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公司用工具有流动性强、用工形式多样,工时弹性大等特点,都对企业的用工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从用工风险概念角度入手,在用工管理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入离职管理、多元化用工以及工时管理方面提出了健全工程公司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的措施,规范用工行为,控制用工风险.  相似文献   

2.
非全日制用工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是实践中很多企业的一种用工选择,但是很多企业在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的区别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选择使用上,存在很多不明确之处,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本文围绕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的区别以及企业在实践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一浅析,以期为企业使用非全日制用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劳动用工环境的不断变化,劳务派遣用工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同时对于劳务派遣用工中风险控制也越来越关键。基于这种背景下,本文对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有效规避劳务派遣的用工风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李春平  王毅欣 《科技资讯》2011,(28):169-1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后,对原有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用工制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挑战,与企业原有的用工模式及思路发生了碰撞。依笔者自身工作经历及对《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认识,同时结合笔者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各种学习研讨心得,了解到企业在实施《劳动合同法》时,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背景,从企业用工角度,浅谈企业应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用工风险,以保障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利益,从而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派遣用工形式在我国发展迅猛,国家已出台了《劳动合同法》予以规范.但在法律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纠纷,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用工企业没能正确处理好派遣用工所涉及的三方法律关系.该文尝试从派遣三方法律关系入手,就用工企业如何正确处理好派遣相关方法律关系,合法合理地降低用工成本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劳务派遣的特点入手,结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企业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企业防范劳务派遣用工风险的可行性建议,以实现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萌 《科技咨询导报》2010,(15):238-238
劳务派遣是我国一种新型的用工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劳务派遣的特征和涉及的法律关系,由于在实践中存在劳务派遣无序发展的状况,因此进一步加大对劳务派遣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于2010年12月20日对原《工伤保险条例》(2004版)作了修改,修改内容对用人单位及劳动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入分析工伤后引起的法律风险,对更好的维护劳动者权益、规避企业用工工伤风险,建立完善的工伤风险全程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析企业用工总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琳 《广东科技》2010,19(16):18-19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又需要合理控制经营成本;既要落实业务目标,又应不断提高劳动效率。本文从企业用工总量管理存在的突出矛盾入手,阐述了定岗定编与用工总量管理的关系,分析了人力资源部门应如何统筹好企业发展与用工规模,用工规模与人工成本以及用工规模与人均劳效的关系。通过科学管理用工总量,实现企业"人、岗、事"合理匹配,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最终促进企业的和谐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的劳动用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认真分析了企业在辞退员工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调研分析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劳务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核心岗位实行派遣制转为正式员工、非核心岗位实施单项业务外包和整体业务外包的劳务派遣用工改进模式.通过跟踪调查,改进模式实施效果良好,劳务工稳定性增强,企业用工效率和员工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会计核算准则及细则的深入实施,企业主要采取权责发生制为主的收入与成本确认制度,而企业的大量赊销业务导致了这种确认制度危害了企业利益,并继而影响、威胁着企业的生存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应收账款风险的影响因素,继而探讨了提高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希望时提高应收账款风险的内部控制作一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新合同法给企业用工制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挑战,以某市供电公司为例,开展企业临时用工现状及风险调研活动,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风险预测,提出应对策略,以供类似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既有法律规范的缺陷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劳动用工市场中大量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发生,会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代理相当的法律风险。这必然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完善劳动法律,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法律意识是防范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风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劳务派遣已成为我国企业中最常见的用工形式。本文对劳务派遣成为国有企业常见用工形式的原因及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国有企业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下如何有效规避各类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周志彬 《科技信息》2009,(32):60-60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的法律风险的基本特征和法律风险的来源,探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以提高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从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体系、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建设、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经营管理水平四个方面探讨企业企业风险防范措施,以提高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实施对我国境内企业用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梦灵 《科技资讯》2007,(32):232-233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在十八个方面与过去有巨大差距进行重点提示和强调,以使广大用工单位规范劳动用工,减少不必要的用工成本和纠纷,依法用工、依法治企,打造和谐企业,构建和谐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8.
陈振峰  张艳丽 《科技信息》2012,(23):435-436
《劳动合同法》使物探行业传统的季节性临时劳动用工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为了贯彻《劳动合同法》,探索规范劳动用工、规避用工风险用工模式成为新形势下必须面对和努力探索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的原因,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减少非正常用工成本增加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劳动用工"双轨制"现象的产生与中国劳动力的来源结构、国企改革政策、劳动法制进程、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模式能发挥"鲶鱼效应",有助于企业把劳动力成本长期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同时对"新人"、劳务派遣工、农民工等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挥了不同体制之间的"学习效应",有助于推动国企劳动用工管理的改革。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公平等诸多弊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双轨制"模式最终会并轨,但其在转型经济中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能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