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系统哲学三定律》一书中,张华夏教授解析了三大定律,即差异协同定律、自组织涌现定律和整体优化定律。对系统辩证法三定律改进为新唯物主义辩证法三定律,做出了一种尝试,推动了当前辩证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系统辩证论是在批判还原论和机械论中诞生和发展的,这方面,在认识上还表现出不彻底、不深入、不完善性:阐述了系统辩证认识的一些新看法,在彻底相对传统科学上,提出系统辩证律——相对传统学科中传统事物(组分事物)与系统特征事物(统性事物)的对立统一律;在深入矛盾网络分析中,提出系统矛盾网络多维辩证律——纵向一分为二、横向一分为多、立体切向结构功能耦合辩证法;在实际辩证法运用中,提出系统矛盾两部分析法;它们共同构成系统辩证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探索国有企业自组织非线性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世纪国企创新发展模式具有非线性复杂巨系统动态变化的显著特征,将系统辩证法思想用于分析国企改革与发展这个系统化问题时,特别值得借鉴的新观点是:自组织、分叉和非线性三种观点,适应国企创新发展需要,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实现组织结构和运行状态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系统之"矛盾两部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事物是辩证的,系统作为一个事物是辩证的,系统内部的任意一个具体内容事物是辩证的,该具体内容事物的具体内容也是辩证的……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律,立足事物“一分为二”分析、事物矛盾基础“一生二”分析、事物矛盾统一的“合二为一”分析,在实践中,把它们有机结合——对矛盾划分为两部分(矛盾统一形式部分和矛盾具体对立内容部分),结合系统本身特点,研究系统在“矛盾两部分析法”下内部相互作用关系特点和规律——系统“横向链”和系统“纵向链”构成系统网链,探索系统构成、发展和变化的辩证法规律。  相似文献   

5.
辩证法应该是开放的理论系统,系统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供了科学基础。辩证法是关于复杂性的哲学,应高度关注系统科学的发展,应加强系统“一与多”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分析系统定义、系统构成论与生成论的关系,从辩证的角度可发现:系统是一个既固定又变化的聚合体;立足一般辩证法核心,进一步研究,提出系统的基本辩证特性是:“定聚陆”与“变聚性”的对立统一性;并分析其与系统辩证法的关系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系统方法论的发展及其内在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硬”、“软”两类系统方法论建立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系统方法论兴起的背景以及整合类系统方法论对上述两类系统方法论提升。指出这种提升的内在动因有3个:复杂性认知动因、系统思想发展的认知动因和文化认知动因,从而为认识新系统方法论提供新的视角,并为理解目前系统方法论的快速发展原因提供了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8.
人类文明基于创造。创造有规律可循。系统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方法,是基于一切事物以系统形式存在、创造事物就是创造系统的认识,该方法契合了人类创造活动的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以系统思维指导,能够使创造活动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系统理论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规律是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它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既是对原有辩证法体系的丰富,更使原有体系发生深刻变化,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从“联系”与“三大基本规律”的角度阐述系统理论将唯物主义辩证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接着探究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指出从哲学高度讲,科学发展观就是系统辩证法的发展观;进而提出哲学革命,阐述了研究、宣传系统辩证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矛盾辩证法的概念是由反矛盾辩证法的杜林提出的。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观点,并阐述了矛盾辩证法的由来及其基本内容。列宁和毛泽东发展了矛盾辩证法,毛泽东则是矛盾辩证法的集大成者。系统辩证法是矛盾辩证法发展的新形态。系统辩证法与矛盾辩证法相比,有两个新的特点:一是矛盾只是差异关系的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二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协同而不是斗争。斗争可分为消极的斗争和积极的斗争。积极的斗争必须构成这样一个链条:斗争—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科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正在推动19世纪奠基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革命。以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带头科学——系统科学的新资料、新思想,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本质,使其在新的条件下发扬光大,并实现对传统的超越,就引导出系统本体论、系统辩证法、信息认识论、系统价值论、系统历史观、系统生命观等一系列崭新的哲学进行探索;并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3.
王伟达  刘文剑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9):4526-4529
构建性能优良的知识系统是对复杂制造系统实现有效适应调度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在适应调度环境下知识系统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对知识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进行描述,建立了反映知识系统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的各种视图。使用这种设计方法减小了对领域知识专家的严重依赖,提高了知识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效率。给出了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系统科学与中医理论的现代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曙华 《系统科学学报》2005,13(1):21-25,32
就中医理论的现代诠释与重建作一初步的探讨。首先从中医理论的基础——阴阳五行模型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成果与思想,揭示阴阳五行模型作为系统生成演变最简模型的科学蕴涵和现代科学依据,然后根据藏象理论和经络学说,阐明中医乃是将人体看作气血循环系统,并基于这种系统的整体性、分形性和信息性的医学。认为人类科学的主流将循中国古典生成论→西方近代构成论→人类未来生成论之历史的辩证法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逻辑学是基础性学科,是思维规范性科学。我国《易经》等传统思想有发达的辩证逻辑思维,马克思继承自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础是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是研究反映事物互补结构整体的思想形式结构与其规律的科学,要使辩证逻辑符号化、形式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哲学上,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与我国传统辩证逻辑思想相结合的过程。辩证逻辑可以为系统科学、系统哲学和人工智能等实践提供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复杂性和系统辩证学的关系。首先论述了“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对人们认识世界的自然观的影响和作用,继而讨论了“复杂性科学”和“系统性科学”的特征,并综合地论述了它们对“辩证法”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把“辩证法”深化并上升为“辩证学”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创建。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思维是当代系统辩证法在思维领域的表征,而国际金融危机是金融理性系统思维的缺位或者破缺的直接显现,要尽快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对金融投资主体的理性精神进行重构,必须对金融的预期理性、价值理性和整体理性进行有机统一的整合与构建。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圣菲研究所的宗旨和理念就是开展跨学科的复杂性研究,认为一种新型科学正在从这种跨学科综合中涌现出来。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实际上就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果,而跨学科研究也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研究进路。其中,类比、隐喻与模型是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与创新,就是在跨学科的视野下,运用隐喻与计算机模拟探索复杂系统突现的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英美科学哲学中的以南茜·卡特赖特为代表的史坦福学派新经验主义提出批评、剖析和讨论,认为南茜否定基本物理定律的普遍性的观点以72_她的“斑杂破碎的世界”是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d颠覆性的论证。清华大学吴彤教授根据新经验主义提出的《破碎的系统观》是我国系统哲学的一种新见解,也是很有启发性和颠覆性的,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本文认为系统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正面解决了“南茜的质疑”。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具体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当今的主攻方向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及其突现行为,并用于解决我国开放改革遇到的各种全局性和局域性问题。世界是有系统的和有规律性的而不是班杂~,r4-和无规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英美科学哲学中的以南茜·卡特赖特为代表的史坦福学派新经验主义提出批评、剖析和讨论,认为南茜否定基本物理定律的普遍性的观点以及她的"斑杂破碎的世界"是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d颠覆性的论证。清华大学吴彤教授根据新经验主义提出的《破碎的系统观》是我国系统哲学的一种新见解,也是很有启发性和颠覆性的,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本文认为系统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正面解决了"南茜的质疑"。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具体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当今的主攻方向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及其突现行为,并用于解决我国开放改革遇到的各种全局性和局域性问题。世界是有系统的和有规律性的而不是斑杂破碎和无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