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静电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静电学从实验科学阶段走向实际应用阶段,在20世纪中叶以前,静电似乎不存在什么严重的问题。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迅速推广运用,静电问题日益显现。一方面,一些电阻率很高且容易积累静电的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制品应用,以及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使静电能积累到很高的程度;另一方面,静电敏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如轻质油、电子器件等,在有关领域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和损失。静电放电曾多次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它曾使得火箭和导弹发射失败、损坏电子器件,使得电子产品损失达上百亿美元。在…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车箱内,几乎所有配件都是石油的副产品.如塑料挡泥板、座椅中的海绵等等.可以说,世界上的石油至少有十分之一不是用来驱动发动机,而是用作化工产品的原料.无论是从化妆品到清洁剂生产,还是从织物到汽车零配件的生产都离不开这些原料.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变革最激烈的世纪。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这个世纪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又促进了生产的飞跃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这100年取得的技术与物质上的进步超过了过去任何年代。20世纪将作为战争和奇迹的世纪为人们所铭记"。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在20世纪科学技术的历史丰碑上,镌刻着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名字,他们的科研成果使世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前夕,有人列出了20世纪100位重要科学家的名单,也有人提出了4位有影响的关键人物……综合各种不同的观点,现介绍以下6位影响深远的重要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后来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他在物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临近,近一段时间,人们对20世纪回顾的话题也多了起来。前些日子,参加一家新闻媒体召开的座谈会,主题是对20世纪科技发展的全面回顾,这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即将过去的20世纪,虽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的瞬间,然而就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造发明的成就,可以说超过了过去一千年成就的总和。因此,认真地总结百年  相似文献   

5.
地震光之谜     
正几百年来,间或有目击者报告说在地震之前、过程中或之后看见神秘之光(例如白色闪光、浮动光球或彩虹色光芒等)点亮天空。这些说法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地震中的影像记录证实。那么,地震光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过去几十年来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设。有人认为,包含石英的  相似文献   

6.
自从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一便士黑色邮票以来,已经过去160多年了。从一开始的普通邮票、纪念邮票到特种邮票,以及各种首日封、集邮卡等,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以前,用来印刷邮票的纸张是不怎么讲究的,但是在邮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经常有人不小心把邮票撕破、偶尔沾上水邮票就不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根据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青藏高原中东部过去2485 年来温度变化幅度、速率、周期、原因及未来趋势, 发现研究区极端气候事件与全球同步出现, 如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 世纪增温等. 历史上最大的温度变幅和速率都发生在“东晋事件”(343~425 AD)期间, 而非20 世纪后半期. 过去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温度序列存在显著的1324, 800, 199, 110,2~3 a 的准周期 (P < 0.01), 其中, 1324, 199 和110 a 周期与太阳活动有关. 温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太阳活动: 千年尺度周期决定了温度变化趋势长期走向, 百年尺度周期控制了温度变化幅度, 而太阳活动极小期对应冷期出现. 预估结果显示未来这一地区温度将下降, 到2068 AD 前后温度下降到谷底, 2068 AD 后再次升温.  相似文献   

8.
谢旭  张希成 《科学》2005,57(3):10-13
人类对太赫兹(THz)辐射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天体物理学家开始进行红外天文学的研究,远处天体上的简单分子如一氧化碳等的振动和转动特征光谱会在太赫兹波段上留下印迹.时至今日,红外天文学仍是天体物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但是直到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伴随着更大功率的太赫兹辐射源和更加灵敏的探测装置的发展,太赫兹研究才得以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处中东的叙利亚是世界历史上的文明古国之一。它的地理位置在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埃及、黎巴嫩、土耳其之间,是中东的重要政治中心和交通枢纽。古代的叙利亚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犹太文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巴比伦人和古代亚述人(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一个民族国家)曾经使用过楔形文字和泥板书写(泥板相当于今天的纸张,书写晾干后可以记录各种文献)。古代叙利亚人也留下了一些泥板文献,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被泥沙湮埋千年的古代叙利亚故事。  相似文献   

10.
曾汉民 《科学通报》1965,10(7):642-642
聚氯乙烯塑料价格低廉,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世界各国最大量生产的塑料之一。但由于它存在着较脆,软化点较低及易老化变质等缺点,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近几年来,国外用氯乙烯单体与其它单体(如醋酸乙烯酯等)共聚或采用各种合成橡胶或ABS塑料对聚氯乙烯的改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聚氯乙烯的上述缺点,并获得了具有综合优异性能的热塑性塑料。但目前所获得的改性聚氯乙烯树脂的软化点不高,因而在提高聚氯乙烯冲击强度的同时能提高其耐热性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则科学新闻很是让全世界人民欢欣鼓舞,这则新闻说美国科学家将制造一个人造月亮,如果推广并普及这种月亮,世界人民就有望摆脱黑暗的夜晚了。这种人造月亮是用镀铝塑料制成的大型反光镜,装入人造卫星,发射到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巨大的镜面面向太阳,整个巨型反光镜的运行通过电  相似文献   

12.
<正>矗立在印第安纳州加里地区的百年钢铁企业的高炉,为20世纪的美国的崛起提供了动力——它们冶炼的金属锻造了数以百万计的汽车零部件。现在,距瓦尔帕莱索大学不到50公里处,科学家建造起一座太阳能炉,希望用它生产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轻质低碳镁合金,以及给绿色氢能车辆提供动力。瓦尔帕莱索大学的机械工程学教授斯高特·邓肯(Scott Duncan)说:"我们的目标是减少90%的矿物燃料能耗和减少93%的碳排放。"他的团队从美  相似文献   

13.
“对称年”     
已经到来的2002年是对称年,而且与上一个对称年(1991)的“时差”最短,仅相隔11年。所谓“对称年”,即这个年份的数字是左右对称的。如“2002”、“1991”即是。回顾历史,从11世纪到20世纪的1000年中,对称的年份共有10个。即1001,1111,1221,1331,1441,1551,1661,1771,1881,1991。由此可见,1个世纪只有1个对称年,每个对称年之间平均都是相隔110年。  相似文献   

14.
阿碧 《世界科学》2006,(7):10-1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发布分析报告说,2005年成为过去125年来全球最温暖的一年。在此之前,1998年、2002年和2003年是自从19世纪后期开始仪器记录气象以来最热的3个年份。根据NASA公布的数据,在过去125年中地球表面温度共升高0.8℃,而最近30年温度便升高了0.6℃。美国气象人员警告说,未来地球平均温度可能会继续升高3 ̄5℃。NASA制作了1880年~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图。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球从1880年以来气温上升了0.8℃,总的趋势是气温持续上升,尤其是近30年气温上升明显,2005年达到了最高值。研究人员还制作了全球2005年…  相似文献   

15.
简介 防锈纸是工业上的包装用纸,在我们日常生活里见到的实在不多,比较为大家所熟知的,好像如包刮脸刀片(保安刀片)的灰白色的包装纸等。但是,在一些机械工厂生产的产品诸如五金、钢铁,以及工具、量具、轴承等却是大量使用这种包装纸。 防锈纸是一个笼统的纸名,实际上它包含有多种产品,如接触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的发展,在未来的20年内,人的寿命将会延长,衰老过程将会延缓、中止,或甚至逆转。人们的平均寿命有可能比现在增长1倍或更多。这一切所带来的变化,也许比1000多年前发明农业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更巨大。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普通人的寿命在18世纪为25岁,1900年为50岁,现在是75岁,可以说有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化的烟草机械包括烟叶处理及制造设备的各项技术都已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香烟卷接包机械设备的发展,如机械运转的高速化、设备的组合化、电气的联锁化,机电仪的一体化及电子技术和应用等技术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已属于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物。但总的看来,这些技术仍未使烟草卷包机械达到全方位自动化水平,还不能代表烟草卷包机械总  相似文献   

18.
只要核能工业不再犯它过去犯过的错误,它的重新崛起是值得期待的——建立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核裂变基础之上的核反应堆技术,曾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43座核电站提供了全世界15%的电能。但在20世纪70 ̄80年代发生的两起核反应堆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引起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恐懼,再加上核电站的建设成本及环保组织反对等原因,一度使核电产业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19.
周秀骥  赵平  刘舸  周天军 《科学通报》2011,56(25):2060-2067
利用气象仪器观测资料、降水和温度代用资料以及气候模拟结果, 综合分析近1000年东亚夏季风区海陆热力差异和降水的年代际、百年际尺度变化规律, 对比了现代、小冰期和中世纪暖期东亚季风环流和降水的基本特征, 以及与太阳辐照度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得到以下结论: 在近150 年里, 用东亚陆地与其周边海域大气温度差异指示的东亚夏季风环流与降水呈现出显著的年代际波动特征, 并且在过去50 年全球增暖最快时期东亚季风偏弱; 在百年尺度上, 中世纪暖期东亚夏季风环流是过去1000 年里最强时期, 而在1450~1570 年期间东亚夏季风是过去1000 年里最弱的时期; 对应于偏弱的东亚夏季风环流, 中国东部季风雨带总体上位置偏南, 伴随着华北降水偏少、长江降水偏多(即“南涝/北旱”型)异常分布特征; 从20 世纪初到20 世纪20 年代, 降水呈现出长江流域偏少、华北偏多的反“南涝/北旱”型特征; 与中世纪暖期相比, 在1400~1600 年期间发生的是一个更长时间尺度的“南涝/北旱”现象; 此外, 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的趋势有不同步特征, 在近150 年里, 尽管全球和中国区域表面年平均气温显著增加, 但是东亚季风环流和降水没有表现出一个增强或者减弱趋势, 在过去1000 年里东亚夏季风最弱时期要比北半球最冷时期出现的早, 并与太阳辐照度的最弱时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全球气候突然变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衣育红 《科学通报》1992,37(6):528-528
由于气候变化对经济及社会有重大影响,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过去10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许多学者认为20世纪全球变暖,特别是80年代的全球变暖,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如CO_2等)增加使温室效应加剧造成的。我们根据全球及中国的温度资料,对80年代气候的突然变暖进行专门的分析,这种分析将有助于对温室效应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