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几年智利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各项经济指标普遍看好,被认为是拉美地区经济最成熟的国家。今年,智利又成功地避免了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冲击,被称为是拉美投资风险最小的国家。一些国家纷纷效法“智利模式”。美洲银行将智利看作拉美的样版,德国报刊称其为“一只拉美虎”。  相似文献   

2.
现在拉丁美洲有多少印第安人,众说不一。设在墨西哥的美洲印第安人研究所所长何塞·马托斯·马尔估计为2740万~3740万;新闻媒介的通常报道为4000万。英国《拉美特别报道》称,拉美印第安人为2560万,约占本地区总人口的6%。分布在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智利、阿根廷五国的克丘亚族印第安人为拉美最大的印第安  相似文献   

3.
阿根廷继智利、秘鲁、墨西哥之后,于1972年2月19日与中国建交。阿根延是拉美的一个大国,与中国的关系很早就有发展。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通过提案的过程中,拉美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其中阿根廷投了弃权票,而这个弃权票也就相当于是赞成票,起码  相似文献   

4.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拉美左翼政党在地区的政治空间不断得到拓展.2021年,秘鲁、洪都拉斯、智利左翼政党相继赢得总统选举;哥伦比亚左翼政党"进步运动"的发起人、波哥大前市长古斯塔沃·佩德罗在该国2022年大选民调中遥遥领先;巴西左翼劳工党人、前总统卢拉获得2022年巴西大选候选人资格,成为2022年巴西总统职位的...  相似文献   

5.
正4月13日,第八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会议的主题之一便是反腐,在西半球各国围绕委内瑞拉危机、美拉关系等问题吵得一塌糊涂的混乱局面下,各方却在加强反腐合作方面达成共识,凸显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拉美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毒瘤。"洗车行动"揭开腐败黑幕近年来,拉美腐败案频频被媒体曝光,拉美俨然已经成为全球腐败"重灾区"。特别是巴西,政商勾结、权钱交易、企业海外扩张失控,几乎成为拉美腐败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在日本参院选举中失利的秘鲁前总统藤森真是个不甘寂寞的人物——虽然身在大洋彼岸,被软禁在智利,却以"最后的武士"自诩,参加了  相似文献   

7.
全球马铃薯研究与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马铃薯的起源及全球传播 马铃薯的起源中心 共同的观点:南美洲安第斯山区 不同点:智利(Juzepczuk&Bukasov)、秘鲁和哥伦比亚(Salamon): 一般认为:起源于秘鲁和智利的安第斯山区。 马铃薯极有可能最初在的的喀喀湖一带被驯化 马铃薯从起源中心向外传播 从南美洲到欧洲途径:  相似文献   

8.
打破狭隘,实行变革,智利在拉美国家中脱颖而出。智利地处南美,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盛产铜.相比一些拉美大国,如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智利过去在政治和经济上可谓"狱狱无闻"。有人曾这样说:从南美第一大都市圣保罗(巴西)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就好比从一座萦华的省城到了一个偏僻的县城.那里街道狭窄,房屋陈旧,  相似文献   

9.
正8月3日,智利正式颁布"禁塑法",禁止全国所有超市、商铺向顾客提供塑料袋。智利由此成为拉美首个全面禁止商家向购物者提供塑料袋的国家。"禁塑法"规定,自8月3日起,全国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将有六个月缓冲期,在此期间最多只能向每名购物  相似文献   

10.
正1月22日~24日,中国—拉美加勒比论坛(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成功举行,这是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响亮号召之后,中国外交新理念在外交实践上的重大实践。中拉已成"天然合作伙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于2013、2014年和2016年进行了三次"拉美行",李克强总理2015年访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80年代,玻利维亚因被智利战败而丧失了出海口,成为内陆国家。此后,它与智利的领土争端延续了一百多年。两国曾多次为此举行谈判,但都未达成任何谅解。在拉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和邻近国家的斡旋下,智、玻今年重开谈判,但谈判却中途夭折……  相似文献   

12.
今年12月17日是19世纪初叶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西蒙·博利瓦尔逝世150周年纪念日。博利瓦尔1783年生于委内瑞拉。为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拉美民族独立的事业,他参加过472次战斗,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他领导国内民众,联合拉美各国的爱国力量,长期浴血奋战,先后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委内瑞拉人民称他为“开国之父”,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国尊他为“解放者”,玻利维亚以他的名字为国名,拉美许多国家的首都都有他的纪念碑或塑像。  相似文献   

13.
3月中下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访问时,发表了未来对拉美的新没想,其中在首要位置用了相当篇幅强调,拉美安全已经对美国和拉美构成全面挑战,“美洲现在最关心的是她的人民和社会安全……犯罪集团和毒品走私团伙不仅威胁着我们公民的安全、经济发展和投资,而且更是直接威胁到西半球的民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快赶双边自贸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拉美进行访问期间,与智利总统拉戈斯共同宣布启动中智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2005年1月25日,中国与智利贸易谈判委员会就双边自由贸易问题举行第一次会议。智利是拉美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国家,国际舆论认为,中智正式启动自由贸易谈判,不仅开始了中国与拉美自由贸易谈判的新进程,而且意味着中国这一快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正在发动一场全面的自由贸易攻势。WTO步履维艰,FTA大行其道由于成员方利益冲突,矛盾错综复杂,世贸组织(WTO)新一轮贸易谈判(即“多哈回合”)自坎昆会议(2003年9月)之后便…  相似文献   

15.
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涌现出的著名军事家。其军事上的主要贡献是制定和实施了解放南美洲的战略计划 ;对智利和秘鲁的殖民军实行“攻心”政治战 ;重视士兵的训练 ;强化后勤保障工作 ;组建智利海军 ,从海上向西班牙殖民军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代中期以来,拉丁美洲有13个国家先后为军人所统治。近几年,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发展,拉美政坛风云变幻,许多军政权也提出要向“民主化”过渡。从1978年巴拿马开始,已先后有巴拿马、厄瓜多尔和秘鲁三国军政权向文官政府交了权。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苏里南、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十国的军政权大多数也已提出了“恢复宪制”的时间表。在广大人民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斗争的强大压力下,“民主化”在拉美已形成一股新的政治潮流。从“考迪罗”到“猩猩派”拉美军人执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独立战争(1810—1826年)后出现的“考迪罗主义”。“考迪罗”(caudillo)原是首领、头目的意思。独立后拉美大多数国家的政权相继为军事头目所攫取。于是“考迪罗”逐渐成为军事独裁暴政的代名词。“考迪罗”代表封建大庄园主的利益。执政的军事头目不惜使用最残  相似文献   

17.
霍乱肆虐拉美、非洲 1月下旬从秘鲁开始,霍乱迅速蔓延至厄瓜多尔、巴西和智利等拉美国家,25.15万人被传染,2168人死亡。霍乱还侵袭了非洲20多个国家,死亡近7000人,患者达7.5万。非洲大旱 1992年,非洲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时间最长的本世纪最严重的干旱,尤以南部、中部和东部非洲为甚。严重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饥荒威胁20多个非洲国家。南部非洲因干旱有1800万人挨饿;苏丹约有500万人面临饥荒和营养不良;索马里由于内战和干旱,全国有45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其中30万人被夺去了生命。墨西哥瓜市煤气大爆炸 4月22日,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发生煤气大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1470人受伤,许多人失踪;1124座住宅、450多家商店、600多辆汽车、8公里长的街道以及通信和输电线路被毁坏。  相似文献   

18.
贫困是拉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拉美国家的任何一位当权者都为此而头痛,秘鲁也概莫能外。1990年做了总统的藤森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政府的主要目标之一,并为此付出了艰苦努力,但穷困仍然是秘鲁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正南美国家虽然发展水平不一,但是在中国的媒体报道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通常被理解成一个发展中国家集群,而且存在严重的经济停滞、政治变迁、族群政治问题,在这个区域进行跨国互动,能否超越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业化窠臼,实现前瞻设计和跨越式发展,这考验中国决策者和海外中国投资者的智慧。2018年1月22日,当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召开之际,笔者正在巴西、阿根廷、智利三国进  相似文献   

20.
圣地亚哥,是欧洲宗教中保护神的名字。全世界有不少城市、河流、岛屿都是用“圣地亚哥”命名的,在拉美12个国家里都有以“圣地亚哥”为名的城镇。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是这些城镇中的佼佼者。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它象飘逸在太平洋东岸的一条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