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邦联到联邦时期,即由合州国到合众国时期,《1787年宪法》的出台实现了这种转变,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政体。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美国政体的这一转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美国1787年宪法问世二百周年。对这部宪法,长期以来中外历史学者有褒有贬,众说纷纭。就是在美国资产阶级学者内部,意见也大相径庭。我国史学工作者由于过去长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比较注意揭露宪法的保守性和民主的虚伪性,对它的积极作用,进步意义肯定不够。现就该宪法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3.
一百六十五年前,美国宪法里补充了十项修正案。这十项修正案在美国通称为权利法案。它们能战胜当时富裕的有产阶级的反对并订入美国的宪法,是由于强大的人民压力以及工人、小农和民主分子进行的斗争的结果,这一斗争是针对1787年起草的原先的宪法的不适当之处和严重的局限性的。十项修正案中的开头第一条就包括了“国会不得制定……剥夺新闻自由的法律”的要求。美国宪法中的这一条款,同它构成其中一部分的全部权利法案一样,反映了美国人民对于一个民主社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宪法是在1787年制定的,到明年就是200周年了。从今年初开始,美国政府便着手准备明年庆祝宪法200周年的活动。负责这项工作的是美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伯格,他于6月辞去已担任了几十年的首席法官的终身职务。美国社会从制定宪法  相似文献   

5.
在1787年美国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不同阵营的代表围绕《弗吉尼亚方案》《新泽西方案》《康涅狄格妥协方案》和《南北妥协方案》中的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制宪会议辩论历时116天四个阶段,尽管最终以达成多项妥协而宣告结束,但却对美国宪法、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美国制宪会议辩论为我国当代立法所带来的启示包括:人大立法引入辩论机制、贯彻立法公开原则、建立立法修正案制度和提升人大立法能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唯一部写有“知识产权条款”的宪法。早在1787年,美国立宪主义者们就在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给了国会关于知识产权的立法权:“国会有权藉由保障著作人及发明人于特定期限内就其著作及发明享有排他权,以促进科学与实用技艺的发展”。1790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现行专利法是1952年颁布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1787年的“宪法会议”上就已提出了妇女参政权问题。但是,由于意见分歧,争论激烈,结果这个问题由各州自行规定。当时新泽西州妇女由于斗争的结果获得了参政权,可是到1807年又被剥夺了。其后直到1869年,怀俄明州才首先给妇女以参政权。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又有科罗拉多、犹他、俄亥俄等州相继给予妇女以参政权。但在1920年以前,美国妇女享有参政权的州一共才12个。 1920年8月26日,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通过生效,美国妇女才在所有各州都享有参政权。  相似文献   

8.
关于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知识》第7期有关美国国会的介绍称,“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同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 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其中几个说法不够确切,特补充如下。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Independent Day),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国庆节。因为,7月4日发表的《独立宣言》只是宣布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摆脱英国独立,成为13个(而不是一个)“自由  相似文献   

9.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制定了《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毛泽东是《1954年宪法》的总设计师",这部宪法是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制定的,他对《1954年宪法》的论述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宪政思想,标志着毛泽东的宪政思想达到了最高峰。这其中既有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也有教训需要我们去反思。  相似文献   

10.
郑子敏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4):97-101,112
从法律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美国宪法的稳定性,通过分析宪法文本中的大量实例,可以发现美国宪法的稳定性缘于立法语言的准确性,美国完法的稳定性缘于立法语言的模糊性。准确性和模糊性辨证统一的有机结合,确保了美国宪法的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近代宪法是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过程中产生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的精髓所在。我国现行宪法对生存权、劳动权等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存在着缺失。完善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建立违宪审查机制,使公民基本权利得到司法的救助和保障,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问:你对江泽民主席此次访美成果有何评价?答:刚刚结束的江泽民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是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这次访问,是中美关系结束过去几年来的波折起伏,开辟新的未来的重要标志。江主席此次访美非常成功,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的,取得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成果。两国领导人对两国关系的前景和应实现的目标,即努力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都不是可被忽略的小人物 美国的自由、民主,是深深扎根于其宪法之中的。建立在其宪法基础之上的美国宪政制度,是美国强大的终极原因。但美国的选举民主并不仅来源于其政治制度,还有一些“软条件”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法律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然而,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自然经济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决定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可能产生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因为宪法与民主制度紧密相联,它是民主事实和民主制度的确认和保障,宪法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是日本宪法颁布70周年,在安倍内阁推动之下,日本启动实质性修宪日渐带有现实含义,并将对内对外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有鉴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于2016年11月5日在北京举办"宪法问题与日本政治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宪法出台的历史经纬""围绕护宪与修宪的政治博弈过程评估""美国因素与日本宪法""当前日本修宪的动向及特  相似文献   

16.
外刊要论     
华盛顿为何要支持欧洲一体化?Ronald D.Asm us(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大西洋中心执行主任)《生存》2005年秋季刊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出版美国的保守主义者不应该对欧盟在批准《宪法条约》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幸灾乐祸,而应在这难得的“机遇”期适时支持创立一个强大的欧盟,此乃美国自身利益所系:其一,欧盟的成功是维持欧洲和平、民主与安全的最佳保证;其二,统一、自信的欧盟会更有凝聚力,对欧陆外围新生而脆弱的民主政体(如乌克兰等国)更会产生吸引力,以便把这些边缘国家拉向西方;其三,美欧之间需要战略合作以应对21世纪的新挑战;其四,美国…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是俄联邦总统下属的常设机构。安委会是根据俄联邦宪法、俄联邦“安全法”,以饿联邦总统命令于1992年建立的。它的任务是审议重要的国家和社会安全问题,制定统一的国  相似文献   

18.
李超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605-1607,1611
费城会议及会后在各种公开场合的辩论与美国宪法相伴相生,而《联邦党人文集》即是这场大辩论的产物。虽然这部宪法也许仍过于保守,但这种保守恰是辩论双方在坚守原则之基础上互相妥协的体现。通过《联邦党人文集》,我们能感受到那场辩论伴随着美国宪法的诞生,而实质上那场辩论是建立在共识之基础上,也铸造出美国宪法与众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宪法效力可以表现出两种程度不同的形式,相应的宪法适用也存在着两条途径,分别是司法适用和违宪审查。但目前容易出现将两者混为一谈的情况。促进宪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一定只有让宪法由司法部门来直接适用,可以借鉴美国宪政实践并根据我国现行的宪法架构,分步骤、分阶段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宪法适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建设》2002,(12):35-36
美国是Internet的发源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最早,也走得最快。1993年9月美国提出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1996年美国政府投资400亿美元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工程建设;1998年美国国内已有1/3的人上网,美国联邦、州、县各级的政府机构基本都已上网。美国的官方站点上有一个统一的顶级域名g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