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极端高温热浪可能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全球增暖背景下增多的高温热浪相关灾害威胁到"一带一路"沿线这一气候类型复杂、且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健康面临更大威胁,与传统研究仅考虑温度这一变量相比,考虑温度-湿度的综合作用可以更好地解释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的热负荷,进而更好地衡量高温热浪事件的强度特征.因此本研究基于ISI-MIP全球气候模式模拟试验和NCARCIDR人口预估数据集,以一个反映温度-湿度协同效应的热浪指数表征极端高温的健康风险,对21世纪该区域不同风险等级高温热浪的发生频率及人口暴露度的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在未来温度-湿度变化综合影响下,"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区域的高温热浪强度和频次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在两种典型气候-社会经济情景(SSP2-4.5和SSP3-8.5)下,到21世纪末全区各等级极端高温热浪的人口暴露度总和将增加至基准时段(1986~2005年)的2.0和3.3倍,且越高风险等级(对人体健康影响越大)的高温热浪出现频次及其人口暴露度的相对增加越突出.极端高温热浪及其人口暴露度最突出的增加出现在低纬度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对这些区域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人口构成潜在威胁.总体上气候因素对人口暴露度增加的贡献最大,但气候/人口因素的相对贡献大小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
赁常恭 《科学通报》1993,38(16):1502-1502
1 引言用气象卫星遥测台湾地震,即1991年3月7日根据气象卫星遥测到热红外异常增温,预报在我国台湾岛东侧及东南海域将发生5—6级地震,有效期到3月17日,结果于3月12日在台湾岛的台南市东23.0°N,120.3°E发生了6.0级地震。又如1992年4月16日根据气象卫星遥测到热红外异常增温。又预报4月17日—5月4日在我国台湾海峡将发生4级地震、台湾苏澳东侧海域及台湾岛东侧或琉球群岛将发生5—6级地震,若热红外征兆有进一步发展和变化,将进一步补充预报。结果于4月20日在台湾花莲东南海中(23.8°N,121.7°E)发生了6.8级地震。这两次地震预报基本成功。  相似文献   

3.
1.前言在今后的20年中,全世界的电需求量将增加2倍以上,即使这样,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用电量仍将比工业国家少20%。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怀疑传统的能源技术能否满足环境的要求。要使社会的生活方式适应环境的制约,就要对现有的能源技术进行革命性的改造,燃料电池也许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2.能源需求和环境 (1)目前世界人口的25%生活在工业国家。工业国家消耗的矿物燃料占世界总消耗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主要有(一)财用观,(二)崇拜观,(三)审美观及(四)保护观四种,并探讨了这四种自然观形成的渊源,主要是(一)地理环境,(二)生产活动及(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密集、各种工业废物(废水、废气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直接危害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因此,防止城市公害是摆在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医学和大众健康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的英国《柳叶刀》杂志近期刊出专文,文章根据中国近20年公布的环境数据和年度健康报告,分析了中国的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及其对民众的健康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中肯建议。这篇报道所提出的证据和结论对国人无疑有很大的警示意义,本刊特将此文译介给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7.
台湾岛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碰撞地带,活跃的构造活动和丰富的降雨量以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在大陆边缘和"源到汇"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每年通过河流注入到周边海域的沉积物多达数亿吨,成为周边海域重要的物质来源,也成为沉积物"源到汇"系统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对台湾东部、西部12条代表性河流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分析结果显示,台湾西北部淡水河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73%)和绿泥石(24%)为主,含有少量高岭石(3%),不含蒙脱石;台湾西部浊水溪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由伊利石(75%)和绿泥石(25%)组成;台湾西南部高屏溪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75%)和绿泥石(23%)组成,含有少量高岭石(2%),不含蒙脱石.台湾东部河流沉积物与西部河流相比具有不同的黏土矿物组成,其中花莲溪沉积物中绿泥石平均含量高达48%,是台湾所有河流中绿泥石含量最高值.与大陆河流对比,台湾河流具有明显不同的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台湾河流中几乎不含蒙脱石,高岭石含量也较低.台湾河流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组成特征主要与流域内岩石类型和物理、化学风化强度有关,广泛出露的第三纪沉积岩,尤其是砂岩、页岩、板岩等在经过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后形成丰富的伊利石与绿泥石.由于台湾雨量充沛,地形陡峻,使得这些黏土矿物被河流快速搬运至出海口,并进一步随海流和波浪作用向其他海区扩散.  相似文献   

8.
孕妇最大的忧虑莫过于将来婴儿诞生后是否为缺陷儿。男女更为关注的莫过于他们的生育能力如何。日常生活中,由于疏忽大意而接触化学品,有可能造成婴儿残缺或生育不能。近年来,人们对这种可能性愈感不安。此等情绪和意识在普及报刊的文章标题如:“毒化的美国”以及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词汇中的一整套新名称中得以反映,这些名称有:毒性废物,橙色药剂,氧基喹啉盐,和多氯联二苯(PCBs)。环境中的某些毒性废物已经影响了人类生育,造成了婴儿缺陷。本文着重讨论的是一些化工品、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空气污染以及未认真处理而沾污土壤、水域和食物链的工业废物)以及受污染而变质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空气质量指南》修订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1958年发布的技术报告中开始关注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1].基于科学界在其后近30年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认知的逐步积累, WHO欧洲办事处于1987年发布了首个基于健康保护的空气质量指南(air quality guideline, AQG),  相似文献   

10.
杨春生  戚震中  徐东  周狄  蔡炳初 《科学通报》1996,41(10):955-958
薄膜初生过程对薄膜的结构,界面的形成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真空蒸发沉积薄膜的大量研究表明:薄膜的生长方式主要有3种:层状方式(Frank-van der Merwe Mode,FMMode)、岛状生长(Volmer-Weber Mode,VW Mode)和层岛混合型(Stranski-KrastanovMode,SK Mode).基片的种类、位向、表面状况和沉积温度对薄膜的初生过程也有较大的作用.然而,作为薄膜制备的主要方法之一的离子束溅射成膜初生过程的研究尚少见报道.由于离子束溅射成膜速度快、质量优、易控制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应用扫描Auger能谱仪原位研究离子束溅射纯元素成膜的初生过程.利用能谱仪的超高真空环境和二次离子枪完整地重复了正常的离子束溅射铜,铁元素的成膜过程,较为直观地了解了溅射成膜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看英国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面积24.2万平方千米,人口5839.5万(1995年)。它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北端的不列颠群岛上,由大不列颠岛(英伦三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的许多岛屿组成。 大不列颠岛是欧洲最大的岛屿,全长约1000千米,东西最宽处近500千米。它的沿岸曲折多变,海岸线总长11450千米,有许多深深楔入内陆的海湾与河口,所以岛上没有任何地方距离海洋超过120千米。大不列颠岛的西北部高峻多  相似文献   

12.
屠树德 《科学通报》1981,26(4):256-256
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然而,煤的燃烧却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有可靠的方法来测定煤及其烟尘中的各种痕量元素。为了检验各种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对煤及烟尘进行分析质量控制,需要使用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最近发行了一种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煤(SRM-1632a)。为此,我们用仪器中子活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近代沉积物钕同位素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南海北部及周边地区近代陆源沉积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总体相似, 接近上地壳平均成分(PAAS), 在重稀土含量上则略为偏高, LaN/LuN比值明显小于PAAS. 但是珠江主要支流西江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含量略高于PAAS, 在重稀土分布态势上明显偏轻, LaN/LuN比值明显大于PAAS. 南海北部地区近代沉积物钕同位素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主要受控于珠江源区和闽粤沿海源区以及台湾岛源区. 闽粤沿海地区εNd(0)值最大, 西江沉积物最小, 台湾岛以及海域中沉积物εNd(0)值介于两者之间. 沿伶仃洋-东沙岛连线, 在该线东北区域钕同位素值相对偏高, 西南区域相对偏低. 珠江源沉积物主要影响该线西南区域, 源区母岩以发育大量古生代碳酸盐岩为特征. 闽粤沿海源区以及台湾岛源区, 主要影响该线东北区域, 闽粤沿海源区母岩以发育大量中新生代花岗岩为特征. 由于源区母岩成分上的不同, 造成沉积物在重稀土含量、Sc/Ti比值以及εNd(0)值上存在明显差异. 发育在东沙群岛东南侧高沉积速率堆积体的陆源物质超过80%来自南海北部源区即闽粤沿海源区以及台湾岛源区, 来自珠江源的陆源沉积物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我先后三次到台湾各地作学术交流,同时利用这难得的机会进行了科学考察和观光。跑遍台湾各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台湾岛东、北海岸的世界级海岸地貌。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人为气溶胶含量迅速增加.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公众的健康,而且通过与辐射和云的相互作用对大气环境、天气和气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所在的东亚是一个主要的亚洲季风气候区,气溶胶的生成、排放和输送等过程及其变化对季风环流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气溶胶对季风的影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古代也有环境污染人们常常认为空气污染是现代工业的产物,但是科研人员已经发现证据,说明北半球的粒子污染已有很长的历史,事实上,某些最有害的空气污染发生在大约2500年以前。那是由古代的开矿和炼金术造成的。法国多尔芒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到了这一发现,他们将其...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现代化城市是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地方。城市的发展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城市规划的合理化;(2)交通设施的现代化;(3)城市环境园林化;(4)城市生活社会化。显然,城市规划的合理化对城市居民造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娱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35kg·(株·次)-1(对照)、24.5kg(株·次)-1(处理1)和14kg·(株·次)-1(处理2)3种不同的灌溉量,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水分的减少,两植物幼苗主根垂直深度均呈增加趋势,且梭梭在处理2条件下主根垂直深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表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两种植物幼苗通过根系的伸长生长来适应水分减少,(2)处理1和处理2地下生物量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加,梭梭幼苗在处理2条件下增加了37.03%,而在处理1条件下只增加了14.51%;多枝柽柳在处理1条件下增加了68.19%,而在处理2条件下只增加了25.78%.表明梭梭幼苗对处理2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而多枝柽柳幼苗对处理1具有更好的适应性,(3)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植物幼苗在处理1和处理2条件下的细根生物量均有所增加.方差分析表明:两植物种在处理2条件下深层细根生物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处理1,这有利于植物幼苗对深层土壤水分的有效吸收,(4)根冠比因物种和水分条件而异,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梭梭...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没有新的模型、更合理的指标和更多的投资,一连串的极端事件可能会阻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气候变化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极端事件——从风暴和干旱到洪水和飓风。随着地球变暖的加剧,发生灾害的风险也在增加,而且这些风险在许多环境和社会系统中相互作用和影响。热浪可能会引发森林火灾,导致空气污染,从而损害公众健康;干旱会造成收成减少,导致食品价格波动,继而可能会加剧社会动荡或移民增加。  相似文献   

20.
空气污染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虽然近年来空气污染水平呈下降趋势,但相同质量PM2.5可能具有不同的毒性强度.亟需突破当前仅基于PM2.5浓度的大气污染控制政策,充分考虑气溶胶的关键危害组分.由于大气组成成分和来源极其复杂,识别大气中未知污染物,尤其是高风险有机污染物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系统性回顾了通过环境分析和毒性评估,或结合生物分析和化学分析手段,从室外空气、室内空气和个体暴露空气样本中筛查高风险新污染物的策略和最新研究成果.面对空气污染所带来的持续挑战,提出需进一步优化筛查方法,呼吁从暴露组角度开展全链条多方位研究,以深化对大气中高风险新污染物的认知,为建立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精准环境治理策略,推动新污染物治理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