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31日,黎巴嫩议会选举基督教政党"自由爱国运动"创始人米歇尔·奥恩为新一任总统,从而结束了长达29个月的"总统空缺"状态。虽是"蕞尔小国",但黎巴嫩始终在中东地区政治中扮演着"晴雨表"和"风向标"的作用。此次黎巴嫩"千呼万唤"选出新总统,既反映出其国内政治重新洗牌,也折射出整个中东政治发展的新方向,预示着地区力量对比的新变化。对于中东局势的观察者来说,黎巴嫩总统为什么会如此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中东地区国家的"选举年",埃及、土耳其、突尼斯、黎巴嫩、伊拉克等相继举行了不同形式的选举。其中,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突尼斯伊斯兰复兴运动党在地方选举中占据上风;黎巴嫩真主党及其政治盟友在议会选举中拿下超过半数议席……"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政治伊斯兰力量一度势头强劲,在多个国家上台执政,成为一支影响国家和地区政治格局的重要力量。但在2013年前后,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已  相似文献   

3.
2月14日,在全世界有情人喜度佳节之际,黎巴嫩人却得知了一个痛苦消息:有“黎巴嫩先生”之称的著名政治家拉菲克·哈里里丧生于一起汽车炸弹事件中。作为黎巴嫩政治棋盘重要一粒棋子的哈里里之死,在黎巴嫩和中东引起不小的震动。1944年11月1日,哈里里出生于黎西部著名海港城市西  相似文献   

4.
美国副国务卿帮办墨菲以总统“特别政治代表”名义在中东奔走了二十多天,现在已经回国了。这个专搞颠复阴谋活动的老手自已也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太肮脏,见不得入,因此一切都严加保密。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他的诡密行踪和罪恶活动仍然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墨菲的活动是同美国对中东的军事侵略紧密结合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登陆的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就把他派到中东。根据事后各方面的消息看来,墨菲此行的任务主要是配合美国的军事行动,进行政治阴谋,先控制住黎巴嫩、约旦,建立桥头堡,以便作为进攻伊拉克共和国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跳板。操纵黎巴嫩的选举墨菲操纵黎巴嫩总统选举所玩弄的招摇撞骗手法,写下了美国干涉小国内政史上最肮脏的一页。他  相似文献   

5.
中东地区的形势近来急剧恶化,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和复杂化,在黎巴嫩北部城市特里波利的巴勒斯坦军民和当地黎巴嫩居民不断遭到无辜流血牺牲,阿拉法特及其部队被迫从巴达维难民营撤往特里波利市区。这一严重局势引起全世界一切同情巴勒斯坦正义事业的人们极大不安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通过美国中东特使墨菲的斡旋,在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主持下,黎以于11月重新就解决以从黎南部撤军的问题,举行军事谈判.从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以色列从其占领的黎巴嫩地区撤军的问题.1983年5月,美国一手促成黎以就撤军问题达成协  相似文献   

7.
1983年7月26日,我奉命赴我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工作,任政务参赞. 黎巴嫩是中东的一颗明珠.首都贝鲁特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不仅是中东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各国的情报中心和中东的神经中枢,各国研究中东问题的专家云集于此,而对外交官来说,这里是最理想的外交舞台.  相似文献   

8.
黎巴嫩国土面积略超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400多万,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国。然而,黎巴嫩在中东、乃至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却远非其面积和人口所能反映,这与黎巴嫩拥有一支庞大而极具实力的“海外军团”有着很大关系。据多家研究机构估计,侨居海外的黎巴嫩公民及外籍黎裔人士多达  相似文献   

9.
黎巴嫩     
黎巴嫩在中东地区,是一个小国。面积一万零四百平方公里,人口三百零六万。国家虽小,但它是世界上出名的多事之地。它自一九四三年独立以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政府频繁更换,内战时起时伏;外国多方干涉。一九七五年四月爆发的内战,到一九七六年秋天才结束。内战期间,死伤人口逾十万,逃往国外人口六十万,财产损失多达一百二十亿美元。一九七八年,黎巴嫩内战又几起几落,时停时打,经久未了。今年三月中旬和四月间,以色列一再炮轰黎巴嫩南部。同时,以色列军用飞机也多次侵入黎巴嫩领空。多年来饱经外患内乱的黎巴嫩,至今仍然不得安宁。黎巴嫩内战外患所以这样持续不断,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外根源的。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4日,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在出访沙特阿拉伯期间突然宣布辞职,并称自己"感到将遭暗杀"。此事迅速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不仅让黎巴嫩政坛人心惶惶,引发沙特与伊朗隔空口水战,更牵动着美欧等域外大国的敏感神经。黎巴嫩虽小,但在历史上多次成为中东冲突的风暴眼和导火索,此事的后续影响值得密切关注。"逃亡"还是"解雇"?哈里里这个名字在中东可谓家喻户晓,几乎成为黎巴嫩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位于黎巴嫩北部城市的的黎波里附近的巴里德河巴勒斯坦难民营从今年5月20日起就开始牵动中东地区另一根脆弱的神经——使深陷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人民的革命斗争刚一取得胜利,美英帝国主义便公然采取军事行动相继侵入黎巴嫩和约旦,从而引起了阿拉伯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无比的愤怒。帝国主义侵略中东的目的何在呢?我们知道,美英帝国主义侵略中东,除了军事的政治的目的之外,最基本的就是在经济上夺取中东的石油资源,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们一贯地采取一切手段来镇压民族独立运动。在掠夺中东石油这个方面,美英两国是主要的竞争者;而在镇压民族独立运动的方面,它们又往往勾结起来,狼狈为奸。因此,美英两国在中东的矛盾与暂时的一致基本上是围绕着争夺石油利益和镇压中东民族解放运动这一中心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
人们最近似乎很难把以色列总理佩雷斯与中东和平推进者的形象相联系。他下令武装袭击黎巴嫩,甚至一直炸到贝鲁特郊区和贝卡谷地,造成大批黎巴嫩居民伤亡和逃离家园;封锁黎巴嫩海上交通,炮轰沿海  相似文献   

14.
不许转移目标美英帝国主义者这次武装侵略中东,破坏世界和平,立即受到强大的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许多亚非国家的谴责和警告,同时在世界各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中激起暴风般的抗议示威运动。经过一场紧张的斗争,美英侵略军队不得不暂时在黎巴嫩和约旦停顿下来。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在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所进行的这次坚决斗争中,已经取得重大的胜利。但是,美英帝国主义者不仅没有撤退自己的侵略军队,反而继续向中东地区增兵,进行战略部署,对阿拉伯东方各国采取包围阵势,同时加紧政治阴谋活动,企图分化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和削弱它们的抵抗意志,为进一步扩大侵略和制造战争准备条件。因此,帝国主义的野心未死,中东地区的战争危险没有消除,各国人民还须进一步加强团结,对帝国主义进行更集中的斗争,迫使美英侵略军队从黎巴嫩和约旦滚出去。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往往习惯从权力、政策、地缘政治等视角来解读当前中东局势,而身份政治这一重要因素常常被忽视。其实,当今中东动荡局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份认同发生危机而导致的。身份政治是中东政治的一个特色。"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既是哲学命题,也是长期困扰中东地区国家和人民的政治难题。在中东,世俗主义、伊斯兰主义、教派主义、民族主义、部族主义以及宗教极端主义等各种主义背后其实都潜藏  相似文献   

16.
王震 《世界知识》2014,(18):62-64
<正>近年来,作为中东地区大国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意识形态、能源出口、核不扩散及其他地区热点问题上一直龃龉不断。随着近期"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快速崛起,双方围绕"伊斯兰国"所进行的地缘竞争也日渐白热化。伊朗和沙特在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所进行的地缘政治争夺表明:在美国加速撤离中东的大背景下,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区域内的大国正在积极推动中东秩序重组并努力寻求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地区环境。  相似文献   

17.
7月28日凌晨,在黎巴嫩南部纳巴蒂亚省的吉卜希特村附近,一架直升飞机突然降落,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从直升飞机里钻出25名以色列特种部队军人,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一家住宅,劫持了住宅主人及另外两人,尔后飞机腾空直飞以色列而去。被以色列绑架的人叫阿卜杜·克里姆·奥贝德,是黎巴嫩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地区的领导人,另两个人是他的助手。这起绑架事件立刻在黎巴嫩、中东地区和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色列遭到许多国家的谴责。事发后,黎巴嫩真主党的“世界被压迫者组织”威胁说,如果以色列不尽快释放奥贝德,那么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威廉·希金斯将被绞死。以色列对这一威胁未予置理。7月31日,“世界被压迫者组织”宣布,希金斯已被处死。该组织还提供了希金斯被绞死时的录  相似文献   

18.
最近时期,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伊拉克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要根本改变了中东的形势。美英帝国主义妄想保持其殖民阵地,扑灭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火焰,迫不及待地对黎巴嫩和约旦实行武装侵略。现在,阿拉伯人民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茶的争取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他们的正义斗争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有力支援。事实再一次证明,中国、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是阿拉伯人民最坚决最忠实的朋友。“全力支持伊拉克和黎巴嫩人民的正义斗争”和“制止美英帝国主义对阿拉伯人民的侵略”两书辑集了中、苏两国政府关于反对美英侵略黎巴  相似文献   

19.
第三章——华沙会谈台湾海峡危机 1957年,艾森豪威尔继续执政。此后一段时期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全世界反对美国的呼声高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中东地区也出现了新的形势:黎巴嫩亲美的夏蒙政府被推翻;伊拉克爆发了推翻王朝的革命。美国为了扑灭中东的反美火焰,于1958年7月-10月出兵黎巴嫩。美国的这一举动更遭到全世界的一致声讨。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一为了转移世界舆论对中东局势的关注;二为了扩大对中国的威胁,积极鼓动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蒋介石集团派出飞机,远至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等省散发传单,空投特务,轰炸福建,骚扰江浙,“反攻大陆”的叫嚣和破坏活动甚嚣尘上。美国这时从本国和地中海调派了大批军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中东的一些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地区曾不断出现联合国部队。直至目前仍有这类部队在塞浦路斯、黎巴嫩等地执行任务。临时部队联合国部队是临时组成的部队,一俟任务完成即宣告解散。截止目前,联合国共组织派出了8支部队,其中除1950年派往朝鲜的所谓联合国军是一支在美国包办下打着联合国旗号的侵略军外,另外7支联合国部队称为“维持和平部队”。这7支部队有3支派到中东,即第一期中东紧急部队(1956年11月—1967年5月),第二期中东紧急部队(1973年10月—1979年7月)、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1974年5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