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28日至11月4日,蔡英文展开了其任内的第三次出访,"过境"美国夏威夷和关岛,对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简称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及所罗门群岛等三个太平洋岛国进行访问。蔡英文此次出访旨在巩固与相关国家的"邦交"关系,并借机提升台美实质关系。蔡英文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吗?在国际社会"一个中国框架"日益稳固的情况下,蔡当局如何才能确保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不会日益缩小?出访南太三国的两大考虑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蔡英文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其对外政策的主轴是"倚美联日抗大陆",妄图倚靠美日拓展所谓"国际空间",并大力推动"新南向政策",试图减少对大陆的结构性依赖。但由于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且在"外交"路线上由马英九当局的"活路外交"变为"柔性台独外交",导致台对外交往深陷尴尬境地。未来蔡当局将继续推行"倚美联日抗大陆"的政策,在美国对台政策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新一届政府上任已经一年。一年来,中国外交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变化,可以初步总结出下面四大新特征。第一,重视新兴国家,推动国际力量格局的平衡发展。传统上,中国外交以大国关系为核心,其中对美外交是关键。可是在新一届政府上任之初,国家领导人没有选择访问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访选择了俄罗斯,随后到访南非,参加在那里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两个月后,习近平的第二次出访选择了拉美。随后他又历史性地访问了中亚。总理李克强先去了南亚,随后到访东南亚;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初访南美。不到一年,中国领导人对"金砖国家"(除巴  相似文献   

4.
自民进党再次执政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十分热衷于在国际场合“拼外交”,除了祭出“体育外交”和“夫人外交”的法宝外,还企图在“出访”、“过境”、“正名”等问题上实现“外交”突破。可以说,其“拼外交”已经拼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时事概览     
展示外交新思维,中国高层频繁出访11月8日至19日,胡锦涛主席出访英国、德国、西班牙、韩国,并出席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随后将在北京同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会晤。布什将从19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金秋是中国高层外交的好季节。此  相似文献   

6.
正3月17日,中国宣布与冈比亚(台当局前"邦交国")恢复外交关系,在台湾岛内引发强烈震撼,一些舆论称之为台面临"外交崩盘"的前奏。次日,奥巴马正式签署美国国会提出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的法案,使之成为对美行政部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以彰显美国对台扩大国际参与的支持。在蔡英文正式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前两个月,这两起事件透露出的信号令人关注。"外交休兵"将终结"外交休兵"是马英九当局自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曾经盛极一时的台湾第三大党"时代力量"正值多事之秋。先有"立委"黄国昌揭发蔡英文出访专机特勤人员走私香烟,引发震撼台湾政坛的"私烟案"丑闻,"大绿"与"小绿"关系一度紧绷。随后,不分区"立委"高璐·以用被爆出办公室助理违法领取补助费,遭党的纪律委员会除名,失去"立委"资格。随着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临近,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台湾2020年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临近,美国一改以往低调支持某个政党或特定候选人的做法,频频向民进党和蔡英文抛出"关爱的眼神"。近期,美国还直接走上前台,借助对台军售、向蔡提供"高规格过境礼遇"等动作,全面配合民进党"抗中"选举主轴,企图拉抬其选情。美国"用心良苦",强势且深度介入台湾选举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扶持"代理人",实现所谓"以台制华"战略图谋,值得我们关注与警惕。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1月的亚洲五国行在中国带热了"印太"一词,研讨"美国印太战略"的会议此起彼伏。很难想象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出访会有类似效果。这折射出一点:美国依然是对中国外交影响最大的国家,虽然影响程度正在明显下降。那么,该如何研判"印太战略"?首先,出于战略文化与力量平衡两方面的原因,美国(主要是共和党建制派)需要这个战略。西方战略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必须确定对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战略。就美国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首相安倍2013年以每月至少出访一次的频率访问25个国家、"华丽"地启动了"地球仪外交"后,在2014年第一个月份进一步扩展其"地球仪外交"射程、全力开展"全方位"首脑外交。当我们转动地球仪"俯瞰"安倍倾力推进的"地球仪外交"时,发现安倍"地球仪外交""忽略"了日本的近邻——中国,且安倍足迹遍布中国周边和中国的重要朋友——非洲,这  相似文献   

11.
正在外交过程中,夫人随访能够更好地传递女性作为使者的温和、友善的形象,不可忽视,起到为整体外交工作增色的作用。"夫人外交"作为国家外交的一种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日趋凸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国家领导人夫人们,在各类外事活动中频繁出现,夫人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方式渐成惯例,她们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从传统到现代夫人外交自古以来,中国皇帝在接见外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1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乘空军一号专机抵达泰国首都曼谷,开始了对泰国、缅甸和柬埔寨三国的访问,这是美国总统自越南战争以来首次在出访亚洲时只访问东南亚国家.这一"出"一"进",反映了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正经历着巨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正6月13日,台湾2020地方领导人选举民进党内初选民调揭晓,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以大胜对手——前"行政院长"赖清德8.2个百分点强势出线,确定将代表民进党角逐2020选举,争取连任。这个结果和两个多月前很多人的预测大相径庭。在岛内舆论看来,民进党党内初选就是一出蔡英文"耍赖"的大戏,而民进党所谓的"民主招牌"也被彻底证明不过是谎言而已。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9日至6月9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赴美访问,拜访了美国政界、商界、学界和侨界,集中阐述了其大陆政策和对美政策。从目前各界反应来看,蔡英文此行达到了争取美国谅解的目的。然而,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会在2016年台湾"大选"中支持蔡英文呢?  相似文献   

15.
正2月19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蔡英文在接受其专访的时候,正式宣布将投入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对于蔡英文来说,在过去执政的近三年间,不仅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台湾经济也步入困境,其民调始终徘徊在谷底。2020年,蔡英文将迎来也许是她人生的最后一场选举。既然没办法让台湾"货出去"——通过改善经济和民生赢得连任,蔡英文只能"豁出去",放手一搏,试图从谷底翻身,赢得2020选举。  相似文献   

16.
李登辉先生3月4日至6日对新加坡进行为期四天“正式访问”。这是李“总统”去年1月就任以来的首次出访。新加坡与台北之间关系不错。因此,李“总统”首访新加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亲自探索台北“弹性外交”的路子。遗憾的是此访未能如愿,反而诱发了各方的优虑和不满。在李“总统”出访前夕,发生了台北方面不愿听到的事情。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吴作栋宣布新加坡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消息传来,引起台北的关切和震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的5~6月,越南的外交犹如其天气一样炽热。越南领导人不但在国内频繁接待了多国领导人来访,而且还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周边国家和中、美、日、俄等大国之间。5月11~15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正式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底6月初,越南总理阮春福先后对美国和日本进行了访问;预计6月底前,陈大光还将访问俄罗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阮春福总理在访问美国和日本期间都谈及南海问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主席就任以来的第一次外交出访,就显示了非同寻常的气势和意义。从5月26日至6月5日,在短短11天里,中国新任国家主席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三次会晤,参加了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在法国埃维昂参加了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这次出访成就巨大,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胡主席结束访问回到北京几天后,本刊记者采访了随同胡主席出访的外交部有关地区和业务司的五位司长。在他们的回忆中,那11天永远是鲜活和生动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3月20~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古巴和阿根廷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无疑是"历史性"的,奥巴马不仅成为88年来首次到访古巴的美国在任总统,也成为20年首次到访阿根廷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只到访了拉美的两个国家,但对整个拉美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古"框定"和解方向奥巴马访问古巴无疑在美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一次"外交破冰之旅",它标志着美  相似文献   

20.
<正>在越南战争结束40周年之际,2015年7月6日~10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率越共代表团访问美国,实现历史上越共最高领导人首次对美国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阮富仲表示,"这是20年前不可思议的长足进展";两国"从仇敌变成朋友"。有媒体认为,美越关系由此进入"蜜月期",越南"亲华派倒向亲美派",美越将"联手制衡中国"。美国总统奥巴马7月7日在白宫与阮富仲会谈后表示,美越两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建设性关系。对于美越关系来说,时间既是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