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契丹民族的兴起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民族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了。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谓气壮山河。  相似文献   

2.
文化符号并非单纯地仅仅只是一个民族的外显性文化表征,透过这些外显性个案文化符号,即可窥视出其中所涵盖着的诸多潜隐性文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4.
概述了中西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其对理性意义的各自的追求。并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思考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郑花 《科技信息》2014,(14):120+134
全健排舞健身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它产生于民族生活的沃土之中,是抒发人们内心的真挚情感、寄托自己的理想而生产在人民之中的,这种艺术形式也就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排舞是将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和群众性等融为一体的运动形式,并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目前,全健排舞运动在世界上已被列在几大最具健身性项目的首位。  相似文献   

6.
除了古籍文献和出土文物,诗歌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了解古代风俗的重要来源之一。辽代东北地区以契丹族的风俗为主流,对东北地区风俗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辽诗中东北地区饮食、穿着、生产、酒乐舞蹈等方面诗歌的归纳总结,为辽代东北地区的风俗与文化做一粗浅勾勒。  相似文献   

7.
8.
汉代绘画中所反映出的博大与朴拙、礼教与自然的交融以及时空变化的不拘一格,反映了儒、道思想的互融互补。通过对儒道互补的审美思想在汉代绘画中的映射进行分析,可以认识汉代绘画形式背后看似神秘却又有迹可寻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9.
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定社会的文化,而词汇作为语言的构建材料,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其文化的负载者。汉、英亲属称谓词是汉、英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反映社会的亲属关系,还积淀了民族文化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价值观念。本文以汉语亲属称谓词做参照系,通过对汉、英具有代表性的亲属称谓词作对比性地描写分析,旨在探索它们在宗族关系、长幼次序、背称面称的差异上反映的不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詹·弗雷泽在<金枝>中展示了远古人类普遍存在的屠王现象,唯独遗漏了中国.本文证实辽王朝的再生仪乃是一种反屠王仪式,同时略示屠王现象在上古中国的普遍存在,不仅填补了弗氏的空白,而且为我国古民俗研究增加了一个思考的向度.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土家族和苗族民族文化特色馆藏建设的战略意义,并具体提出了建设土苗民族特色馆藏的设想,旨在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壮族干栏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干栏式建筑为载体的壮族干栏文化 ,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中文化含量最为丰厚、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既有很多合理、科学的优良文化成分 ,也有一些落后乃至消极的文化因素。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要继承和发扬其优良成分 ,摒弃其落后的因素 ,注入现代建筑技术及文化因素 ,构建既有时代特点 ,又有民族风格的新的民居文化  相似文献   

13.
契丹艺术研究首先要重视契丹艺术的生成与契丹多元、开放的文化观念的关系。契丹艺术不仅对中原各艺术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借鉴,同时也是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漫长的碰撞、融合和整体推进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忽视了这一点,就很难把握契丹艺术的整体面貌。契丹艺术研究还应与契丹艺术遗产的保护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目前流行一种把民族文化"符号化"的倾向,似乎一个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必须创造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才能展示本民族的存在。产生这种倾向的理论原因是对文明和文化关系的错误认识,现实原因是文化"商业化"需求的表现,造成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误解。文章从文明、文化和民族文化价值观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壮族铜鼓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壮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淀了独特的铜鼓文化。此文化始于2600多年前的句町时代,融入了壮族的三元宇宙观念和万物分公母的哲学思维,成为壮族祖宗基业的标志及后代命脉所出、精神所在的心灵圣殿,并作为该民族的制胜法宝及族群寻根的信物,一直传承至今。应该讲铜鼓是壮民族族群记忆的载体,故有“读懂铜鼓、就读懂了壮族”之说。  相似文献   

16.
根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确立的民族文化观,分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担负的历史使命.阐明了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文化民族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维护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权利,促进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雅玲  郑涛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4):107-109,1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却因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忽略了身边盖碗这一日用茶具以及它的装饰特色。想到回族为中国瓷业界所做出的努力及贡献,想到盖碗茶作为回族特色之一,因无人留意而被我们淡化,从而造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局面,为此,想在快节奏的今天,通过对回族瓷器的纹样装饰的一点小小研究来展现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希望人们能够重视它——这一艺术瑰宝,并将它们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底蕴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瑶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瑶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个性鲜明.具有融合性、宗教性、生产生活性、娱乐性等特征;具有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规范社会伦理、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重母性"是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表现为白族人对天依然保存着"母性"的称谓、民间文学以"母性"故事为主、日常用语遵循"以母为大"的原则及生殖文化格外崇尚女阴崇拜等。探讨白族文化的母性特质和传承机理对我国和谐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和男女平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跨文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化成为世界主流话语的今天,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威胁,不得不在要生存或是要发展的悖论中艰难挣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出路是在"文化自觉"的建构方式下,既创建符合民族现实生活环境和民族特点的发展目标及发展道路,又在新的发展目标的指引下不断阐释与建构、传承自己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