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全波段阳光辐射(PAB,280-700 nm)、阳光辐射滤除UV-B(PA,320-700 nm)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P,400-700 nm)3种辐射处理下进行培养,以探讨阳光UVR对其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低PAR条件下(日辐射剂量小于1.34 MJ/m2时),UVR的存在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表现促进作用;而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UVR对生长的抑制效应突显.在73.6 w/m2 UV-A及2.24 W/m2UV-B辐射水平下,三角褐指藻PS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下降为P处理下的24%,碳酸酐酶活性被完全抑制,其光合固碳速率被抑制84%,表明高辐射水平下UVR显著抑制三角褐指藻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生长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全波段阳光辐射(PAB, 280—700nm)、阳光辐射滤除UV-B(PA, 320—700nm)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 (P, 400—700nm)3种辐射处理下进行培养,以探讨阳光UVR对其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低PAR条件下(日辐射剂量小于1.34MJ/m2时),UVR的存在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表现促进作用;而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UVR对生长的抑制效应突显.在73.6W/m2 UV-A及2.24W/m2 UV-B辐射水平下,三角褐指藻PS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下降为P处理下的24%,碳酸酐酶活性被完全抑制,其光合固碳速率被抑制84%,表明高辐射水平下UVR显著抑制三角褐指藻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生长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干出和紫外辐射对坛紫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研究了干出和阳光紫外辐射(UVR)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长时间干出和阳光UVR不能进一步诱导藻体合成紫外吸收物质,而且UVR对干出藻体的叶绿素α和类胡萝卜素合成有抑制作用.UVR显著抑制干出状态下藻体光系统Ⅱ(PS 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藻体的光合固碳速率,而且对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随失水率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干出和紫外辐射对坛紫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研究了干出和阳光紫外辐射(UVR)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长时间干出和阳光UVR不能进一步诱导藻体合成紫外吸收物质,而且UVR对干出藻体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合成有抑制作用.UVR显著抑制干出状态下藻体光系统Ⅱ(PS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藻体的光合固碳速率,而且对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随失水率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施肥对银杏碳氮代谢的影响,为银杏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银杏实生苗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5种不同铵硝比[m(NH+4-N):m(NO-3-N)]处理,分别为T1(100:0)、T2(75:25)、T3(50:50)、T4(25:75)和T5(0:100),分析了不同处理下银杏叶片全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全碳、可溶性糖、淀粉和蔗糖含量以及淀粉酶(AMS)、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NO-3-N比例的增加,银杏幼苗叶片碳氮代谢物含量和相关酶活性总体上(除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碳氮代谢物方面,T3处理的蔗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T4处理的全氮、全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和蔗糖含量均最高,而T1处理除可溶性蛋白含量外,剩余碳氮代谢物的含量均最低。酶活性方面,T3处理的SS和SPS活性最高,T4处理的AMS、NR、GS和GOGAT活性均最高,而T1处理的AMS、SS和NR活性均最低,T5处理的SPS、GS和GOGAT活性均最低。总体上,T3和T4处理碳氮代谢物含量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T3与T4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结论】NH+4-N和NO-3-N混合施用增强了银杏的碳氮代谢能力,在当前土壤条件下,m(NH+4-N):m(NO-3-N)为25:75时效果最佳,在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桃对缺氮胁迫的适应性及其机制。【方法】以核桃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程度的缺氮处理:对照(CK)、中度缺氮(MN)和重度缺氮(SN),分析缺氮胁迫对核桃幼苗外部形态特征、生长情况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缺氮会使核桃幼苗失绿黄化,长势下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总体随着缺氮程度加深和时间延长显著下降,尤其是处理后期(60~75 d)表现更明显;MN和SN处理下,核桃幼苗的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条件下PSⅡ天线转化效率(Fv'/Fm' )在前期(0~30 d)和后期(60~75 d)受影响较大,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随胁迫程度加深明显下降,反之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随胁迫程度加深而上升,且同样在处理后期(60~75 d)受影响较大;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叶面积、根表面积、叶绿素a含量、Fv/Fm和ETR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含量与叶面积、叶片厚度、Fv/FmFv'/Fm' 显著正相关。【结论】缺氮会抑制核桃幼苗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阻碍根系生长,影响核桃幼苗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导致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变小、叶色变淡。在缺氮胁迫下,核桃光合色素含量下降也会造成叶绿体吸收光照的能力减弱,降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及对光能的利用效率,进而限制光合速率,影响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自然和人为活动加速影响下沿海湿地土壤碳氮比变化对硝态氮还原过程的影响。【方法】以崇明东滩典型滨海湿地为例,采集4种不同覆被类型下沉积物样品,添加C6H12O6或KNO3溶液,使沉积物有机碳与硝态氮比例($C/NO_3^--N$)增大30%和减小30%,借助 15N同位素稀释技术,研究反硝化(Den)与硝态氮氨化(DNRA)的变化特征。【结果】$C/NO_3^--N$的升高或降低均引起芦苇和互花米草覆被下沉积物Den和DNRA速率的显著下降(P<0.05)。芦苇覆被下Den速率从原土的10.1 μg/(kg·h)降至1.0~3.1 μg /(kg·h),互花米草覆被下Den速率从原土的3.4 μg /(kg·h)降至0.3~0.4 μg /(kg·h)。相比较而言,芦苇植被下DNRA速率从原土的21.9 μg /(kg·h)降至12.7~14.5 μg /(kg·h),互花米草覆被下从原土的42.6 μg /(kg·h)降至3.1~5.8 μg /(kg·h)。【结论】4种覆被下沉积物DNRA/Den值均大于1,表明DNRA是湿地硝态氮还原的主要途径。与$C/NO_3^--N$减小相比,$C/NO_3^--N$增大使$NO_3^--N$的还原更趋向DNRA过程。崇明东滩湿地$C/NO_3^--N$的波动(±30%)可能并不会导致沉积物N2O排放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2007”新品系具有耐高温、生长快、琼胶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已经在中国南方海域进行栽培推广,研究温度对龙须菜“2007”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测定在不同温度(15℃,20℃,25℃,30℃)培养条件下龙须菜“2007”新品系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光合色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在15~25℃温度范围内,龙须菜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 )无明显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30℃时(P<0.05)。在15~30℃范围内,饱和光强(Ik)却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显著的下降,两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温度的递增,Q10(反映硝酸还原活性与温度关系)显著下降(P<0.05),到达30℃高温时,Q10已经下降到1.13,说明30℃高温对龙须菜“2007”的生理活性有一定的损伤,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能力显著下降。【结论】最适合龙须菜“2007”生长的温度为20℃,此时,龙须菜“2007”RGR最大,叶绿素(Chl a)和藻胆蛋白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大型海藻龙须菜对两种海洋赤潮藻的生长抑制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共培养系统研究了在不同光照强度、生物量条件下,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lemaneiform is)及其水溶性抽提液对两种海洋赤潮藻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和椎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的生长抑制效应.结果显示,龙须菜和两种赤潮藻间存在着营养竞争,受龙须菜的影响,两种赤潮藻的最大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下降,其受抑制程度随着龙须菜起始密度的增大而增强,而两种赤潮藻对龙须菜生长的影响却不显著.此外,龙须菜和两种赤潮藻之间还存在着光竞争,弱光条件更适合龙须菜的生长,强光条件下龙须菜对两种赤潮藻的抑制作用减弱.此外,龙须菜水溶性抽提液也会对两种赤潮藻的生长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10.
氮素形态对‘凤丹’表型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 ‘Feng Dan’)表型性状、光合特性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氮素形态最佳配比,促进高产高效科学施肥。【方法】采用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酰胺态氮(N-CONH2)3种不同氮素形态,设置不同氮素形态配比,考察‘凤丹’的表型性状、光合特性和产量。【结果】在固定磷钾等量施肥条件下,与对照相比,不同形态氮肥及铵态氮、硝态氮配施对‘凤丹’的表型性状、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铵态氮与硝态氮摩尔配比在50:50的处理下,‘凤丹’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达到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2.85%、39.18%和25.98%; 胞间CO2浓度最小,较对照降低了14.67%; 植株的千粒质量和单株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P<0.05),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1.86%和43.05%。【结论】铵态氮与硝态氮等比配施可使‘凤丹’的表型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大幅提高,可为‘凤丹’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粉煤灰的来源、危害及物理和化学性质,介绍了煤灰综合利用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粉煤灰的用途和应用现状,展望了粉煤灰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地热作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能源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利用,推广地热制冷可以提高水热型地热的资源利用率。本文重点阐述了两级吸收式地热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性能特点,并对其在广东五华县和丰顺县的两个应用示范工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回顾了地热制冷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应用概况,指出了目前地热制冷技术在中国南方地区推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7年4~10月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实验农场对栽培条件相近的4个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紫花苜蓿瞬时光能利用率在第1茬、第2茬、第3茬中均明显高于3年牛、4年生和6年生紫花苜蓿,而在第4茬中与其它各生长年限间差异不大;瞬时水分利用率以2年生紫花苜蓿较高,6年生较低,这种差异在午后表现更为明显;各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瞬时光能利用率和瞬时水分利用率均表现为匕午高于下午.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深刻内涵 ,矿产资源储量的有限性与开发利用潜力的无限性 ,以及矿产资源价值化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系统阐述了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途径,包括用作饲料、燃料、肥料、工业原料及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水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凯  刘艳萍 《科技信息》2011,(17):I0069-I0070
海水综合利用包括海水谈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三个方面。这些技术产业对于解决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淡水危机、能源、原料匮乏等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我国海水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国海水综合利用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原平市水资源特点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原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益生素的作用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益生素的作用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