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健美操院队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易损伤的部位、损伤性质、规律并思考致伤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今后健美操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谭健 《科技信息》2012,(13):289-289,280
目的:为了了解运动损伤在我国北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学生群体中的发生情况。方法:笔者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哈尔滨学院体育系的100名健美操专修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所得数据显示:在该学生群体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达82%,并且运动损伤的发生时间多集中于1~3月份和10~12月份,而损伤程度多为中、轻程度的急性运动损伤。结论:造成我国北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当;训练前伴有运动性疲劳;技术动作不合理;场地因素;季节因素;心理因素。我国北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应适当采取措施,避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以保证正常的教学、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3.
对参加福建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的199名残疾人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探究其损伤特征与原因.研究表明:慢性损伤多于急性损伤;肌肉损伤和韧带拉伤是主要的损伤类型;常见的损伤部位有大腿、踝、小腿、腰等;运动损伤常发生在专项训练过程中且对训练产生一般影响.损伤原因主要为训练组织不当、身心状况不佳、缺乏自我管理和环境因素.基于调查分析,为残疾人运动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知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训练因素,如疲劳过渡、局部负荷过大、缺乏保护和运动损伤知识等。因此提高训练水平,提高运动损伤意识,重视对急性损伤的及时处理是减少损伤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力量与柔韧训练能力是健美操考生训练的基础,它是成套动作完成得分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体育高考健美操专项考生的力量与柔韧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现在健美操专项考生力量与柔韧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训练时间短,训练结构不合理,训练内容贫乏、针对性不强。本文详细阐述了目前湖南省健美操高考队的训练情况及健美操专项考生身体各个部位力量与柔韧综合训练方法,旨在为湖南省健美操专项考生的力量与柔韧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赵艳薇 《科技信息》2014,(1):158+164
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健美操队队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调查运动员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情况。结合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及各专业的技术特点对损伤的三个主要部位踝关节、膝关节、肩带、腰、等的损伤原因从解剖学、生理学和训练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建议对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重视技术培养、重视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减轻损伤对机体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运动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主要发生在踝、腰、手、腕、膝、大腿和足等部位;最容易造成损伤的项目是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体育项目.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从而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三峡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2010级和2012级羽毛球主项训练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运动损伤发生的诱因、容易损伤的部位、损伤的时间和地点等,探讨羽毛球主项训练专业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提出有针对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羽毛球主项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训练和比赛等其他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为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和伤后的康复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要求在快频率的节奏下完成各种跳跃、转体、劈叉等技术动作,动作幅度大,易发生运动损伤.调查研究表明,其运动损伤种类为关节损伤、肌肉与肌腱拉伤、骨膜炎及骨骺损伤等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其中急性损伤占62.5%.分析了健美操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途径,为预防与减少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跆拳道专项班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在跆拳道运动中专项班学生损伤发生的原因,损伤部位及其性质。文章主要针对跆拳道项目中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如踝关节、膝关节及韧带等几项内容作具体分析,根据跆拳道项目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跆拳道运动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场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及理疗跟踪的手段,对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伤病率为100%,常见损伤部位的分布特征表现为关节损伤居多,肌肉损伤居次;损伤部位中居前4位的依次是腕、踝、腰、膝,并表现出:肩、腰、髋、踝部损伤与运动等级呈明显的正相关,颈、肘、腕、膝部损伤与运动等级呈正相关,足趾损伤与运动等级呈负相关的特征。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为急性损伤,但是慢性损伤(48.18%)也不容忽视;90%的现役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都是带伤训练,因伤完全停训者占到10%;在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运动损伤多发于赛前训练周、技术训练课、及做C组难度动作时。建议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队教练员和运动员定期参加损伤知识与预防技能的培训,以增强训练中防伤控伤的自觉自主性。运动队管理中积极建立运动损伤报告制,加强对伤病的长期监控及干预。  相似文献   

12.
陈蓉 《科技咨询导报》2011,(28):236-236
随着我国健美操运动的飞速发展,在健美操运动中发生损伤不可避免。其中运动损伤多以肌肉扭伤、韧带拉伤、关节损伤和皮肤损伤等情况为主,并且运动者对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常识缺乏。本文通过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运动者提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王健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3):125-127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武汉地区部分体育院系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运动损伤与人体生物节律关系密切,在生物节律的临界期易发生急性损伤,常见的如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等;在体力低潮期与多重低潮期易发生慢性损伤,如髌骨劳损、骨膜炎等.研究人体生物节奏与运动损伤之间的关系,对预防、减少运动损伤,科学地指导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群众体育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省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率较高;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和专项训练中;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腰部;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局部负荷过大和犯规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普通大学生在篮球专项课教学中发生的损伤的原因、部位、性质及时间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现实状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河南省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率较高.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和专项训练中;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腰部;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局部负荷过大和犯规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钟田成 《科技信息》2009,(22):203-203
本文对河源市体育运动学校三个年级的四百多名学生在校时期出现的不同专项训练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出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一般规律,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1月—12月期间,对在西安参加冬季集训的47名高水平投掷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47名运动员中有45名运动员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患伤率高达94%,人均受伤2.87次,而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专项训练和过渡时期;各项目急性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膝关节、肩部、腕部,慢性损伤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腰部和肩部;运动员损伤原因影响程度居首位的主要是技术动作不合理和肌肉力量不足等。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我国优秀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党剑 《科技信息》2008,(31):212-212
探讨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及损伤的特点,分析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致伤原因、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提高竞技健美操训练的科学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蒋建英 《科技资讯》2012,(31):231-231
本课题以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武术专项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09、10、11级武术专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武术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特点,并提出预防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西安市体育运动学校100名学生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100名学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总患病率达100%。损伤主要发生在专项训练时,损伤性质以急性转慢性为主,其中腰部、足部、肩、膝、小腿为最好发部位,肘关节、躁关节、小臂、大腿、指、腕、背也较为常见。准备活动不足或过大、麻痹大意、运动负荷过大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根据运动损伤调查结果,提出了防止运动损伤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