,长期对参选2020举棋不定、含糊其辞的柯文哲,终于研制成功了足以震撼和冲击台湾政治的"原子弹"。但一个月来,"台湾民众党"并未完全按照柯文哲精心策划的剧本发展,两者相  相似文献   

10.
人权外交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卡特政府正式提出并实施人权外交以来,人权外交开始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和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对美国人权外交政策产生的思想渊源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的人权外交。  相似文献   

11.
正1.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1979年1月29日,应卡特总统邀请,邓小平副总理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3.1979年3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4.1980年2月1日,《中美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订立于1979年7月。5.1982年7月,中美就中国网球运动员胡娜在美出走发生外交摩擦。6.1982年8月17日,中美发表有关美国对台  相似文献   

12.
<正>一九七一年七月十五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了一个“本世纪最大的外交奇闻”:他的特使享利·基辛格已于七月九日至十一日在北京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举行了秘密会晤,而且他本人也接受了中国的邀请,将于七二年五月以前的一个合适的日子访问中国.一九七二年二月,尼克松正式访华.双方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此举打破了中美之间二十三年的对抗和隔离状态,被称为美国战后外交战略的历史性转折点.然而,这一突破并未使中美关系立即正常化,一直到一九七九年元旦它们才终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什么原因使中美建交拖延了七年之久呢?本文试图从两国的意识形态差异,外交战略上的需要,台湾问题和国内政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以讨教于学者专家.史可鉴今,希望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历史分析,对认识当今中美关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继续推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大国外交,以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与周边国家建设命运共同体,形成地区合作的新动力。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第一"外交战略,并提出"印太新战略",给中国周边增加了新的不安定因素。两国外交战略出现重大变化,中美两股力量形成相当程度的抗衡和冲撞,使得中国周边外交形势出现新态势。我对2018年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有如下几点评估。一是中美对抗态势已成主流,但  相似文献   

14.
胡欣 《世界知识》2020,(7):74-74
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艰难时刻,美国再次落井下石。3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一致通过所谓"2019年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简称"台北法案"),要求政府协助台湾巩固"邦交"和参与国际组织。该法案是对中国内政的又一次粗暴干涉。台湾问题一直是美国制衡中国的工具,也是美国国内友华与制华、立法与行政、外交与安全、政治与商业等利益诉求长期纠缠的一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子产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铸刑鼎",开启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改革经济制度,创立"征赋"制度,重视外交和利用外交人才,支持社会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韩国与印度的关系出现了快速升温的迹象。3月27~29日,韩国外交部次官林圣男访问印度,与印方商讨加强经济合作、夯实两国"特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议题。其间,韩印宣布,为加强两国战略协商机制,将于年内正式启动韩印外交、国防副部长级"2+2会谈机制"。"2+2"会谈是两个国家之间重要的对话机制。目前,韩国仅与美国、澳大利亚两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国防领域的部长级"2+2会谈机制",印度则  相似文献   

17.
子产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铸刑鼎",开启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改革经济制度,创立"征赋"制度,重视外交和利用外交人才,支持社会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1月11日至12日,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办,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支持的"第七届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研讨会主题为"特朗普执政与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发展和新课题",旨在对2017年中国周边外交的新特点和新变化进行系统总结,同时对2018年中国周边外交的走向开展分析与预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外交部亚洲司参赞杨军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中美进入了两个不同的"新时代",两国外交战略出现重大变化,影响和导致中国周边形势出现了新态势。特朗普时代的外交战略是"美国第一",引发全球及亚太国家的普遍担忧,其"印太新战略"更增加了地区不安定因素。习近平新时代推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大国外交,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以建设命运共同体为战略目标,形成地区合作的强大新动力。中美两股力量形成相当程度的抗衡和冲撞,使得中国周边外交出现新态势。正确  相似文献   

20.
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中国的多边外交是从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逐渐兴起和发展的。冷战的结束,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为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尤其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和平、合作、发展"为基础而构建"和谐世界"的新型多边外交思维更是为中国的多边外交增光添彩。本文以中国多边外交的实践与发展为基础,对中国多边外交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