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也释"去"     
本文从“去”的甲骨文初形出发,辅以“出”、“各”等甲骨文字形体为旁证,释“去”为从大从凵的会意字,其上方部件“大”是正面人形,下方部件“凵”是坑坎或房坑,所表示的内容是人离开穴居之所或坑坎,本义为“离开”。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市字下部从丐,上部从止,两部件之间或带有点状笔画,在构形上与周秦时期的市字相吻合。从辞例方面来考察,甲骨文中的市字用来表记时段之名。马王堆汉初帛书中表时辰名的“下失”,相当于睡虎地秦简中的“下市”;西汉时期的“日失”、“日日失”之名,大致相当于秦简《日书》中的“市日”,或径可上溯至殷卜辞中的“市”和“市日”。  相似文献   

3.
为增加公路排水跌坎急流槽安全稳定性,对公路排水跌坎急流槽常规跌水消力池及3种新型跌坎消力池出流冲刷模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跌坎高度、水流相同时,跌坎急流槽消力池后冲坑最大冲深从小到大依次为跌水台入流消力池、副消力池出流消力池、台阶出流消力池和常规跌水消力池;跌坎急流槽消力池跌水台入流消力池构造深度越深,出流后冲坑最大冲深越小,而常规消力池构造深度越深,出流后冲坑最大冲深越大;从工程安全与经济考虑,跌水台入流、台阶出流消力池结构形式可大大减少消力池工程开挖量,消能设施稳定性明显增加;3种新型消力池可大大缩短出流后加固铺砌长度,综合使用后减冲防灾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赫迪出生于1946年。她的第一本书《几纳坎坦的黑人:一个中美洲的传奇》是她在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毕业论文。赫迪后来到哈佛大学读研究生,从文化人类学跳到另外一个领域,专攻灵长目。25岁那年,她去印度拉贾斯坦邦研究圣山阿布的叶猴。这种“举止优雅”的黑面猴有两个特点立刻引起她的注意。一是雌性叶猴乱交,它们经常离开共配的公猴,和那些云游四方的猴子偷偷  相似文献   

5.
从部件的寿命试验数据去估计系统可靠度,在可靠性评估问题中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对各部件进行定总试验(即试验总时间确定的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给出求系统可靠度的信赖置信限的方法,这里所使用的是三十年代 R.A.Fisher 提出的“信赖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一个实际问题——挑流消能中鼻坎角的设计出发,提出用包络线计算某个函数的极值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抛体运动中各种情况的极值问题;最后,讨论一下怎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说清楚这个问题。(一)鼻坎角的设计在挑流消能的水力设计中,为了使冲刷坑不致危及坝基,不仅要估算挑射水流的水平距离,而且要求这个距离尽可能地远。(参见图1)  相似文献   

7.
“辛”,“ ”二字声近形似,意义相通,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分为两部。但历来各家争说纷纭,或谓“辛”,“ ”当为一字,或谓两字。关于二字的本义,各家又从甲骨文、金文等字形上加以分析,各有说法。本文从形、音、义三方面分析认为“辛”、“ ”甲骨文字形一致,古音相近,意义相通,本为一字,假借而为十干之辛。“辛”、“ ”为会意字。二字的本义当为“罪也。从干二,二,古文上,干亦声。”干之本义为盾,引申为“犯也。”犯上即罪也,“辛”、“ ”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象形码输入法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甲骨文象形码编码系统”由一个甲骨文字库及其解释原文库两大部分组成,该系统具有甲骨文输入与甲骨文查找两大功能。利用它可实现简单快捷的甲骨文输入,也可实现多种方式的查找,包括象形码查找、笔画查找和页码查找等等。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名词作主语和宾语是其主要的语法功能。从语义的角度考察作主语分为四种类型;作宾语分为五种类型。受事主语句在甲骨文中应用普遍,为被动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在关系宾语句中,动词和宾语之间添加关系介词“于”是甲骨文在语法形式上走向完善的标志;存在宾语句中的动词“有”与受事宾语句中类似词头的“有”存在着密切联系。此外,作定语、作中心语、作状语、作同位语、作谓语也是甲骨文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市字下部从,上部从止,两部件之间或带有点状笔画,在构形上与周秦时期的市字相吻合。从辞例方面来考察,甲骨文中的市字用来表记时段之名。马王堆汉初帛书中表时辰名的"下失",相当于睡虎地秦简中的"下市";西汉时期的"日失"、"日日失"之名,大致相当于秦简《日书》中的"市日",或径可上溯至殷卜辞中的"市"和"市日"。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位移动词“来”、“去”的参照点,分析“来”、“去”的语用含义,可以得出:“来”的语用含义是表示以位移的终点(即交际对象所在的地方)为参照点,动体从源点向参照点终点作近向的移动;“去”的语用含义是表示以位移的源点(即动体所在的地方)为参照点,动体离开参照点源点向终点作远向的移动。  相似文献   

12.
释"臬"     
文章分析了“臬”字的甲骨文形体,该词为上从“自”下从“木”的会意字。在综合考察“臬”的形体构造、“臬”一词在早期典籍中的用法以及“臬”的同源词的情况以后,“臬”一词完整的发生背景可重构为:把刑罚所割去的鼻子置于树干上当作箭靶来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几部重要的词典都没有“旅游”词条。有人说,它是现代汉语中旅行与游览的并称。“旅”从甲骨文看,为旗下两人为伍在行进(见附图一①),从商代铜器铭文和周代铜器铭文看,很明显那时可凭车代步了(见附图——②③),但无论徒步或乘车都与行走、外出有关。《易·旅疏》云:“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为旅。”“游”从甲骨文看,其形象为旗下有人张臂跳跃(见附图二①),从商代铜器铭文和周代铜器铭文看,很明显,人的形象都有自由挥臂的活跃姿态,活动是其特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甲骨文时代,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用“片”来作单位的。从周、秦到汉,字大都刻在竹片和木条上,竹片称简,木条称牍。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字国,学术界将其拆分为“ 、九、殳”三部分而释为“ ”,认为它是殷商之傩。这种解释不能解决同一甲骨文献中,既有以武力驱逐,又有用牺牲献祭以祈神、媚神这一温和的方式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将此甲骨文拆为两部分即“ 、 ”或“一、役”,字形释如“”,这个矛盾可迎刃而解。甲骨文中有“伇”字,其字形与国字下方的字形相同,其义有三种,笔者倾向于“疾患”的释义,则喻之义可释为“室中人患病”。那么,国就不必释读为寓而释为殷商之傩。至于其与“寝”字连用,可释为于寝庙中祭祖,以借先祖之力消除疾患,而不必用周代傩之索室驱疫来附会之。  相似文献   

16.
哈哈,各位还记得我吗?我就是一直在火星上兢兢业业工作的“机遇号”啊。自从2004年来到火星,我都在这工作三年啦。你是要问我最近忙啥呢,我可是要有大动作了——去一个超级大的陨石坑!这个坑可是我所能看到的最大的陨石坑!  相似文献   

17.
兼语式的实质是一类结构格局。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兼语结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为兼语名词由V1前位移到V1后,即“S—O S—V1—V2”——“S—V1—O S—V2”。藏语语序古今变化不大,兼语结构格局始终“是S—O S—V1—V2”。藏语兼语的结构格局和甲骨文相同不是偶然的,而是藏汉语同源的凭证。  相似文献   

18.
一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先得给“部件”下个定义:我们所说的部件,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汉字进行拆分以后所得到的汉字的组成部分。如“部”字由“立、口、阝”三个部件组成,“规”由“二、人、冂、儿”四个部件组成,“则”由“冂、人、刂”三个部件组成等等。  相似文献   

19.
大火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周时代所使用的历法成家郎著李榷生译<内容>本论文的原意是为探萦甲骨文所记载的月食绝对年代所作的预编研究.“大火历”的称平尽管是由我首先提倡和使用的,与此相近的概念却早已由庞朴、常正光、郑慧生等三位提出过。本人受这三位先生...  相似文献   

20.
本书作者张君直心,是我的一位交往多年的学术友人. 早在40年前,我们的国家经历过一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很了解的大变故.在全民族几乎失掉了任何回旋余地的关头,自上而下地,推行起一场波及全民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直心与我,和我们的千千万万同龄人一样,离开自幼熟悉的大都会,到偏远而贫困的地方“插队落户”。所不同者,是他从上海,到了云南的沧源佤族傣族地区,而我则是告别北京去了内蒙古的达斡尔族地区。当然,那年月我们都还不满20岁,彼此之间也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