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接触成功学跟我接触直销是同步的。那是在1997年,我第一次阅读《你自己就是一座宝藏》,就深深被这世界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过去不等于未来、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这样的经典语言所倾倒。这些年来,我一直对安东尼罗宾、拿破仑希尔、卡耐基等大师的作品顶  相似文献   

2.
直销热线     
《当代地方科技》2005,(2):76-77
问:直销法规为何迟迟没有出台?它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出台?问:只要有经济实力、品牌实力的公司都能挺进直销业,从事多层次直销吗?比如也在生产药品和保健品的海尔集团。问:双轨制是否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直销制度?为何传言中的直销法规中没有涉及直销制度方面的文字内容?问:推介我从事直销的朋友说,每个人在直销行业里都可以成功,然而我几个月来一直找不到成功的方向和感觉,我觉得他的话有误导之嫌,请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直销?是不是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问:在当前许多直销公司里,不乏“专家”、“教授”,有的人还自称是“直销科学家”,让人难辨真伪,请问这些人的名衔是自诩自封的还是国家认可的?如何整肃直销界的学术“伪”风?  相似文献   

3.
如果给我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我一定不会从事茵莱。在接触茵莱之前,我对直销的概念就是安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雅芳的胜利     
2月22日,当商务部网站“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外资直销企业列表”中赫然出现“雅芳(中国)有限公司”时,关于雅芳已经获得中国首张直销牌照的消息就在业界炸开了锅。实际上,不单其他人难以置信.甚至雅芳自己看到这一切时也深感吃惊。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江苏南京黄先生:我做直销多年,但其中离开过一段时间,那是因为我在做直销的过程中遇到瓶颈,通过对自己的分析以后,发现自己也并不具备做直销的优势条件,所以得出一个结论:直销的产品可以用,直销的朋友值得交,但是直销我做不了。后来之所以我又会回来从事直销这个行业,是因为我接触到一套新的模式,这种模式帮助我解决了经营直销过  相似文献   

6.
从第一次接触到直销这种商业模式起,张小伟就一直对直销有着理智而准确的认识。1997年,正值那场传销风暴的高峰期,张小伟在朋友的怂恿下加入一家销售摇摆机的传销公司。出于对新生事物的求知欲,张小伟付出极大的热情去了解它,在了解了直销文化和直销精神后,他很是看好这种商业模式的前景,随即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在这个事业中。虽然他的热诚和努力最终化为黄梁一梦,但他并没有对直销从此灰心丧气,而且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并不是像竹篮打水一场空般的没有半分收获,“直销在国外已经被证实了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只是由于操作不正确,让它暂时误入迷途。有了这段经历,我更坚信自己当初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自从进入直销圈子,就经常听到一些直销朋友经常说他(她)受伤了,不想再做直销,见了直销人就躲,甚至不愿和周围的亲朋好友谈起自己的直销经历。几年的直销经历,我也不断思考这种现象,梳理身边朋友身上发生的此类情况,最后总结成了直销人的十大致命伤。  相似文献   

8.
正加入直销之前,王利平打理自己的服装店,生意兴隆,衣食无忧。然而,从小就拥有一颗追梦之心的王利平却总不满足于现状,在酝酿如何扩大生意规模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商业机会。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王利平接触到直销,行业网络倍增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她。于是,王利平毅然关掉服装店,开始全力以赴经营直销,并从加盟的那一刻起,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份事业做好。  相似文献   

9.
包装的真谛     
直销条例一出,各家直销企业不论实力如何,获牌的欲求怎样,都为如何包装自己绞尽脑汁。N公司2003年就正式营业了,但它从来不说做的是“直销”;A公司取消了零售利润,把原制度各级拨出的百分比变了变,就宣称自己是“单层次”。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0.
咨询台     
Q1:专家您好!我了解直销的时间不长,也许是运气比较好吧,加入第一家公司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小团队,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让我觉得找到了致富之路。但也有直销朋友提醒我说,我现在的公司还没有拿到牌照,一旦公司出事,投入就血本无归。我自己也考察了一下,这家公司正在申请直销牌照,而且公司高层也诚心想做直销,  相似文献   

11.
《当代地方科技》2005,(8):89-91
直销商本质上既是一个SOHO族,又是一个创业者。创业者跟当伙计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当伙计有许多打混的空间,老板不在,主管出差,免不了会来个闲磕牙、喝茶、看报纸。可是,创业者如果一打混,恐怕就要面临倒闭的厄运。直销的创业门槛也许不高,“倒闭”好象看上去也无大伤,但是,与其做直销做到失败,还不如不做的好。有一句话说:“如果不能没事找事,就会不知如何是好,到最后就真的会什么事都没有。”所以说,当一个直销商,尤其是刚入门的菜鸟,在羡慕别人的财富、崇拜领导人光环的同时,也一定要先认同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没事找事做”。这其中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能够把有限的时间应用起来,取得最大的效率,从而得到真正直销事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但黄师傅我却一向对此言嗤之以鼻。不信?你看我在这直销村开了10几年茶馆,来游说我做传销做直销的没有一个营也有一个连了,我却硬是一直“守身如玉”到现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直销产品,是一门了解和洞察人性的营销哲学。修筑属于自己的“管道”,是积累财富的最佳方法。直销企业不是“生产产品”而是“生产机会”;直销团队不是“推销产品”而是“推销梦想”。有了正确的定位之后,我们就能真正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直销商。  相似文献   

14.
“你是从事什么直销公司。”在直销人俱乐部上万的会员中,有95%的人都是直销人。记者这样问朱军生,也合情合理。“我不是一个直销人,只是一个传统行业里的技术工作者。”他的声音里夹杂着一种对个人能力的强烈自信,而这种自信在瞬间也感化了记者。  相似文献   

15.
服务热线     
Q1:我目前所做的直销产品是电器方面的,但是朋友告诉我说:“直销条例中规定的直销产品没有电器方面的产品,而是包括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保健器材、小型厨具等。”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是专门生产节约用电方面产品的,公司方面说这个产品可以做直销,而且以后会拿牌,现在的市场也做得很不错。所以我很迷糊,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公司?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做下去?  相似文献   

16.
在业内公认低迷的这段时期,却被好友告知,“刚刚加入玫琳凯”。我善意地提醒她大环境不好,她轻松笑答:“反正我是兼职。”的确,以兼职方式做直销不仅是目前最好的“越冬策略”,也是直销起步阶段的最好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事件     
27家申牌企业网上“宣誓” 从7月6日开始,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陆续发布了27家内外资准直销企业的声明,承诺获得直销牌照后,公司将严格遵守《直销管理条例》要求从事直销运作,并对不从事传销、公开直销员计酬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承诺。此次在官方网站上的集体披露被认为是发放第二批直销牌照的先兆。而相关企业负责人均表示,声明是按商务部要求操作的,并不意味着公布了信息就一定能拿到直销睥螅。  相似文献   

18.
对于抢线的说法,沈春长明确否认,“我在大陆从来没有抢线,包括我团队的人,我也告诉他们,做直销一定要踏踏实实做市场才能长久,不能破坏整个行业的规矩。如果有人发现我抢线,那他可以随时到美乐家法务部去告我。”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直销培训中有一个“时间管理”的课程,我问大家:“各位觉得自己的时间大多浪费在哪儿?”一位小姐递了一张纸条过来,上面写着:“我家住在二郊,公司在市区,每天来回必须花三小时在车上。虽然有座位,但是车上很吵,摇晃得很厉害,所以我不能在车上听音乐、看书。我不想搬家,也不想换工作,更不愿自己开车,前一天我总是睡得很饱,所以不必在车上补眠。请问我该如何节省这每天三小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很多的传统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试水直销,然而直销行业的专业管理人才极度缺乏,于是一些原直销团队的领导人摇身一变,就成了某直销企业的CE0、总裁等。一时间,像“开盘”、“操盘手”等成为了业界流行的名词;市场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却又传出直销经理人频频跳槽的消息。当直销人跳槽已经成为行业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作为公司管理层的直销经理人也频繁跳槽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