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阳  荣俭俭 《科技信息》2010,(24):340-34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损从表面状况看主要分为裂缝类如龟裂、网裂、横裂、纵裂等;松散类如坑槽、松散等;变形类如沉陷、车辙、波浪、拥包等。从性质上分总体有两大类,一类为结构性损坏,路面结构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破坏使其不能承受预定的荷载,另一类为功能性损坏,它可能不伴随结构性损坏而发生,但由于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等的下降,使其不具有预定的功能,从而影响了行车质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  相似文献   

2.
王平吉 《科技信息》2011,(21):329-329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不仅与设计、施工等路面形成前的环节有关,而且与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管理有关。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龟裂、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松散、沉陷、车辙、波浪拥包、泛油、修补等。尤其裂缝最严重。下面就病害产生原因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陈峰  张灏 《工程与建设》2007,21(3):338-339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现象有:泛油、波浪、雍包、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文章从路面设计、路面施工及原材料方面分析了路面早期破损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泛油、波浪、拥包、翻浆、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九种。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本文从路面设计、路面施工、养护管理及其他环节,结合本人的工程实践,分析了沥表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浅释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艳芹 《科技信息》2011,(22):327-327,329
由于沥青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车辙、沉陷、坑槽、泛油、波浪、拥包、表面磨光、松散剥落等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道路的投资效益。现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裂缝、水破坏、松散、泛油、推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及机械化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通车后,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作用下,路面可能发生裂缝、车辙、坑槽、推移、拥包、沉陷、沥青脱落等常见病害。高速公路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工程建设质量在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值得注意之处。公路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泛油、波浪、壅包、滑溜、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  相似文献   

8.
杨晓玲 《科技信息》2011,(7):I0303-I0304
1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有裂缝、车辙、松散、沉陷、表面磨光、拥包、波浪、坑槽、泛油等。2病害成因总体分析2.1设计阶段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各设计单位的任务随之加重,他们往往缺乏对每条道路在特定条件下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和方案比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方法的不足,依据湖南省多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路况调查数据,提出了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聚类法的路面车辙深度、路面裂缝率、路面坑槽率和路面修补率4个指标的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评估模型.以湖南省临长高速公路公路养护工程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性能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结合京秦(北京-秦皇岛)高速公路及河北省部分高速公路连续几年路面调查数据,提出了基于预防性养护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以路面裂缝、车辙、破损、平整度、抗滑性和结构强度作为评价内容,以路面早期性能指数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给出了路面预防性养护单项指标裂缝率指数、车辙深度指数、道路行驶质量指数、路面状况指数(除去裂缝和车辙)、路面抗滑性能指数和路面结构强度指数的预防性养护范围,并确定了各单项指标在综合指标中所占权重.该模型已在京秦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沥青路面的早期性能,当评价指标为75~90分时,应采取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谈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与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制造良好的交通环境、确保公路的通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公路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加上汽车荷载的作用,以及随着公路使用时间的推移,在公路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从而影响交通。下面就沥青路面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处理谈谈自己的看法。沥青路面是我国三大路面(水泥混凝土、沥青、砂石)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它具有投资小,路面弹性好,便于维修等特点,但也会常常出现各种病害,如:泛油、波浪、拥包、坑槽、裂缝、啃边等。拥包、波浪、泛油这三种病害多产生于夏季高温期,拥包,大多是由于…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路况下车辙深度异常或横断面数据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病害三维特征的路面车辙异常检验方法.首先,对三维图像中激光点异常值进行筛选及修正,利用横断面深度数据应用包络线算法提取最大车辙.考虑到裂缝、坑槽和拥包对车辙提取存在误判,利用三维高程数据建立病害种子检测模型以自动提取裂缝、坑槽和拥包种子点.测试结果表明,车辙深度相对误差小于7%,车辙深度测量重复性小于4%,包络线算法结果与人工测量值的相关系数高达0.999 2.在车辙异常检验中,裂缝种子识别模型准确率和召回率的均值分别为92.18%和84.79%,且F值为88.33%,优于支持向量机及改进的Canny方法.坑槽及拥包种子识别模型检测正确率大于95%.所提方法不仅能高效地提取车辙深度,而且能准确地检验造成车辙检测异常的其他病害.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S和车辙的三维路面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定位系统(GPS)和横断面车辙数据的路面三维重构模型.针对GPS和车辙的采样间隔不同,首先采用Cardinal插值算法对非等间距的离散GPS点插值,并按间距需求选取等间距的插值点,然后将序列化后的GPS插值数据与车辙数据融合,构造出在三维空间中用于绘制三角形网格的顶点矩阵,最后实现了三维重构路面的绘制.实验表明用该方法重构的三维路面在路面车辙、坑槽及拥包的检测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清涛  尹朝华  窦金国  荆柯 《科技信息》2011,(31):I0210-I0211
沥青作为路面主要材料,已成为公路建设长久不袁的一种筑路材料,但由于沥青材料本身的差异性,加之受设计水平和施工条件等的影响,以及近年大量增加的超吨位车辆,沥青路面常常出现开裂现象,部分路段也易出现泛油、松散、坑槽、拥包、(推移)、脱皮、沉陷等常见破损现象。这些破损的出现不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行车速度,加大了汽车磨损程度,更减少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影响道路的投资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日趋重要,城市道路景观、行车安全和环境亮化也直接体现了城市建设的面貌。检查井井盖的破损、沉降及周边道路的路面开裂、沉陷、破损、拥包等现象是道路上普遍存在的病害。文章主要对道路检查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改进措施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卢军 《科技信息》2007,(20):100
0.前言 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有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和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等,因其具有造价相对较低、行车舒适、修复方便,能够利用石化企业副产品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面层处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泛油、波浪、壅包、滑溜、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九种.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徐忠才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9):83-84,46
以笔者对单位所管养的G109线、S301线等沥青路面在养护中出现的沉陷、波浪、车辙、桥涵跳车等影响路面平整度的路面病害,结合多年的养护施工经验,对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索,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和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等,因其具有造价相对较低、行车舒适、修复方便,能够利用石化企业副产品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面层处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泛油、波浪、壅包、滑溜、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九种。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本人就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原因。  相似文献   

19.
探讨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预防修补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俊玲 《科技资讯》2012,(7):49+51-49,51
沥青路面的优点很多,但在日常使用当中会产生原因不同所造成的病害,表现出来的常见沥青路面病害有:坑槽、车辙、拥包、网裂、龟裂、沉陷、翻浆等就其成因和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修补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选择沥青路面的车辙、疲劳裂缝和温度裂缝等主要病害作为路用性能路面设计的主要指标,结合交通荷载、环境、材料组成、路面结构的力学反应量等因素,对路面结构各层永久变形进行预估,分析了沥青层的自上而下裂缝、自下而上裂缝及温度裂缝,并将路用性能分析应用到全寿命周期效益、费用计算和养护方案选择中,并提出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设计新方法及计算流程.采用该方法对石家庄一安村高速公路路面车辙、裂缝进行预测,并与实测值对比,同时,对新建段路面结构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路面车辙及自上而下裂缝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小,偏差小于20%;自下而上裂缝及温度裂缝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差相对较大,偏差大于40%;路面状况指数预测值适用性较好;该方法对沥青路面设计有较好的适用性,达到了从结构材料设计一体化及全寿命周期角度考虑路面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