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气液色谱法研究了双一(O,O'一二正辛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与乙酸乙酯加合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测定了333.2~363.2K范围内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反应的△H和△S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气液色谱法研究了Ni[(C_8H_(17)O)_2PS_2]_2与四氢呋喃加合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测定了333-363K范围内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反应的△H和△S。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下列经验公式描述: lgK=-4.2787+1402.3/T  相似文献   

3.
用光谱法研究了Ni[(C4H9O)2PS2]2(简称NiL2)与2,2’-联吡啶(简称B)温度为32℃时在乙醇溶剂中的加合反应.Ni[(C4H9O)2PS2]2与2,2’-联吡啶生成1:1的六配位的加合物NiL2·B,且加合物的吸收光谱是由NiS4N2的发色基团所引起的.实验测定了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θ=3.40×10^6.  相似文献   

4.
用气液色谱法研究了双-(o,o‘-二辛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与环戊酮加合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测定了333.2-363.2范围内加后反应的平衡常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反应的ΔH^Φ和ΔSΦ,并描述了两者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值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2-羟基-4-仲辛基-二苯甲酮肟(N530)与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D2EHDTPA)的氯仿溶液,从HC1O4是质中对钯协同萃取的研究,采取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L.Pd.A。协同萃取反应平衡常数 为1gK12=1.67,协同萃取配合物生成常数为β12=1.71。同时计算了协同萃取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H12=16.81KJ/mol,△S12=88.0J/(mol.K),△G1  相似文献   

6.
O4分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新能密度材料(HEDM)和推进剂。运用线性回归法研究了O2分子或离子中O-O键的键长、键级与键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E0-0=2098.8-13.0L0-0,r=-0.9842;E0-0=139.22+1258.35lgP0-0,r=0.993.2;其中E0-0表示0-0键能(KJ/mol),P0-0表示0-0键级,L0-0则表示0-0键长(pm)。利用回归方程估算了O3、O3∧+、O3∧-、O4的0-0键能,讨论了O2双聚形成O4即2O2(g)=O4(g)的热效应(△fH∧Φm)。计算结果表明,△fH∧Φm≥-3.3kJ/mol,说明此反应在标准状况下,O4分子很容易分解形成2个分离的O2分子。  相似文献   

7.
用气液色谱法研究了双—(o,o′—二正辛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与环戊酮加合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测定了333.2~363.2K范围内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反应的ΔH和ΔS.并描述了两者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值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pH为8.57的30%(v/v)乙醇溶液中,甘氨酸与二羟基二邻菲罗琳钴(Ⅲ)配合物取代反应的动力学。提出其反应机理为交换高解机理,根据静态平衡,推导其反应速度公式,并求得其反应的△H ̄+=82.83kJ·mol ̄(-1),△S ̄+=79.42J·mol ̄(-1)·K ̄(-1)。  相似文献   

9.
在甲醇中通过N-氧化吡啶-2-甲醛与苯肼反应得Schiff碱N-氧化吡啶-2-甲醛缩苯肼,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其结构,Schiff碱分子式为C12H13N3O2,相对分子质量231.25,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327(16)nm,b=0.81406(12)nm,c=2.5782(4)nm,V=2.335(6)nm^2,Z=8,Dc=1.315g.cm^-2,μ=0.092mm^-1,F(000)=976,结构偏离因子R1=0.0389,wR2=0.1035,最佳吻合因子S=0.661,化合物分子通过氢键(O(1)…O(1W)0.2719nm,O(1)…O(1Wa)0.275nm)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溴化(α-噻吩甲酰基)甲基三苯基钅米舛1在碳酸钾存在下,二氯甲烷为溶剂,室温与2-全氟炔酸甲酯2反应,高产率地得到加合产物——4-(α-噻吩甲酰基)-2-三苯基膦基-3-全氟烷基-3-丁烯酸甲酯3.加合产物3在9∶1甲醇-水中封管140℃或180℃加热一定时间,高产率地得到4-全氟烷基-6-(α-噻吩基)-2-吡喃酮4和4-(α-噻吩甲酰基)-3-全氟烷基-3-丁烯酸甲酯5.化合物5是一对Z、E异构体.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都由波谱予以确定.本文对反应机理也作了推测.  相似文献   

11.
用光谱法研究了Ni[(C8H17O)2PS2]2与2,2’—联吡啶的加合反应.测定了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在29℃时K=(3.37±0.38)×105.对平衡常数测定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V2O5-H3PO4-Ni-CH3NH2-H2O体系中,通过反应原料间的组装反应合成Ni(VOPO4)2·4H2O绿色晶体,并通过元素分析、IR、DTA-TGA及ESR谱进行表征.晶体结构由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四方晶系,I4/m空间群,a=b=0.6228(2)nm,c=1.3327(4)nm,V=0.5169(5)nm3,Z=2.  相似文献   

13.
以自行合成的丝氨酸铜Cu(Ser)2和甘氨酰甘氨酸铜Cu(Gly-Gly)2作为SOD模拟物,在pH7.8及(20.0±0.5)℃条件下,用脉冲辐解法分别研究其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歧化反应的动力学,得到了反应级数n及催化速率常数kcat,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证实了水溶液中Cu(Ⅱ)-氨基酸络合物催化O歧化反应乒乓机理中的第一步反应是整个反应过程的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14.
运用化学热力学理论对钙基脱硫剂(CaO、Ca(OH)2)和CuO/γ-Al2O3的脱硫反应的吉布斯函数(△G),反应平衡常数,平衡时SO2的分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脱硫反应△G-T的关系式,计算不同温度下的△G,进而分析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验室条件下,CaO有效反应温度800℃下进行干法脱硫,Ca(OH)2反应温度60℃湿法脱硫,CuO/γ-Al2O3,400℃干法脱硫,分别在M/S(Ca/S或Cu/S摩尔比)为1.0、1.5、2.0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脱硫剂脱硫活性顺序为:Ca(OH)2:〉CuO/γ-Al2O3〉CaO。这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一致。最后从反应机理出发,分析了脱硫活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前文[‘-‘]我们报道了三核铂钨簇合物对苯乙烯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本文采用簇合物[MO3O。(CH。COO)。(H。O)。]BrZ·HZO作为催化剂,对苯乙酸化反应进行了催化研究,发现该簇合物对苯与乙酸研反应生成苯乙酮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乙酸化反应是在带有恒温夹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H2O-HNO3体系的P-X方程计算了该体系各组分的活度系数,偏摩尔热力学量△Gi、△Hi、△Si以及体系的△G、△H、△S和相对挥发度αλB,可以看出:当X<0.001时,H2O能较好的遵守乌尔定律,HNO3也能较好的遵守亨利定律。同时也发现,Xp-min≠Xa-1(Pmin与Pa-1相差很小),这可能是模型于粗糙引起的,也可能是客观事实,需要用实验进一步验证,另外对H2O-HNO3体系的偏摩尔热力学量△Gi、△Hi、△Si以及体系的△G、△H、△S的计算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HA)-甲苯从氯化物介质中萃取镓(Ⅲ)的平衡.发现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萃取平衡,生成GaClA22HA和GaA33HA两种萃合物.求得了不同温度下两平行反应的平衡常数,测得了各反应的热焓;同时实验证明二-(2-乙基己基)亚砜(DEHSO)、磷酸三丁酯(TBP)、三苯基氧膦(TPPO)对HDEHP萃取镓(Ⅲ)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2,2-亚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与原甲酸三乙酯和脲素衍生物反应,合成了六个新化合物(4a-f).在它们的IR谱图中,没有羟基的特征吸收峰,表明4a-f以分子内氢键形式存在.该类反应具有试剂安全、得率好、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苹果酸与三氯化钛反应,制得新的固态配合物Ti(OH)(C4H5O5)·1.5H2O).用元素分析、磁化率、IR和TG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TG和DSC研究了它在空气、氮气下的热分解特性,计算机求解热分解反应各阶段的活化能Ea,焓变△rH和熵变△rs.将配合物在700℃无氧条件下与氨气反应,制得不含杂相(Ti2O3)的氮化钛晶体.这可作为低温合成氮化钛的一种新途径.讨论了制备氮化钛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pH为4.4~7.6,温度为40℃,离子强度为0.1mol·dm-3(NaClO4)条件下,研究了[Cr(NTA)(H2O)(H2O)/(OH)-]与染料3-苯基偶氮-5-磺基水杨酸(PASSA)的混配络合物的生成反应动力学.拟1级速率常数为kobs,反应符合Eigen机理.因速率常数(k1,k2)大于水交换速率(kex),故此反应可归属于交换缔合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