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导致电缆外护套发生故障的原因,其次阐述了传统的用于电缆故障定位的电桥法和跨步电压法,并利用电桥法首先对舒汇线110kV电缆故障点实行了预定位,然后利用跨步电压法对故障点实行了精确定位.实际测量结果证明,预定位的电压降法结合精确定点的跨步电压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110kV电缆外护套的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2.
电缆外护套试验,是衡量电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电缆运维部门有针对性地运行、检修工作的重要依据。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橡塑绝缘电缆外护套试验,重要电缆试验周期为一年,一般3.6 k V/6 k V及以上电缆试验周期为3年。该文简要叙述了单芯电缆外护套绝缘良好的重要性,结合110 k V海机线外护套绝缘电阻测试、故障查找对绝缘电阻不达标的几点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铁芯多点接地为变压器运行常见问题,给变压器运行带来重要影响。通过一起500 k V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介绍了通过变压器油的色谱分析、三比值法、产气速率、接地电流等来判断电力变压器的故障性质,进入变压器本体对故障点进行查找,故障原因为铁轭地屏接地线破损与夹件短接,并对故障点进行了有效的处理,消除了铁芯多点接地问题。  相似文献   

4.
110kV电缆外护套故障查找与处理的目的是使已故障的外护套处理后接近达到了电缆原有的密封、防水、机械强度及电气上的要求,外护套故障点修复成功。本文将针对110kV电缆外护套的相关故障问题展开研究,实现对这一环节的分析处理,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保证日常工作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某110k V变电站工程条件和特点,对该站的主变智能化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本阶段智能主变的实现方式、各智能组件的安装位置,主变智能化方案包含的智能组件和智能功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某110k V变压器为例,对110k V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试验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止110k V变压器出现匝间短路故障的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10k V智能变电站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110k V智能变电站技术在宜春电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别选取福建省泉州市110k V全户外和全户内变电站对其周边环境的工频电、磁场强度进行监测,分析变电站电磁辐射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灿  王渊明 《科技资讯》2014,(31):79-80
该文分析某110k V变电站主变10k V侧后备保护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动作,使低压侧断路器跳闸的情况,主要根据对10k V竹蓬线051断路器的保护动作信息、10k V茶厂线052断路器的保护动作信息以及1号主变10k V低后备保护动作信息的分析,最终得出动作原因为110k V大渡岗变电站10k V茶厂线、竹蓬线故障,两条线路的过流Ⅰ段保护均动作,但10k V茶厂线断路器未及时跳开,因而使1号主变10k V侧后备保护复压过流Ⅰ段满足动作条件,故1号主变10k V侧后备保护动作跳开了001断路器。  相似文献   

10.
选用实测和对比的方法,对新郑市城后110 k V变电站和苇河110 k V变电站电磁辐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变电站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城市输电网络在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如:架构复杂,线路敷设混乱,设施陈旧等等。而随着人们对于电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的城市输电网络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变,110kV电缆线路逐渐接替架空线路成为城市输电网络的骨干网络。如何做好110kV电缆线路的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保障城市的用电需求成了当前电缆线路工作者努力的课题。在电缆运行过程中,金属护层起到电磁屏蔽及防止外力破坏的作用,合适的电缆金属护层接地方式不仅对设备载流量有积极的影响而且有利于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主要论述了110kV电缆线路护层接地方式及护层保护问题,希望对城市输电网络的改进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为了快速定位110 kV地区电网中的T接线路故障点,提出并建立一种采用广义量测方法的T接线路故障测距系统,该系统由分布式采样终端、通讯网络以及综合分析研判中心3层网络结构构成;分布式采样终端以场检测原理为基础,通过无接触式感应行波采集装置采集行波的突变信号,再由通讯网络传送至综合分析研判中心进行测距分析。结果表明:无接触式行波感应装置以场检测为基础,可替代传统的电压或电流互感器,减少停电安装对电网运行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某地区电网的110 k V线路T接线进行分析,发现行波采集测距理论可较好地解决该地区电网的故障测距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结合110k 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必要性,以及输电线路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阐明了110k 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对某110k V变电站10k V备自投装置过负荷联切误动作事故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站10k V备自投装置过负荷联切功能存在的缺陷,在过负荷联切动作逻辑上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110 k V变电站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两回以上的110 k V线路,一般使用的是一主一备加备自投装置,这样的装置能够有效保证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备自投主要是指当主供电源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到工作当中,保证用户能够进行不间断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装置。该文主要从备自投动作的常见方式入手,针对110 k V变电站的备自投情况,对110 k V变电站备自投动作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补救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某项目电缆运行中外护套的故障为例,提出外护套故障存在的严重性。对用跨步电压法查找电缆外护套故障过程中,在交叉互联箱处加电压时,互连箱地网电位升高导致故障点的不确定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邢晨  王洪发  于锋 《科技信息》2010,(23):47-47,18
运用Mallat算法和Daubechies小波,对水文序列进行离散小波变换。通过k层离散小波变换,将水文序列分解成不同时间尺度的近似部分A和细节部分D,第k层的序列长度是原序列的1/2k。对变换后的序列进行相似查找,提高了查找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的实施,农民进城兴镇、置产兴业,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空间,地区负荷增长迅速,新建110k V智能变电站将彻底改变用电紧张局面,解决供电卡脖子、线路容量不足等突出矛盾。在110k V输电线路设计中,经常遇到设计路径和现有路径交叉、平行等情况,为了节约工程成本,有效利用现有的线路走廊,通常采用π接或T接的方式,利用一部分原有线路,新建一部分线路,双回由220k V站架设至110k V站。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偏远山村、通信基站、郊区工厂等负荷的供电问题,通过特制的大容量电压互感器(PT)可实现从高压铁塔或架空线路直接取电,从而实现灵活取电、就地供电的要求。取电装置的负荷中,含大量非线性负荷,而取电装置直接接入高压输电线路,必然在线路中注入一定的谐波。以110 k V输电线路的单相PT取电装置为对象,考虑接入负荷类型及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滤波的高压取电装置谐波抑制方法。首先对110 k V输电线路单相PT取电装置的引下线及塔型布置方案、谐波源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得到取电装置注入电网的谐波含量与取电装置容量的关系,进而确定取电装置接入电网的容量限值。分析了基于感应滤波的单相PT取电装置的拓扑及等效电路,并推导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传递函数,设计了感应滤波绕组和调谐装置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感应滤波及其调谐装置对不同谐波成分均有良好的衰减效果。可见,利用感应滤波对取电装置进行谐波抑制能减小取电装置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各种110k V电网工程越来越多。110k V电网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相关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对电网后期的运行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为此,笔者将要在该文中对110k V电网的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对促进我国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可以起到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