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定、整理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天牛标本794号,共鉴定出61种,隶属于鞘翅目天牛科的4亚科42属,其中重庆市新记录种4种,并对其区系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东洋区系成分37种,占60.66%;古北区系成分4种,占6.56%,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17种,占27.87%;全国广布种3种,占4.92%.缙云山天牛以东洋区系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整理、鉴定分布于重庆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牛标本137号48种,隶属于天牛科5亚科32属,其中重庆市特有种2种,重庆市新记录种2种,并对其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洋区系成分30种,占62.50%;古北区系成分2种;占4.17%,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14种,占29.17%;全国广布种2种,占4.17%.四面山天牛以东洋区系成分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整理吉林省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昆虫标本,研究吉林省叶甲总科昆虫区系组成.结果发现:吉林省叶甲总科昆虫共有139种,隶属5科72属,其中,吉林省新纪录2种,分别为黑脊萤叶甲(Galeruca nigrolineata)、粉筒胸叶甲(Lypesthes ater).在属级区系组成中,单种属区系组成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区系组成中,多种属的区系地位稍高.吉林省叶甲总科昆虫广布种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78.42%;区系成分以古北区为主,成分来源主要是中国-喜马拉雅区系.  相似文献   

4.
在吉林省集安地区采用人工捕捉法捕获蝶类,对捕获的蝶类进行分类鉴定,共发现蝶类8科64属104种.该地区大多数为古北区种类,占全部种类的53.84%,东洋古北共有种占全部种类的35.58%,东洋区种占全部种类的5.77%,广布种占全部种类的4.81%.其中,虎凤蝶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共获得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蛾类标本7 000余号.已鉴定的种类为15科144属186种,夜蛾科的种数最多,其次是螟蛾科、尺蛾科和卷蛾科.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蛾类以古北种为主,表明其具有很强的古北区特征,广布种次之,东洋种最少.根据中国地理区划,贺兰山蛾类除了自身的蒙新区特点外,与东北区、华北区联系最为密切.4个生境的多样性指数H′由大到小依次为山麓荒漠化草原、山前草原化荒漠、针叶林层、山地草原;均匀度指数J′由大到小依次为山麓荒漠化草原、山地草原、山前草原化荒漠、针叶林层;优势集中性指数C由大到小依次为山地草原、山麓荒漠化草原、针叶林层、山前草原化荒漠.  相似文献   

6.
河北蝗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河北省蝗虫2总科9科44属81种及亚种,其中包括河北省1新记录属,1新记录种;据此对河北省蝗虫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北种为58种,占71.6%;东洋种为15种,占18.5%;广布种为8种,占9.9%.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重庆市城口县的蝴蝶种类并进行区系分布研究。【方法】对重庆师范大学昆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馆藏的城口县蝴蝶针插标本进行鉴定整理;并于2016—2018年对城口县蝴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采集,然后对采集到的蝴蝶成虫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根据已有相关文献资料和调查中采集到的蝴蝶种类分布情况,对城口县蝴蝶进行了系统的区系分析。【结果】共鉴定蝴蝶成虫标本1 466头,分属于5科112属224种,其中发现重庆市新纪录种34种。区系分析结果显示: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层面上,城口县蝴蝶有57.59%的种类归属东洋区,35.27%的种类为广布种,7.14%的种类归属古北区;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层面上,城口县蝴蝶共有31种分布型。【结论】城口县蝴蝶种类资源丰富,达重庆市已有蝴蝶纪录种数的57.93%,其中蛱蝶科(Nymphalidae)的种数最多。城口县蝴蝶种类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归属以东洋区为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上以西南、华中、华北三区交叉分布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2003—2005年作者对滇西横断山区的大理、丽江、怒江、迪庆、保山、德宏地区的蜘蛛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了10000头蜘蛛标本,经过整理鉴定,分布于该地区的蜘蛛223种,隶属30科,114属,东洋区种类占42.60%、东洋区一古北区种类33.18%、特有种占22.42%,广布种占1.79%。  相似文献   

9.
种类调查和区系分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的前提,但重庆昆虫过去只有零星的记载和分析.近年来,在重庆典型的生态区开展了系统的昆虫采集、野外拍照和分类鉴定,同时,以1864年-2009年的<动物学记录>为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分布于重庆的昆虫种类情况及区系分布.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已记述昆虫26目(23亚目)319科2 566属4 715种.通过系统的区系分析,重庆市已知昆虫种类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属于东洋区,其中与古北区共同分布种占63.49%,与其他区系共同分布种相对较少,1.59%的种为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动物区系中.重庆市昆虫种类属于西南区,其中与华中区的共同分布种最多、占77.49%,其次是与华南区共同分布种占59.2l%,与青藏区的共同分布种最少,占16.31%;重庆特有分布种有234种.  相似文献   

10.
2010年5月至12月,对云南省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综合过去在该区域鸟类调查的资料记载,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迄今共记录鸟类15目38科167种。鸟类组成以画眉亚科、鸫亚科和莺亚科种类居多。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II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为主,有96种;夏候鸟59种;冬候鸟7种;旅鸟5种。留鸟和夏季在当地繁殖的鸟共155种,其中属于东洋区的种类共75种,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动物界的广布种有80种。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区系成分有南北混杂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北坡及河西走廊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2~2002年6~9月,对祁连山北坡及河西走廊蝶类经行系统的采集,共采集蝶类标本6000余号,经鉴定、整理隶属于8科74属128种,根据世界及中国昆虫地理区划,该区分布有古北区系种99种,东洋区系种2种,广布种27种,以古北种占有绝对优势.同时对国内其他地区(包括其周边地区)的蝶类区系与祁连山及河西走廊蝶类区系作了相似度比较,初步探讨了祁连山北坡及河西走廊蝶类在中国蝶类区系中的地位,以及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对于蝴蝶分布的影响和中国昆虫地理区划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龙滴水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初步分析龙滴水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16科,499属,1181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4属,36种;被子植物110科,485属,1145种.种子植物科的区系成分有12个类型,以热带广布成分为主,达35科,占总科数的43.75%;属的区系成分有15个类型,以北温带分布为主,有150属,占总属数的32.89%;中国特有分布属共19属,占总属数的4.17%.  相似文献   

13.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对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分析。经鉴定该区本次调查发现食蚜蝇科昆虫3亚科11族47属107种,其中管蚜蝇亚科6族16属37种,巢穴蚜蝇亚科1族1属1种,食蚜蝇亚科4族30属69种,其中毛斑胸蚜蝇Spilomyia manicata(Rondani,1865)首次在中国记录,山西省新记录种64种,未定种7种。通过本次调查,使山西省食蚜蝇科昆虫的种类记录达到159种。基于100种已知种类和47属的资料分析,发现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种类成分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要成分,单纯的古北区成分略优于单纯的东洋区成分;从属的分布看,多区属比例高达70.21%,单区属成分所占比例较低。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研究,漳卫南运河(德州段)河道范围共记录种子植物35科91属118种.超过10个种的科有:菊科21种,禾本科16种,区域性单种科达13科.区域种子植物以广布科和泛热带至温带分布科居多,广布科共计15科57种,分别占种子植物科和种的42.86%和48.31%;泛热带至温带分布的科共10科20种,分别占种子植物科和种的28.57%和16.95%;属的区系分析中温带区系成分占据很大优势,为44属,占总属数(除世界分布)的63.77%,另外热带分布属24属,占总属数的34.78%.表明该区域种子植物区系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并有热带边缘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5.
按蚊属(Anopheles Meigen)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之一,其中很多种类是传播疟疾的重要媒介。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按蚊属的研究文献(特别是《Zoological Record》)以及本实验室对按蚊属的分类学研究结果,总结了中国按蚊属分类学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系统发育关系和地理区系,更新了中国按蚊属的分类系统。目前中国已知按蚊属蚊虫2亚属62种,其中按蚊亚属(Anopheles)在中国共2派、3系、6组、4亚组,塞蚊亚属(Cellia)共4系、7组、6亚组。分布在东洋区的有45种,占中国按蚊属总数的72.58%;分布在古北区的有6种,占9.68%;跨古北区与东洋区的有11种,占17.74%。形态分类方法在针对复合体内姊妹种的分类鉴定和系统发生学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分子分类学方法来进行研究。目前,建立更多的分子鉴定标准来确定复合种在蚊科中的分类地位是蚊虫分类研究的重要工作,而不断丰富蚊虫的基因组数据也是当前蚊虫系统发生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植物区系的研究是认识和保护区域植物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2019年对在建楚姚(楚雄至大姚)高速公路红线外延1 000 m范围的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在系统地整理出评价区维管束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开展该高速公路所在区域沿线的植物种类组成及区系特征的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楚姚高速公路沿线共有种子植物118科384属649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4种,被子植物116科381属645种;种子植物区系中热带性质科、属占优势,其中热带分布50科、166属,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不含世界分布科)的68.49%、50.15%,显示了该路域具有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及与热带区系关系密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楚姚高速路域植物保护和生态重建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和车八岭自然保护区的叶蜂昆虫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粤北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和车八岭自然保护区进行叶蜂区系调查,共鉴定出叶蜂昆虫115种,隶属3科57属;其中2科20属30种在两地均有分布.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共有叶蜂80种,隶属2科45属;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共有叶蜂65种.隶属3科36属.这115种叶蜂的区系组成特点是:在世界昆虫区系中,两地叶蜂均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种次之;在中国昆虫区系中,车八岭叶蜂共计16种分布类型,大于南岭的12种分布类型,其中华中特有种所占比重最大,分别高迭48.75%和49.23%.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两栖动物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从区系成分、垂直分布、区系从属关系,省内地理分布等方面分析了湖北两栖类的区系特点。湖北两栖类动物计2目10科17属47种,其中38种为东洋种,占82.6%,东洋种中52.6%为华中区种,2种为古北界种;6种广布种;与四川等10省区的聚类分析表明:湖北两栖类与四川、贵州相似,可划为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进行了鸟类资源本底调查,并查阅了相关文献.结果共记录弥渡县鸟类14目34科160种,其中雀形目鸟类108种,非雀形目5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9种.居留类型分析显示,共有留鸟82种,冬候鸟32种,夏候鸟20种,繁殖鸟16种,旅鸟10种.区系划分以东洋种占优势:东洋种78种(48.75%),古北种36种(22.5%),广布种46种(28.75%).弥渡县鸟类的属间多样性指数(D_G)为10.683,科间多样性指数(D_F)为18.437,G-F指数为0.421.D_G D_F,D_G/D_F 1,表明科间多样性指数较高,而属间多样性较低;G-F指数偏低,说明单种科较多.  相似文献   

20.
云南已知蝗总科和锥头蝗总科昆虫3科14亚科92属225种(亚种),特有属20属(占21.74%),特有种138种(占61.33%);印度已知4科20亚科158属337种(亚种),特有属37属(占23.42%),特有种127种(占37.69%),此结果表明两地蝗虫区系成分特殊且复杂,云南的特殊性更为明显。丰富度分析表明云南蝗虫属级和种级阶元丰富度均大于印度。两地蝗虫区系成分同源性较小;共布成分以东洋区系成分为主,其次为非洲区系成分,古北区系成分最少。属级阶元的区系交流主要经由以下3条路线:印中亚界+印马亚界一印度亚界;非洲界一印度块体(或Cimmerian块体)一印中亚界+印马亚界;非洲界一欧亚大陆一东洋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